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翻译学作为中国本土的学术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演讲英译文为例,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对外宣文本翻译中的语言补偿、文化补偿和交际补偿进行探讨,为外宣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生态翻译学为翻译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借助于该理论的整体/关联论、适应/选择论及译者中心论,分析了当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课程设置目标不清晰、教材选用及教学方式不合理及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较弱是翻译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报刊新闻及时准确地向广大受众传递国内外最新信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手段,通过对严复的“信、达、雅”三字标准、奈达的“动态对等论”的分析,认为英语报刊新闻的翻译要忠实于原文信息,照顾中文读者阅读习惯,并对此提出了7种不同的翻译策略,为英语报刊新闻翻译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直译与意译是中外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由于人们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这场争论至今尚无定论。回顾了中外翻译史不同时期内,翻译学家根据自己对翻译的不同理解而展开的论战,指出走融合不走极端,已成为现代翻译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美"翻译理论对于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三美"原则出发,分别以Hawks David及杨宪益、戴乃迭的《红楼梦》译本中"雪景联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其得与失,旨在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政府旅游网站承担着宣传当地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功能,功能目的论则为网站翻译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理论指导。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以"北京旅游网"英文版为案例,从语用性、文化性、语言性及特定文本等四个方面针对其中翻译失误进行剖析,提出优化改进策略,以提高旅游网站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翻译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维度的纵深发展使得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了业内关注的焦点。而"工作坊"作为培养兼具翻译能力和译员素质的翻译人才的教学模式业已被广泛应用到了翻译教学研究中。通过对笔译工作坊理论内涵的界定,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指导下构建了笔译工作坊教学项目的管理与运作模式,并结合认知学徒制的理论模型进一步探究笔译工作坊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其教学序列,以求为实证性的笔译工作坊教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认知的角度看,翻译与写作过程均呈现很强的主体认知特点。通过引入认知学相关理论,利用"有声思维法"与问卷调查法,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和写作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写作与翻译过程存在多角度相似的认知特点,具体表现为写作过程与思维模式高度依赖翻译。教师应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双语的高效联系并有意识地克服双语转换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提升其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词因其独特的体裁和语言特点使其成为翻译界的一大难题。在古诗英译的问题上,翻译家们也是各叙其理,提出了不同的古诗翻译原则。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原则开启了古诗翻译和译文评价的先河。在中国古诗英译时,许渊冲先生体现了自己提出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原则,并再现了中国古诗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0.
翻译学中的功能主义方法把功能和文化植入看作源文本及目标文本的基本特征。在使用该方法对法律术语进行翻译时,要考虑由于各种法律体系之间的不同而造成的文化差异性,因为后者直接影响了将法律术语译为不同法律语言的可译性。因此,为避免法律交流中出现问题,必须慎用语言文化植入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自“金融生态”一词提出后,学术界围绕金融生态进行了大量研究,并逐渐明晰了政府行为与金融生态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进化博弈的方法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三者进行分析,认为三者之间是一个“选择”与“突变”的互动博弈,并据此界定了政府行为边界,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找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结合传统的翻译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阐述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分析了目前流行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主要功能。根据具体的翻译实践经验,提出了利用翻译记忆技术优化翻译流程、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的途径。针对目前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不足,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未来发展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翻译项目管理是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在翻译产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职业译员应具备的工作能力。本文描述了翻译项目管理的特征,并针对航空院所翻译项目的特点,对其工作要点和操作流程进行探索,对适合科研单位的翻译项目管理方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14.
开展生态监测工作对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生态监测体系因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态势不同,其生态监测指标也有不同执行标准。生态监测的技术应用是与生态监测的特点相适应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建立完善的生态监测体系需要从建立健全生态监测标准、构建完善的生态监测技术体系和建设专业的生态监测队伍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我国翻译界的历史和现状出发,针对翻译界长期存在的“直译”与“意译”,“归化”与“洋化”的争论,从美学角度论述了鲁迅在这方面的翻译理论和主张。本文还对鲁迅的功利主义的翻译观和他关于翻译评价的理论和主张进行了探讨和阐述。本文对鲁迅的翻译理论做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挖掘了许多新材料,具有材料新、观点新、角度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显化的概念最早由法国学者Vinay和Darbelnet提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翻译领域显化现象的个案研究、语料库考察以及心理语言学的验证作了许多研究。以2018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记者会上讲话的翻译为例,从微观角度出发,采用语篇分析法从七个方面对外事口译的显化现象进行归类研究,以期对外事口语翻译显化现象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等理论和目的论是基于不同翻译角度的两种翻译理论,他们既存在异性,也存在共性。本文通过对旅游文本的汉英翻译实践,旨在讨论他们在这一文本中统一的一面,为应用文本的翻译实践找到两种理论共同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位的角度切入,提出旅游生态位具有双重属性、动态性、差异性和系统性的特征。基于这一理论基础重新审视旅游价值链,扩大了旅游价值链的构成内涵,在深入分析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对旅游价值链的影响过程后,提出从旅游生态位分离、旅游生态位扩充、旅游生态位创新、旅游生态位协调等方面进行旅游价值链整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译作副文本是译者现身的平台,也是研究译者思想的重要载体。副文本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和角度。对林纾译作副文本的归纳分析为研究林纾在译作中的现形提供了丰富的例证。林纾通过副文本阐述其翻译动机和选材标准,解释其翻译策略并传达对原作的解读。  相似文献   

20.
目前机场鸟击防范实践中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鸟防指标体系的确定,以及体系评价方法的优化;对此,提出"综合治理"的思想,利用与AHP法相结合的灰色模糊理论构建评价模型,结合白云机场实例,对鸟防体系的优劣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看到,白云机场鸟防体系总体较好,但由于驱鸟人员理论水平较低以及在鸟情资料、信息系统、鸟防预案方面的空白,导致在生态环境治理、员工素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评价结果与白云机场实际存在问题基本一致,说明该评价方法适用于鸟击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