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伽利略计划     
肖择 《上海航天》2004,21(6):32-32
日前,美国与欧盟已就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与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间的合作达成协议,明确未来的欧洲伽利略系统将与美国的GPS以平行使用、互不干扰的方式运行。  相似文献   

2.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叙述了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概况,阐述了GPS工作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的主要特点,最后介绍了GPS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捷联惯导系统(SINS)长时间工作的导航精度,分析了SINS的姿态角、飞行速度和定位三类基本误差,以及系统误差的表示方法。给出了SINS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多普勒导航系统(DNS)组合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误差分析,在给定条件下进行了仿真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残差X^2和状态X^2检验法,对SINS/GPS,SINS/DNS组合系统中子系统故障检测与隔离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用残差x。检验法对容错组合导航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SINS/GPS,SINS/DNS组合系统可提高导航精度,用残差X^2检验法可判定发生故障的子系统并进行隔离。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导弹外弹道的位置、速度测量的原理和方程。介绍了基于弹栽接收机和弹载转发器两种GPS测量系统的设备组成、应用及其适用范围。分析了基于GPS外弹道测量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柴霖  袁建平  方群 《上海航天》2002,19(5):20-24
提出了一种不增加硬件设备而仅用软件(运动方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运动方程(GPS/EM)组合导航方案,分析了其适用范围和特点。根据传统运动方程建模中的各种误差源,了包含误差源在内的飞行器扰动方程,并得出其解析解。建立了GPS/EM组合系统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并进行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结果表明,GPS/EM组合系统导航精度高于GPS,而且较单独GPS增加了信息冗余度。  相似文献   

6.
无源三维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钟差的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的成功已证明:三维无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现阶段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种系统建立的一个核心技术是时频技术,即星地统一的时间基准,本文在简单介绍三维无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时频系统方案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其主要关键技术-卫星钟误差的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7.
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的伪卫星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定位与室外GPS在误差源上有着明显的差别。文中针对某室内伪卫星定位系统精度达2cm的定位要求,在误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三种伪卫星的布局。对其中两种布局进行HDOP仿真,并从布局的角度重点研究远近效应和多径效应,确定了在具体环境下伪卫星布局的最终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射天线的参数设计,为系统实现2cm的高精度定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基地被动雷达测距原理,采用氢钟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现不同测量站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电外弹道测量方法。给出了系统的组成,讨论了方案中高精度时间同步、小型捷变频脉冲雷达发射机、宽带瞬时测频接收机和实时处理系统等关键技术。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提高测量精度,增大测量距离,改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
郭嘉俭 《卫星应用》2003,11(2):41-47
叙述了我国GPS车辆定位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市场前景,简要说明了系统的组成和通信传输问题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探讨了GPS车辆定位管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无源三维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钟差的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PS的成功已证明:三维无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现阶段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种系统建立的一个核心技术是时频技术,即星地统一的时间基准,本文在简单介绍三维无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时频系统方案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其主要关键技术——卫星钟误差的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1.
GPS的成功已证明:三维无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现阶段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种系统建立的一个核心技术是时频技术,即星地统一的时间基准,本文在简单介绍三维无源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时频系统方案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其主要关键技术--卫星钟误差的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世纪交替前的曲折俄罗斯GLONASS系统是前苏联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与美国GPS系统相类似的卫星定位系统,由卫星星座、地面监测控制站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GLONASS系统的第一颗卫星于1982年10月12日发射,1993年10月24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3.
对基于EKF算法的相对导航滤波器和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伪距测量的伴飞星定轨进行了研究。用几何法与相对动力学方法联合获得目标星轨道信息,给出了伴飞卫星伪距测量定位的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定轨方法可用于低轨卫星实时定位导航,定轨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一种GPS系统P码直接捕获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PS的 P码信号具有很强的抗干扰和保密能力 ,实现 P码的直接捕获对 GPS系统的军事用户及我国未来发展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 GPS系统 P码信号多普勒频移大、码周期长和速率高的特点 ,提出了时域 -频域联合、串行 -并行混合的捕获策略 ,介绍时域 -频域联合捕获和串行 -并行混合捕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在此基础上对两方案的捕获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分析星载恒温晶振(Oven 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OCXO)短稳对导航增强系统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精度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OCXO短期频率稳定度的概念,然后根据其短稳特性进行噪声反演,最后建立了基于OCXO短稳噪声反演的系统PPP定位模型,将短稳量级不同的OCXO反演噪声引入模型并对系统最终PPP定位精度进行分析比较。实验表明:在无控制段调校星上时频的情况下,选用短稳量级为E-13的OCXO在中长观测时间段内(<1 000 s)可满足系统厘米级的定位需求。该分析可为低轨导航增强系统的时频指标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DOP(Dilution of Precision)因子进行了分析。对GPS/GLONASS共用系统的可用性和PDOP因子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对星座的定位特性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GPS/GLONASS共用系统相对于单一的GPS系统在可用性和PDOP因子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定位精度,这就为GPS/GLONASS组合导航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联邦滤波器结构的基础上 ,设计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天文惯性导航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战术导航系统 (SINS/GPS/TAN)容错组合导航系统。该系统首先在各子滤波器中用神经网络滤波 (NNF)代替传统的卡尔曼滤波 ,然后用模糊神经网络 (FNN)对各子系统进行故障检测 ,最后由神经元进行全局融合。通过仿真 ,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以目标侦察系统为背景,介绍了GPS数据在模拟图像传输中的实际应用,包括GPS数据的提取方法和GPS数据与图像的叠加方法。在GPS数据的提取部分,介绍了GPS定位数据的结构和GPS定位数据的提取办法;在GPS数据与图像的叠加部分,主要对其组成功能及软件控制中的关键步骤与细节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9.
卫星导航向多频制多星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其焕 《卫星应用》2000,8(2):32-37
详细论述了GPS现代化进程的具体内容、面临的问题,并概述了其他导航定位卫星系统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卫星系统的定位定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位定时技术是远距离时间同步的一个有效途径,尤其对卫星星座系统更是如此。GPS系统的时间同步、星历测量、用户定位和用户授时主要依赖的就是此技术。文章对卫星系统的定位定时远距离时间同步技术的基本原理作了简单介绍,探讨了此项技术实现的关键及其应用价值。可为我国卫星星座系统的建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