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升,给民用航空运输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实施,众多民营资本航空公司的出现,使得中国支线航空运输市场的地位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2005年9月19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美国通用公司、霍尼韦尔公司和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联合主办了“2005中国支线航空高峰论坛”重点探讨制约中国支线航空市场发展的各种因素,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研究适应中国航空市场特点的支线运营模式。其实关于支线航空如何发展的探讨已经轰轰烈烈进行过好几年,但是中国的支线…  相似文献   

2.
中国将是未来最大航空市场。支线航空也将随着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而发展。本文分析了影响支线航空发展的因素,并对中国支线航空的未来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中国支线航空市场界定1999年,中国民航将支线航空列为民航运输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内掀起发展支线航空的热潮,关于支线航空发展前景的论述很多,但进行明确支线市场边界界定并进行数量分析的文章不多,得出的结论模糊,使得行业内外对支线市场发展实际状况认识不清。已有的支线航空运输市场的定义有如下四类:I.机型界定:中国民航总局将使用70座以下涡桨飞机和50座以下各类飞机的航班运输定义为支线运输;II.航线距离界定(美国):主要飞行800公里以下航线的航空公司确定为支线航空公司;III.航线网络界定(欧洲):除枢纽与枢纽之间以及大城市和大城…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的支线航空市场及其适宜飞行的机型问题,无论是中国的航空运输业或是航空制造业,都有着许多不尽相同的看法,这种情况会对一些有关问题的决策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支线航空市场》课题组对此进行了一些调查,尤其是对山东航空公司的访问使课题组对中国支线航空市场有了新的、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我国现有的3O多个运输航空公司中,山东航空公司是起步最晚的。在经历了筹建的坎坷之后,人们几乎已不相信山航能够站住并发展起来。但3年来山东航空公司的经营策略、管理方式、发展速度和营运业绩,特别是在发展支…  相似文献   

5.
从上世纪80年代领军中国民机开发公司,到90年代初期创建长安航空公司、执掌老挝国际航空公司,再到90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研究中国支线航空市场和发展政策,李大立教授亲历了中国支线航空发展的潮起潮落以及伴随其间的疑虑和争论,加之对中国支线航空市场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审慎思考,她对中国支线航空的发展之路有着鲜明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空界对于中国支线航空的发展问题有着一些很不相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支撑不了支线航空的发展,中国支线航空的发展要等到21世纪中期;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支线航空很快将会有大的发展;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支线航空市场目前是不够成熟的,但是可以培育的,是正在发展中的。针对中国支线航空市场的种种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展高技术产业决策研究》课题组采用理论探讨和实地调查相结台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调查组先后去了长安航空公司、新疆航空公司、云南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国航内蒙古分…  相似文献   

7.
各有关单位:《中国支线航空市场调查与分析》一书介绍了全国十多家航空公司和几十个机场经营支线航空的状况,涉及机型选择、航线建设、经营策略以及机场服务等领域。内容包括四份支线航空综合报告、十家航空公司支线发展调查报告、众多民航单位负责人访谈录及专题报告等。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统计和对不同支线航空市场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支线航空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国家关于支线航空的战略决策和各航空公司相关的经营策略,有很好的参考作用。该书由民航出版社出版,16开,30万字,每册定价28元,另加邮挂费2元。现由国际航空杂志…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千年,支线航空在国内倍受瞩目。观其原因,世界支线航空运输业正处于转型期。美欧国家的支线航空公司大量采购支线喷气机更新机队,使支线航空运输业面貌焕然一新。喷气支线客机为什么倍受青睐? 中国的支线航空运输业目前刚刚见到曙光,国外的先进支线飞机已悄然登陆中国市场。一年之内,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在中国得到三个新客户:长安航空公司、山东航空公司和上海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司在去年订购了费耳柴尔德宇航公司的328JET支线喷气机。据说,四川航空公司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 1999年就签署了购机谅解备忘录。 借西部大开发的春风,中国的“新舟”60支线涡桨客机已经有了第一个客户,中国的民机制造业也将借这股东风,把重点放在发展支线喷气机上。中国支线喷气机能找到自己的市场吗? 读者可从这一期“支线飞机”专辑中了解到世界支线飞机的主要资料,支线飞机制造业的新动态和一些感受。期盼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世界以及中国支线飞机工业和市场。  相似文献   

9.
2003年12月,中巴合资生产的首架ERJ145支线喷气客机在哈尔滨成功下线。“中国造”ERJ145的到来,在为低迷中的中国支线航空带来新亮点的同时,也再度激起了人们对国内支线航空市场及运力的关注和争议。对于支线飞机在中国的运营环境和发展机遇,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中国区总裁关东元先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该公司对中国支线市场所做的调研分析也有其鲜明而深刻之处  相似文献   

10.
2000年可以说是我国民航真正意义上 的支线航空发展元年。这一年,国家出台了扶持和鼓励支线航空发展的政策,行业主管部门制定了促进支线航空发展的具体措施,地方政府较多地提出了支线机场的建设项目,航空运输企业开始批量订购支线飞机,支线航空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发展支线航空的政策,分析支线航空形势,研究发展思路,拟定积极措施,加大支线航空发展力度,促进我国民航事业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一、对当今支线航空的基本认识 目前,国际上对支线航空运输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使用的飞机在70…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外支线航空的发展经验,中国的支线航空可能即将进入一个黄金增长阶段.而目前支线航空的供需现状,已经足以支撑新一轮的市场扩张.  相似文献   

12.
陈勇  钟科林  罗悦  王淼 《航空学报》2023,(2):156-180
支线航空作为公共运输航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需求的激增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支线客机作为支线航空市场中的核心技术产品,不仅是打开全球支线飞机市场的钥匙,更是体现大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重要名片。基于支线客机的发展历程,深刻剖析了支线客机的任务使命,对支线客机总体气动、动力、机载系统这3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商用飞机的发展,讨论了支线客机的技术发展方向;最后基于未来发展需求,提出了基于自动、自主和智能化的支线客机任务系统概念。  相似文献   

13.
支线航空的脱困之路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支线航空的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请他们为支线航空脱困献计献策。 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的支线航空脱困的出路在于:应走低成本和高效率结合、干线和支线结合、发挥市场作用与政府加强扶持相结合的道路。从长远来看,这也应当是支线航空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一、发达国家支线航空的成功是政策的成功 以美国为例,放松管制政策从根本上刺激了支线航空的发展。放松管制政策促使大公司专注于国际市场和干线市场,给支线航空公司带来发展空间。1980~2010年,美国支线航空旅客运输周转量年均增长13.5%,远高于美国国内市场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刘伟勋 《国际航空》2003,(12):34-35
2003年12月,中巴合资生产的首架ERJ145支线喷气客机在哈尔滨成功下线"中国造"ERJ14b的到来,在为低迷中的中国支线航空带来新亮点的同时,也再度激起了人们对国内支线航空市场及运力的关注和争议.对于支线飞机在中国的运营环境和发展机遇,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中国区总裁关东元先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该公司对中国支线市场所做的调研分析也有其鲜明而深刻之处.  相似文献   

16.
光阴荏苒,2010年循着历史的足迹正悄然远去。2010年适逢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进入中国市场10周年。随着中国支线航空市场的发展和公务航空的兴起,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华业务量也逐年增长。  相似文献   

17.
去年以来,支线航空成为民航业的热门话题。在航空运输企业中,从骨干航空公司到地方航空公司,对如何发展支线航空虽然是见仁见智,各有各的看法,但对它的发展前景却是一致看好的。 支线航空受到关注的原因,首先在于其潜在的市场容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地域辽阔,特别是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加之西部大开发促进的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支线航空运输潜力巨大,优势突出。 但是,与支线话题的升温形成反差的却是支线市场逐年萎缩的“冷”。近几年,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支线航空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状况。据统计,在80…  相似文献   

18.
放眼世界,近一二十年间,以美国和欧洲的航空公司为代表的支线航空蓬勃发展。在美国,1978-1998年的20年期间,支线航空年旅客运输量从1100万人增加到7100万人,年均增长率接近10%。在欧洲,1992年-1998年欧洲支线航空旅客运输量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3%-16%。如1996年,支线航空旅客运输量的增长率为12.6%,承运的旅客超过了5000万人次。相比之下,我国支线航空运输的发展状况怎样?我们从探讨支线航空运输界定标准开始,对中国支线航空运输状况进行相关实证分析,以期对中国支线航空运输发展进行一些理性思考。支线航空运输的界定1.支线航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民航界曾掀起一股发展支线航空的热潮,但短短几年,支线热骤然消退。对此,不少人困惑不解。本文作者认为,国内支线航空陷入低谷,症结在于目前发展支线的内外因都欠缺。21世纪的中国支线航空如果要避免重蹈覆辙,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在促进决定中国支线航空发展的内外因的成熟和事物的转化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WhatShouldAirlinesDotoDeveloptheRegionalAviation5月中、下旬和6月初,笔者对中国东万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属江西、安徽分公司和民航华东管理局及所属江西、安徽省局进行了为期3周的支线航空市场调查,亲眼看到了在华东地区发展支线航空的有利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并看到了华东地区发展支线航空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发展支线航空的资源和条件得天独厚民航华东管理局所辖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和江西6省地处东南沿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发展支线航空方面具有极为有利的条件和得天独厚的资源。除了经济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