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发性能一体化技术在航空发动机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国内外飞/发性能一体化设计技术的发展,中国现处于飞机和发动机双方通过协调确定各自技术状态阶段,尚未开展系统一体化设计。详细阐述了前机身、进气道与发动机在流场、流量及隐身性能,发动机尾喷管与飞机后机身在安装性能、隐身性能,飞机功率提取、环控引气与飞/发性能、稳定性等一体化设计技术的研究内容。详细分析了在航空发动机研制中应用飞/发性能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关注点,并指出了飞/发一体化设计技术推广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传统航空发动机控制器设计旨在满足整个服役期间正常使用,但在诸如飞机结构损伤、机场跑道损毁等紧急事件中,则期望发动机可以为飞机提供额外的性能,以增强飞机的可控性,提升机载人员生存能力。介绍了国内外航空发动机应急控制研究现状;根据飞机需求,分析增推力控制和快速响应控制2种应急控制模式及其实现方法,并对发动机运行风险及风险评估管理结构进行阐述;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建议开展飞/推综合仿真系统、精确机载模型、应急控制模式等方向的研究,以推动应急控制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6月1日,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中美合作项目MD90-30干线飞机机身前段举行交付仪式。 MD90-30机身前段长9m、宽3.5m、高4m、重量达1309kg,这是继西飞1996年交付机翼翼盒大部件后,西飞向上海飞机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商飞全面启动CR929飞机机身和尾翼联合概念定义工作2018年4月27日,中国商飞公司组织召开CR929飞机机身和尾翼工作包联合概念定义阶段(JCDP)启动会,全面开始与潜在供应商开展CR929项目机身及尾翼联合概念定义工作。中国商飞公司副总经理、中俄商飞公司(CRAIC)总经理郭博智出席启动会并致辞。来自上海市经信委及国内有关省市工业委办、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单位,以及国内外的27家机体结构及原材料潜在供应商的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5.
运七200A飞机     
运七200A是中国首架按照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中国民航CCAR-25部条例要求而研制的新一代支线飞机,完全可以与国外同类飞机媲美。 从总体结构上看,新机重新设计了发动机短舱和前机身;机头下沉,使飞机的气动性能得到改善;机身长度较运七100型加长1m,使客舱座位增至56至60个,提高了飞机的运输量和乘座的舒适性。全新设计的天窗骨架改善了驾驶员前方视界。  相似文献   

6.
电传飞机模型自由飞试验飞行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尚民  赵磊 《飞行力学》2012,30(1):83-86
以静不稳定飞机模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电传飞机模型自由飞试验控制律设计及验证方法研究.主要介绍了模型自由飞试验的特点和飞行控制律设计原则,设计和验证了电传飞机模型试验控制律,并通过模型自由飞试验验证了控制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MD-90飞机是美国90年代初推出的一种环境保护飞机,综合了MD-80系列机的优点,换装了噪音低、喷气污染小的新型V2525-D5发动机,是目前世界上典型的尾装发动机客机。我国4家主要飞机公司承担了MD-90制造、装配任务,也作为我国航空工业腾飞计划的关键一步。MD-90飞机在结构设计方面,诸如机身结构、机身机翼对接、增压舱、机身分离面的连接等有着显著特  相似文献   

8.
边界层抽吸效应对分布式推进系统气动性能影响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边界层抽吸(BLI)效应对飞机的气动性能影响,采用基于沿流线体积力模型的飞机/发动机一体化数值模拟方法对某分布式推进系统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BLI效应主要影响飞机中心体部分及发动机外整流罩的气体流动,对翼身融合体(BWB)的融合段及外翼段的升阻力影响较小。保持飞行条件和飞行攻角不变,飞机的升、阻力系数均随着无量纲化的发动机流量增加而增大,存在最佳无量纲化的发动机流量对应最大升阻比。发动机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机身表面的局部超声区和整流罩外的激波分布,布局在机身尾缘处会获得更好的升阻比,最大升阻比对应的无量纲化的发动机流量为0.65。   相似文献   

9.
文章重点分析了在NASA进行的T尾布局运输机大迎角气动特性风洞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并研究T尾布局的运输机变化平尾尺寸、垂尾位置、安定面形状与安装角;发动机短舱的尺寸、位置、发动机挂架形状后的阻力影响;通过改变机翼剖面形状,失速控制装置、襟翼、展弦比以及机翼后掠角;机身剖面形状、尺寸及机身等直段前长度等这些飞机构型设计控制参数对飞机纵向稳定性带来的影响。对研究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初步方案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0.
飞机结构适坠性是航空安全的重要关注点之一,通过材料性能试验和复合材料波纹板准静态压溃试验,获得了T700/3234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及波纹板压溃吸能结果;基于试验数据验证了复合材料波纹板有限元模型和材料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机身框段有限元模型,将复合材料波纹板用作机身下部吸能结构,分析机身框段有限元模型在7m/s时的坠撞动态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建立的复合材料波纹板模型可以准确模拟渐进失效过程;复合材料波纹板布局机身框段破坏过程较为稳定,其加速度值在人体耐受极限范围内,能够有效改善飞机结构的适坠性能。  相似文献   

11.
翼吊布局民用飞机发动机安装设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引言 传统的民用飞机发动机的安装一般采用两种布局形式:翼吊布局和尾吊布局。对比这两种发动机的安装形式,翼吊布局具有发动机短舱进气口不容易受机身或机翼尾流的干扰(发动机来流直接,不受飞机其他部件干扰,进气流场好)、发动机维护方便、更轻的机翼和机身结构,以及整个飞机的重量分布更合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直升机旋翼机身发动机耦合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胡利  曹义华  赵明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0):1882-1887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工具研究旋翼机身发动机空气动力干扰.通过生成多块贴体网格,运用有限体积方法直接求解了不可压N-S方程.分析了某直升机低速前飞时的流场性质.首先对孤立机身周围粘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然后运用作用盘模型分析了旋翼机身空气动力干扰对机身压力分布等方面的影响;最后运用简单的发动机模型分析了发动机进出口对直升机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轻小型薄壁结构飞机重量轻、蒙皮薄、框架少的特点,在LE-500飞机全机静力试验中先后采用两种不同的试验机支持方案完成了全部试验。在后机身处支持进行前机身、机翼、襟翼、起落架和发动机架等试验;在起落架接地点处支持进行6框以后的机身和垂尾等试验。试验中对飞机分布点载荷的施加,对配平载荷的施加,对试验件支持夹具的设计及加载控制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尝试,为今后轻小型薄壁结构飞机的全机静力试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摸索中型运输机的设计思路,仔细研究了C-130战术运输机的气动布局,重点分析了机翼、机身、尾翼、发动机和起落架等部件的设计特点,发现采用大展弦比上单翼、翼吊4台发动机以及机身两侧布置可升降起落架系统的设计思路,可以提高飞机气动性能及装载效率。C-130战术运输机这种气动布局可为国内相关型号的研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行业消息     
ARJ21开始总装并获国外订单近日,ARJ21在刚刚启用的上海飞机制造厂新支线飞机总装厂房正式开始全机对接。作为总装厂商的上飞厂按照 ARJ21飞机的设计分离面和工艺分离面的划分以及厂际分段分工原则,对全机装配采用模块化装配方案。在全机对接过程中,上飞厂合理选用对接方法,采取无间隙套接,协调和使用有效的工艺补偿措施,建立中机身、机翼对接平台,应用激光准直系统和数字电子水平仪对机头、前机身及中后机身、后机身进行准直,保证飞机全机的基准面和对称轴线一致,采用胀紧装置和结构留铆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双体飞机颤振特性复杂的问题,本文采用片条理论修正后的偶极子网格方法,建立了双体飞机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同时基于地面振动试验建立了不同机身刚度双体飞机等效梁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机身刚度对双体飞机结构动力学的影响,同时通过求解耦合得到的频域方程,探究了机身刚度对双体飞机颤振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机身截面垂向刚度对机身一阶垂直对称弯曲模态、机身一阶垂直反对称弯曲模态与平尾滚转模态频率影响较大。机身截面垂向刚度降低到原设计刚度67%时,机身反对称弯曲模态对平尾扭转效应增强,机身一阶垂直反对称弯曲模态、平尾滚转模态与平尾一阶垂直反对称弯曲模态耦合,双体飞机在269.34 m/s时发生颤振,颤振频率为37.2 Hz。  相似文献   

17.
针对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特点,通过在某型飞机上虚拟加装升力风扇系统,建立了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垂直起降阶段垂向、纵向、横向和航向的控制方式并完成了控制律的设计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垂直起降动力学模型能够描述垂直起降飞机的动力学特点,提出的控制方式和设计的控制律能够有效地控制飞机实现垂直升降、侧飞、偏航、前飞和后飞等运动,可用于垂直起降飞机的飞行品质、起降程序的设计和验证等相关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飞机装配是现代飞机制造过程非常重要的环节,利用仿真方法预先评估装配生产线生产能力、资源的利用情况等,可以优化并解决装配生产线的瓶颈问题。本文以飞机中机身典型部件装配生产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装配生产线仿真方法,建立了飞机中机身典型部件装配生产线模型,对装配生产线的产能、瓶颈、平衡率等问题进行仿真及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发动机喘振裕度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健国  黄金泉 《航空动力学报》1993,8(3):279-282,310
本文研究飞行 /推进系统一体化控制中的发动机喘振裕度自适应控制。通过一定的控制作用 ,使发动机在所有飞行条件和工况下都保持一定的喘振裕度 ,从而充分发挥发动机的潜力。将发动机大偏差模型、进气道及飞机模型综合在一起 ,构成飞机 /推进系统一体化数学模型 ,以进行发动机自适应控制的仿真。计算机仿真表明 ,发动机自适应控制具有很好的性能效益 ,例如在飞行高度 H=10公里 ,飞机由 Ma=0 .65加速到 Ma=0 .90 ,在采用自适应喘振裕度控制后 ,双发动机推力提高 16 ,飞机加速时间缩短 2 3 ,大大提高了飞机性能。  相似文献   

20.
LS飞机采用梁式和半硬式结构形式,结构材料以铝合金和合金钢为主,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副翼为蜂窝结构。机身共有32个框,以ZI握为界分机身前段和机身后段,整个机身无设计分离面。机炮及供弹系统以吊舱形式悬挂在机身前段底部c机身后段底部的发动机舱门为快卸锁启开,对发动机的安装和维护很方便。座舱盖骨架为铝合金数控加工零件,座舱盖长267m,工艺难度很大。在飞机的研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不少新工艺、新技术。现简介如下。l零件加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1.ha控加工我公司在LS飞机研制中,首次采用了数控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