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椭圆零件精密加工中直线电机的控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直线电机作为砂轮进给驱动的磨削系统。研究了直线电机的伺服控制技术和防磁、散热等问题,应用PMAC(Programmable Multi-Axis Controller)-PC控制直线电机实现了高速、高精度的往复进给运动,完成了对椭圆零件的高速精密加工。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光学自由曲面的高效精密加工,开发了一种基于音圈电机驱动的快刀伺服机构。为降低面形误差,对快刀伺服控制系统展开了研究。建立快刀伺服和音圈电机的数学模型和分析PMAC控制器和驱动器的控制算法,从而建立了快刀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为了减小快刀控制系统的跟踪误差,提高控制性能,提出了BP神经网络整定控制参数的方法。并对参数整定后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跟踪误差为2.8μm,有效提高了快刀伺服控制系统的性能,使得满足加工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PMAC的直线电机进给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PMAC对高精度直线电机进行全闭环控制,调试出了良好的系统动态性能,使控制系统实现了50nm的微位移并在10μm/s的进给速度下的速度波动率仅为1%,验证了直线电机进给控制系统的高精度和良好的低速稳定性.光学元件的加工实验得到了Ra3.3nm的表面粗糙度,从而证明了该系统非常适合用于超精密机床的进给控制.  相似文献   

4.
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用于位置控制运行时,通常采用PLC作为上位控制器,并通过特定的位置定位单元与交流伺服放大器相连接,从而方便的实现定位控制。本文则介绍了以PC机为上位控制器,通过ISA总线的步进电机接口与交流伺服放大器相连接,实现风洞模型攻角伺服控制的系统,并对其硬件的连线及软件的实现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UMAC控制器及直线电机原理,建立了基于UMAC的直线电机PID的控制算法和参数调节.通过气浮导轨平台进行运动性能的实验,结果表明直线电机控制系统具有快速响应性和良好的低速稳定性,非常适用于超精密机床的进给控制.  相似文献   

6.
直驱伺服阀因构造简单、抗污染能力强、输出功率大等突出优势,逐渐扩展其应用场景。作为飞控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电液伺服阀的特性与可靠性直接关乎飞行性能与安全。本文针对某型航空用双系统直驱伺服阀存在的阀芯振荡问题,探究基于方法的伺服阀振荡抑制策略。建立了该直驱伺服阀系统的部件级数学模型,并与突变液流力模型联合运算;设计了自抗扰控制器(ADRC)和模型预测的复合控制方法,并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ADRC和模型预测的复合控制方法对直线电机电流的高频小范围调节可有效抵消突变液流力对阀芯运动的影响,从而为直驱伺服阀在复杂受力环境下的控制器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实时Linux平台的数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实时Linux的数控系统实现方案。系统使用可编程多轴控制器(PMAC)作为伺服运动控制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为及时地对当前系统状态做出响应并实现系统的可预测性,选用实时Linux作为操作系统平台,实验结果证明其性能优于其它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PMAC控制器结构及开放性,建立了PMAC控制下的四轴数控平台原理图,并对系统的组成部件进行了选型,重点对系统的连接进行了讨论,并构建了一个四轴数控平台。  相似文献   

9.
5.多轴多系统混合控制完成全部加工的机床宫野公司的BND-34TRNC车床的伺服转塔上装有伺服主轴,并具有Z轴主轴移动功能,是2系统3轴控制,能同时实现重复、差速加工、重叠控制、背面加工等;对零件可完成全部复杂加工.西铁城公司的CincomE32Ⅳ型复合车床,能实现滚齿、多面体加工等,是2主轴。2刀盘的多轴多系统混合机床.6.直线电机进给的90m/min高加速度机床松浦机械制作所的LX-1立式加工中心,主轴60000r/min,装直线电机、快速进给为90m/min.丰田工机的LineaM高速加工机,主轴20000r/min,装直线电机,进给80m/min.日本精机的P…  相似文献   

10.
MF型音圈电机驱动的微进给机构伺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频响、长行程MF(质量-阻尼)型音圈电机驱动的微进给机构,建立了非圆数控车削系统,分析了MF型音圈电机的数学模型,研究了该类电机的伺服控制方法。提出基于P-D控制的双闭环控制器,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采用幅相调整前馈控制及前馈误差补偿技术达到了高精度跟踪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非圆数控车削系统高频响、高精度和强鲁棒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用于伺服电机及系统特性性能试验的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能量回馈的方式进行对拖加载试验,能够满足0.75~110 kW伺服电机及控制器的交/直流伺服电机系统的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2.
刘阳阳  程国扬 《航空动力学报》2019,46(12):22-26, 54
针对高性能机电系统中常用的直线伺服电机,设计了一个能实现快速与准确的定点运动的位置控制器。控制器采用线性控制律与平滑非线性控制律相结合的方案,并利用一个降阶线性状态观测器对电机运动速度(未量测)加以估计。为了消除未知扰动带来的稳态误差,控制律中嵌入了积分控制作用。整个控制律采用全参数化设计,可实现动态增益控制,方便了在线参数整定与性能优化。控制方案应用于一个实际的永磁直线电机位置伺服系统,基于TMS320F28335 DSC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对各目标位置进行准确的跟踪,且具有理想的瞬态性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典型的电机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鲁棒复合非线性伺服控制器的离散域设计方案。把系统的扰动和不确定性归结为一个斜坡信号(其变化率恒定),设计一个降维线性扩展状态观测器,对系统未测量状态和未知扰动加以估计。把设计的控制律应用于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先在MATLAB上进行仿真分析,随后基于TMS320F28335DSC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各种类型扰动作用下,对目标位置都能实现快速、平稳和准确的跟踪,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 an integral-proportional (IP) controller with on-line gain-tuning using a recurrent fuzzy neural network (RFNN) is proposed to control the mover position of a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PMLSM) servo drive system.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principle of the PMLSM are first described in detail. A field-oriented control PMLSM servo drive is then introduced. After that, an IP controller with on-line gain tuning using an RFNN is proposed to control the mover of the PMLSM for achieving high-precision position control with robustness. The backpropagation algorithm is used to train the RFNN on line. Moreover to guarantee the convergence of tracking error for the periodic step-command tracking, analytical methods based on a discrete-type Lyapunov function are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varied learning rates of the RFNN. Furthermore, the proposed control system is implemented in a PC-based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PMLSM servo drive system is demonstrated by some 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ccurate tracking response and superior dynamic performance can be obtained due to the powerful on-line learning capability of the RFNN.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on-line gain-tuning servo drive system is robust with regard to parameter variation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s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性能的无人机微型舵机伺服控制系统,介绍了一种基于PIC单片机的高精度舵机伺服控制器及其测试系统.通过操纵测试软件,计算机发出模拟飞控计算机发送的位置信号,输入以单片机为主控制芯片的舵机控制器,控制功率驱动电路,驱动直流电机,实现伺服控制.控制器软件采用位置、速度和电流三闭环控制算法,利用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对位置环进行实时调整,同时在速度环与电流环引入积分分离PI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控制器具有抗干扰性好、响应速度快、精度高和输出力矩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PMAC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基于PMA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硬件、软件结构及系统软件开发的关键技术,并对自由曲面加工开放式数控机床结构、人机对话界面的编制、CNC应用程序的处理、PLC程序的编写、DLL应用程序与PMAC间的通讯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位置伺服系统,介绍了其自抗扰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思路与实现过程。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动态补偿提高了电动舵机的鲁棒性,同时对系统闭环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实验研究,最后给出了自抗扰控制技术在快速响应电动舵机中的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制导火箭弹电动式舵机,为提高其响应速度和精度,文章在模糊PID控制基础上,提出了模糊单神经元PID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火箭弹舵机系统模型;然后,将模糊推理、单神经元自学习算法和PID控制相结合,建立智能控制系统,以实现对舵机输入指令的精确、快速响应。经仿真实验表明:在此智能控制下,舵机位置在阶跃响应的调节时间、超调量以及正弦跟踪上相对于传统模糊PID控制均得到有效改进,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自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