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大飞机产业链是一种以产品为导向的产业链模式,这种产业链的核心应为产品本身。对于大飞机来说产品本身包括研发、生产、组装和试飞等,因此大飞机产业链构建也应该以产品研发、生产、组装和试飞过程作为产业链的核心,同时如何保证大飞机能够顺利的研发、生产、组装、试飞,与大飞机生产完成后如何能够快捷迅速地与市场相接轨,这些都是大飞机产业链组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浅析大飞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飞机工程是一个国家具有战略性的高技术产业链,而数字化技术在大飞机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应用有效推进了大飞机的设计制造进程.论述了大飞机数字化技术的几个典型特征,并从设计制造的9个方面浅析了数字化技术在大飞机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涵盖了大飞机设计制造的大多数领域.展望未来数字化技术将会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大飞机设计与制造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3.
基于关键测量特性的飞机装配检测数据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哲涵  杜福洲  唐晓青 《航空学报》2012,33(11):2143-2152
数字化测量辅助飞机装配技术是实现装配关系数字化协调、提高装配精度与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数字化测量的装配过程依赖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与部件装配等多个环节产生的数据,因此,构建统一的数据模型,实现各环节间的数据关联与映射,是实现基于数字化测量的装配过程监测、调控与质量保证的关键。本文首先提出了"关键测量特性"的概念,拟解决产品设计特性、工艺特性向测量特性的映射,并最终转化为关键测量点集;分析了飞机装配中关键测量特性间的几何数据关系,并揭示了其与部件关键装配关系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关键测量特性检测数据为节点的飞机装配广义尺寸链;通过对广义尺寸链各节点、组成环及封闭环的数学表达,构建飞机装配过程检测数据模型;讨论了该模型在飞机装配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应用模式,并以翼身对接为案例,对基于关键测量特性的飞机装配过程检测数据建模过程及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从产业链的视角研究临空经济和航空经济.首先对航空经济、临空经济产业链等概念做了介绍,并简要分析了其异同点;其次借助产业链模型,从产业链的内涵、产业链的形成机制和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在产业链内涵上又从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四个维度进行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5.
飞机战伤备件需求量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一繁  宋笔锋  王旭 《航空学报》2009,30(3):450-455
发展了一种飞机战伤备件需求量预测的理论方法。首先分析了飞机基本功能项目的损伤级别,讨论其对飞机存在状态的影响,总结出战伤备件的类型为遭受非致命损伤的飞机基本功能项目。然后,分析飞机存在状态以及对应的备件需求向量,提出飞机一次出动备件的需求概率为飞机基本功能项目损伤且飞机生存的联合概率。最后,运用马尔可夫链法,解决了战伤备件需求概率的计算问题,得到了基于二项分布的战伤备件需求量。算例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对科学地确定飞机战伤备件数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读来读往     
大型飞机是航空科技高度集成的制高点,大飞机项目立项以来,我国有序推进大飞机研发,布局大飞机产业链,启动国内外供应商招标,项目进展顺利。本期以"大飞机关键制造技术"为主题,专稿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冷俊杰研究员讲述了面向航空制造企业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及其实施;封面文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航空维修业在改革开放4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涌现了以TEACO、Ameco等为代表的维修产业集群。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国产大飞机事业从弱到强、航空产业链整合及新维修技术不断迭代,传统航空维修业的"工时+航材"服务的商业模式面临巨大挑战,需要从航空产业链融合、飞机维修业变革及MRO厂商高技术发展等三个层次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本文从山东太古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8.
分析新舟60飞机目前生产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及方法建立新舟60飞机敏捷制造生产模式的思路和实施方法,建议改变现行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采用敏捷制造方式,以应对新舟60飞机的客户化和快速交付需求,提高新舟60飞机的市场反应速度,促进公司民机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大型工程装备快速变批量生产需求环境下,基于可拓协同制造资源概念,提出了装备可拓制造"超网络"链制造模式,研究了可拓制造能力单元的RKCQ流模型,构建了可拓制造"超网络"链的参考模型与组建过程模型,并指出使能技术框架体系,可拓制造"超网络"链模式提出的目的在于为大型工程装备制造系统应对不确定性的需求提供制造能力储备.  相似文献   

10.
大型飞机装配具有学科领域多、精度要求高、协调产业链广、工作量大等特点,是大型飞机研制周期、质量和成本的决定性环节。目前国内航空企业更多在单点上引入数字化产品定义MBD以及装配仿真等技术,业务仍然采用传统设计制造分离模式,未形成先进的数字化装配工程应用体系。本文对国内外航空企业的数字化装配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先进业务管理、数字化制造工程设计、装配仿真验证相融合的集成框架,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最后,基于该研究成果构建了装配规划及仿真的工程应用集成环境,并对应用于某大型飞机研制中的工程化效果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复合材料是确立我国大型民机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梳理了大型民机复合材料产业上游、中游和下游的细分行业。随后,采用钻石模型,从六个维度对我国大型民机复合材料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包括:1)资金、软硬件和人才队伍等生产要素的优势和不足;2)我国民航运输业、大型民机制造业的巨大市场需求;3)我国大型民机复合材料产业链的健全和快速发展;4)国内飞机主制造商的资源整合及国外主制造商的战略举措;5)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6)大型民机复合材料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发展机遇等。最后,根据钻石理论,基于我国大型民机复合材料产业现状分析,从“政用产学研”五方面,提出提升我国大型民机复合材料产业竞争力的建议措施。钻石模型可以为我国大型民机复合材料产业规划制定和相关研发企业决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宋文滨 《航空学报》2016,37(1):81-95
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是商用飞机产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对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指标的不断追求推动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产业链的全球化发展。在飞机设计中,对经济性的考虑在航空技术和型号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是中国航空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因素之一。在新技术研发决策及其在型号中的应用中,经济性考虑始终是决策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航了空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主要分析方法,及其对飞机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和系统选择等主要决策的影响,面向价值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在飞机设计中的实践。希望本文的发表可以促进航空经济学的发展,相关方法可以在型号设计的最优综合评价中发挥作用,实现涵盖时间成本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最优的方案。可以预期,航空经济学的发展有助于提升中国航空制造业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全球航空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大型客机数字化设计支持体系框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吴光辉  刘虎 《航空学报》2008,29(5):1386-1394
 大型飞机是对中国航空工业形成巨大挑战的大型工程项目,具有研制周期紧、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而设计又是引领研制的关键阶段。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情况,提出了大型客机数字化设计体系的概念,该体系能够覆盖大型客机设计全过程、对设计相关的各专业技术与管理部门提供支持、并能与制造及服务等环节相联系。提出了大型客机数字化设计体系框架,对其中包含的10个系统的功能和运行模式进行了阐述。最后展望了大型客机数字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民用飞机健康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民用飞机的系统集成度和复杂性大大提高,为降低民用飞机的运营成本、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民用飞机健康管理系统成为航空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简要介绍了民用飞机健康管理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现阶段技术条件下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着重介绍了民用飞机健康管理技术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内容,并对民用飞机健康管理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历经 ARJ 的首飞、取证及运营,必须大力推进民用飞机制造商的运营支持能力建设已成为国内航空界的共识。本文从长期跟踪和参与的几款国产民用飞机型号的运营实践出发,阐述对当前国内民用飞机制造企业运营支持能力建设中若干问题的看法。分析“运营支持技术”在“运营支持能力”建设中的重要性,运营支持能力建设目标是“机队稳定商业运营需求”的保障;提出通过“最小可更换件”分解培育备件市场以降低成本,通过增添“新技能”培训需求为用户产品运营做好增值服务,推动手册编制技术更新落地为国产民用飞机运营支持增添新亮点等观点。希冀基于国内民用飞机制造商运营支持能力建设的讨论,促进其技术发展,推广相关思路在国产民用飞机领域的应用,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和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6.
水陆两栖飞机的关键技术和产业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领才  雍明培 《航空学报》2019,40(1):522708-522708
水陆两栖飞机历经百年的发展,已成为飞机大家族中的稀有机型,但其在现代航空工业中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却不容忽视,其独特的水陆起降特性更使其依然具有在民用和军事多个领域中应用的优势。除了陆基飞机常规的设计制造技术外,水陆两栖飞机特有的关键技术则是其优良水面起降特性的技术保障,也是航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传统布局和现代创新布局两个方面阐释了水陆两栖飞机的设计特点和技术特征以及发展转变,从水陆两栖飞机水动力特性和气动特性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关键技术,并探讨了水陆两栖飞机的产业应用领域前景以及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民机客户服务人才对我国民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发展建设已纳入国家“十二五冶人才建设规划。介绍了全球顶尖民机制造商波音与空客的客户服务人力资源现状,总结了其客户服务人才队伍的培养措施,最后结合中国商飞公司实际,从招聘、培养、激励及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公司客户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面向先进战斗机研制的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岑飞  聂博文  刘志涛  郭林亮  孙海生  李清 《航空学报》2020,41(6):523444-523444
高机动性先进战斗机气动布局与飞控系统设计面临愈加严峻的流动/运动/控制耦合问题,大迎角飞行以及推力矢量等高新技术应用也使其在研制过程中面临更高的技术风险,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是实现飞行器气动/飞行/控制一体化研究、降低研制技术风险的重要手段。介绍了低速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原理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对试验技术主要特点及其在支撑先进战斗机研制中的作用、应用范围、应用阶段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为试验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发展和应用低速风洞模型飞行试验技术,有利于充分挖掘战斗机的气动性能与控制性能,降低试飞风险,是新一代战斗机研制、新技术工程化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民机系统的复杂度日益提升,系统工程的思想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民机设计中,而在系统工程中,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方法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阐述了基于MBSE的民机设计理念及基本的设计流程,介绍了对MBSE方法发展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重要标准,针对设计流程中的每个阶段列举了当今世界比较流行的软件并介绍了这些软件的功能,最后提出了符合MBSE思想的工具链框架,为MBSE方法在民机设计中的落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复合材料技术与大型飞机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陈绍杰 《航空学报》2008,29(3):605-610
 给出了先进复合材料在大型飞机上应用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在B787和A380等机种上的近期应用。指出了应用是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分析了应用的技术基础,说明了复合材料是一个性能优异的新材料,这是前提基础;其次应用是各种预研计划认真执行的结果;低成本复合材料技术是应用的重要前提,包括低成本的设计技术、制造技术和材料技术;30多年来复合材料技术的进步是坚实的保障。指出了中国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了发展中国大型飞机复合材料技术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