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推力矢量控制电动伺服机构控制器的可靠性与冗余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无位置传感器的双模控制器方案,分析了双模控制器的原理与无位置传感器运行模式下的转子位置检测技术,利用电机的反电动势过零点获取电机转子位置信息的方法,设计了分压电路、带通滤波器、比较器构成的反电动势过零检测电路,通过电动伺服机构平台的试验验证,表明采用双模控制器的电动伺服机构能独立工作或自动平滑切换工作,克服了单一工作模式的不足之处,节约了冗余设计的空间与成本。  相似文献   

2.
运载火箭伺服机构负载与空载特性间的转换传递函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洁  孙凝生 《航天控制》2000,18(2):12-16
讨论了伺服机构负载特性与无发动机空载特性和有发动机空载特性间的转换关系。首先在理论上建立伺服机构的数学模型,根据工程需要对模型进行简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伺服机构负载、空载特性间的转换传递函数。根据实验数据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伺服机构的负载、无发动机空载特性间的传递函数可用一个振荡环节代替;伺服机构负载、有发动机空载特性间的传递函数也可用一个较为复杂的二阶环节来代替。  相似文献   

3.
杨云飞  陈宇  李家文  潘忠文 《宇航学报》2011,32(10):2095-2102
针对运载火箭“摆动发动机-伺服回路”负载频率低,可能影响全箭弹性模态稳定性的问题,首先建立了包含“发动机-伺服回路”动力学模型的全箭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发动机-伺服回路”负载频率对伺服机构传递函数和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特性的影响,指出了“发动机-伺服回路”负载频率与箭体弹性模态之间的动力学耦合关系,给出了保证弹性模态稳定的谐振频率判据,最后计算了保证全箭弹性模态稳定的负载频率边界值,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伺服回路”局部的负载频率通过惯性负载力矩作用与全箭弹性模态形成耦合,当负载频率位于上、下边界值范围之内时就会导致某些弹性模态不稳定,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对负载频率进行限制,以保证运载火箭的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4.
数字样机技术在某型号运载火箭伺服机构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数字样机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某型号运载火箭伺服机构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说明了数字样机技术在某型号运载火箭伺服机构设计中的应用流程,详细阐述了数字样机技术的应用内容,包括应用MATLAB进行伺服机构的负载特性分析、应用ADAMS进行机构运动学分析、应用ANSYS进行关键零件的力学分析和应用Pro/E进行结构样机的三维模装,指出了应用数字样机技术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加快了伺服产品的研制进度、降低了伺服产品的生产成本。最后总结了数字样机技术在某型号运载火箭伺服机构设计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傅俊勇  夏忠  郭加利 《宇航学报》2019,40(8):957-964
针对电液伺服机构安装到运载火箭后存在非工作状态下承受外力并产生被动运动的现状,分析伺服机构的受力情况并构建内部液体流动回路,研究非工作状态下伺服机构在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特性。发现伺服阀零位特性以及伺服机构高压回路密封性能是影响伺服机构非工作状态下运动特性的主要因素。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运动时油缸某一侧往往处于抽真空状态。使用零位特性良好的伺服阀以及高压回路泄漏小的伺服机构,在外力作用下将处于双向不动或单向可动的状况。利用典型产品开展了物理试验,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反馈线性化和变结构控制的速度饱和伺服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姿态角飞行条件下火箭的伺服机构速度饱和非线性特性相当突出,对火箭姿态控制系统稳定性影响很大,利用小扰动理论对其分析起来比较困难。本文采用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对伺服机构的速度饱和数学模型进行了精确线性化,并在此基础上对线性化系统进行了变结构控制设计,得到了具有鲁棒性的非线性伺服系统控制器。最后,通过数字仿真实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高可靠三冗余伺服机构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载人航天高可靠伺服机构系统的研制历程,介绍了载人航天运 载火箭三余度伺服机构系统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可靠性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8.
以高超声速飞行器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模糊变增益滑模姿态控制器。在控制器的设计中,应用动态逆方法对控制对象的俯仰、偏航和滚转通道进行解耦处理。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保证被控系统的鲁棒特性。为了抑制伺服机构饱和,基于专家控制经验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增益模糊控制规则。通过仿真验证,证明了本文设计的控制方法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控制和伺服机构饱和抑制两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舵面-液压伺服机构连接刚度参数辨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特征方程反问题的直接方法对舵面-液压伺服机构连接刚度参数进行了辨识。方法以动柔度矩阵特征方程为基础,通过界面位移求解界面内力,并由模态迭加法通过舵面上可测自由度振型,拟合扩充机构内部的不可测自由度振型,然后由界面位移和内力确定连接部位的刚度参数,对某导弹舵面-液压伺服机构建模,并辨识相应界面的连接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且精度高,为舵面-液压伺服机构的动力学建模和分析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永登攀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载人航天发展的计划.在载人工程一期,曾广商院士带领研制团队参阅大量的国内外资料,提出了多数表决故障吸收三余度伺服机构方案.他组织、指导、鼓励研制队伍加快设计,一一攻克了功率匹配优化、结构布局、热设计和寿命问题等新难点.样机终于按时试制出来,调试、验证也基本上一次成功.自此,我国有了自行研制的两种用于载人飞船运载火箭推力矢量控制的高可靠性伺服机构,奠定了三余度伺服机构技术改进、进一步完善成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复合材料结构非线性分析软件功用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复合材料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功能,用途以单元处理技术。本软件可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应力应变分析,轴对称分析,空间体分析和空间板壳分析,其非线性分析功能包括;材料非线性分析,小位移小应变分析,大位移小应变分析和大位移大应变分析,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前处理和后处理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弥补极差分析法在发动机性能敏感性分析方面的不足,提高低温火箭发动机性能敏感性分析的准确度,引入了方差分析法,以某型液氧/甲烷发动机为例开展了性能敏感性分析,并通过F检验得到了每个干扰因素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显著性指标,与传统的极差分析法相比,提高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敏感性分析的准确度。结果表明:发动机推力和混合比对同一因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别,其中对发动机推力和混合比的影响最大的是涡轮泵效率,均呈现高度显著;紧随其后,对推力影响显著性最高的是副系统流阻特性,而对混合比影响最高的则是主系统流阻特性。研究表明,方差分析法可以有效提高敏感性分析的准确度,既为该型发动机的研制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其他发动机的敏感性分析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阻网络拓朴关系对多芯片组件热分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玉生  刘军  施法中 《宇航学报》2006,27(3):527-530
与单芯片封装相比,对多芯片组件(MCM:Multi—Chip Module)进行热分析时,由于存在多个热源,各个热源之间相互影响,使得热分析变得比较复杂。现通过几种基本的MCM类型,利用一维热阻网络拓朴关系进行了热场的计算和分析,并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结点温度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误差相差不超过10%,说明了利用热阻网络拓朴分析技术可在某种程度上应用于3D MCM组件的热学分析技术中。  相似文献   

14.
MEMS陀螺仪随机误差的Allan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MEMS陀螺仪的误差并提高其精度,需要对陀螺仪误差进行估算与补偿,因而建立陀螺仪的随机误差模型。在陀螺仪随机误差模型分析方法中,有功率谱密度分析、时序ARMA模型及Allan方差分析。Allan方差分析是在时域上对信号频率稳定性进行分析的一种通用方法。通过分析Allan方差,可以分辨出存在于MEMS陀螺中的各种类型噪声。文中用Allan方差对MEMS陀螺仪进行具体分析,得到存在于陀螺仪信号中的各误差源。实验结果表明,Allan方差分析是建立陀螺仪随机误差模型的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ADAMS和ANSYS在机构分析中的应用(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ANSYS软件适合线性/非线性应力、应变分析,不适合机械系统运动/动力学分析,而ADAMS软件适合机械系统运动/动力学分析,不适合有限元分析的特点,介绍了将ANSYS和ADAMS两种软件结合起来对机械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及应力、变形分析的方法,通过实例证明此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空间光学遥感器光-机-热集成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先对论文的工程背景空间太阳望远镜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空间光学遥感器光 机 热集成分析的技术路径和技术实现,技术实现主要探讨如何将透镜的折射率温度系数效应和反射镜面的热变形效应数据变成光学分析软件可以接受的数据;最后以光 机 热集成分析为基础,对空间太阳望远镜主镜的热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全文说明了光 机 热集成分析的可实现性以及其对热设计的指导、评价和优化。  相似文献   

17.
作为空间站研制、试验和运行管理的重要基础,系统级热分析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文章对空间站舱内空气流动分析、温湿度控制分析和以流体回路为核心的整体热建模分析等进行了综述,以国际空间站为重点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发展、实施方法、技术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喷流噪声和气动噪声引起的声振是固体发动机静止试验时最严重的振环境。噪声分析通常是用精密声级计和滤波器,倍频程谱分析需用11个档位的滤波器,1/3倍频程则需用34个档位的滤波器。  相似文献   

19.
惯性平台框架类结构件的试验模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卿  王佳民  杨朋军 《宇航学报》2005,26(6):753-757
为了更好的设计和改善结构的动态特性,从而提高产品及工程的质量,应用结构动态分析和计算方法,针对某型号惯性平台框架类结构件进行了模态试验分析,得出了各结构件在0~2000Hz内的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并通过将试验模态分析的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对有限元建模和分析结果的正确性给予了验证。最后,文中提出了各框架结构件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点和相应的优化措施,为今后结构的设计改进和动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电子系统维修性、测试性分析与设计方法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向荣 《航天控制》2004,22(5):82-84
以维修性、测试性理论为依据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 ,综合多学科 ,在工程实践中 ,探索出了电子系统使用期间的维修性、测试性分析与设计模型和方法 ,该模型总结出了六种维修性、测试性分析方法 ,结合系统功能分析 ,按四个时段的不同要求 ,由整体到局部 ,逐级分析到最小软、硬件单元 ,以实现设计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深入性 ,为全面分析维修性、测试性薄弱环节 ,有效改善维修性、测试性 ,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