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机管路系统在安装时,经常会遇到导管与固定支架之间的距离,以及导管与结构开孔,或其它构件之间的间隙不合适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调整。特别是在新机试制时,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为此我们试制了一种新的导管安装调整用的标准件——导管安装调整垫片(见图1),供导管安装时调整使用。经过试用,效果良好。这种调整垫片具有下列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2.
过去,对于导管最小弯曲半径的选用一直按部标准HB4-55-83规定的范围。近年来,随着新机设计和老机种的改进改型,机载设备不断增多,使飞机结构空间的协调日趋紧张,部标准规定的导管最小弯曲半径已不适应新机设计的要求。我公司通过某新机设计及老机种改进改型的实践,参考了国外有关标准资料,并经过试验验证,编制了企标Q/5A1089-85《冷弯铝合金导管特殊最小弯曲半径》,现将该标准的内容及试验验证情况介绍如下,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在某型号飞机的研制过程中,组合夹具以它独特的方式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在01架装配导管的最后阶段,组合夹具更显示出它“短、频、快”的威力,保证了该机所需的所有取样焊接导管的拼装夹具都能在24小时内交付使用,极大地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科研生产制造成本,为型号机按时进行最后的总装打下了良好基础。某型号机的导管与以往机型的导管相比,有数量多、管径大、接头多的特点,而且导管变形量大,给零件定位带来诸多不便。这样的导管如采用专用焊接夹具加工无疑很难保证按时完成加工任务。该型号在1995年研制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导管检测基准与装配基准不统一的问题,根据导管装配实际需求,以导管的3个安装点作为基准进行导管外形数字化检测,将导管外形偏差分解为轴向偏差、径向偏差、角度偏差,与导管安装对缝间隙、角度偏差直接对应,减少了导管检测过程中误判现象的发生,实现导管外形偏差数据的精确描述,为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数据统计分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某型空气发生器燃油、滑油导管管体变形、开裂,由于设计图样是二维平面示意图,没有空间三维外形尺寸和角度形迹,缺少制造工具,给导管修理带来诸多困难。通过对导管标准样件实物逆向测量形成数据文件,使用CATIA软件仿真设计导管标准样件三维图;设计、制造专用工装、测具对导管扩口进行加工、检测;采用专用弯管器,预防导管弯曲变形;采用3D打印制造导管胎膜检具,快速检测、比对修理过程中导管的外形,为导管变形位置准确定位提供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6.
飞机焊接导管数字化制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飞机导管在生产制造上存在的不足,为了缩短导管工装设计周期,提高导管工装定位的准确度和导管的制造精度,对飞机焊接导管数字化装配工装、自动焊接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字化设计方法建立焊接工装的数模,通过孔定位方法实现导管焊接的定位和夹紧,通过坐标系拟合、焊缝跟踪和修正等完成导管间的自动焊接,实现焊接导管的数字化制造。  相似文献   

7.
导管的取制工作已经成为制约飞机批产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之一。飞机生产现场进行导管安装时需统筹安排、合理布局,一般遵循电缆让导管和支架、导管让支架的原则,因此导管支架位置的确定与否成为影响导管取制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导管支架安装手段落后,安装精度不高,支架位置变化频繁,导致导管实样更改的次数频繁,从而在整体上延误与影响飞机制造交付周期。激光投影技术采用数字化定位手段,对导管支架的理论位置进行三维投影,从而使导管安装支架得到有效地控制与固化,缩短飞机导管取制周期,提升安装质量与精度。  相似文献   

8.
超声速湍流导管烧蚀流场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超声速湍流导管烧蚀流场进行理论计算,选取了初始面积比为2.0和3.0的超声速导管,得到了在绝热指数为1.1、1.2和1.3三个典型状态下总焓、马赫数、导管内压力、静焓及恢复焓随导管截面积加大的计算结果。研究表明:试验过程中总焓不变,但由于试验材料烧蚀导致导管的截面积加大将引起其余流场参数的变化,马赫数随导管的截面积加大而加大,其余参数随导管的截面积加大而降低,在导管截面积增大20%时,马赫数增幅在9%以内,导管内压力降幅在20%以上,静焓降幅在8%以内,恢复焓降幅在1%以内,绝热指数的上升将引起导管参数增幅或降幅加大,初始面积比加大,将引起导管参数增幅或降幅减小。  相似文献   

9.
飞机上采用导管输送工作介质的系统计有:液压、燃油、起动、氧气、热气防冰、空调等。上述系统的导管在设计中,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导管与导管、导管与成品采用什么方式连接。一个好的连接型式,应该在制造、装配、保证安全可靠及减轻重量等方面,均带来好处。下面我们介绍空调和热气防冰系统导管的一种新的连接型式:弹性接头—卡箍的连接型式。  相似文献   

10.
飞机导管数字化柔性定位装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飞机导管种类多、数量大、形状复杂,针对传统定位装夹技术无法满足飞机导管精确、高效、敏捷制造需求,探讨了飞机导管数字化柔性定位装夹技术方案。提出了阵列式夹具、被动数字化重构夹具和自主数字化重构夹具3种飞机导管数字化柔性定位装夹技术方案,为实现导管数字化定位、高效精确装夹提供解决方案,达到缩短导管制造装备周期,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飞机导管数字化生产线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国内外飞机导管制造技术的现状。参考国外飞机导管数字化生产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出了实现导管数字化生产线总体设想方案。在导管CATIA数据转换、智能工艺性审查、三维弯曲仿真、数控弯管、组合夹具设计与制造、导管数控测量、系统集成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飞机MBD数模中导管数量大,人工进行导管工艺性审查工作繁琐、效率低且容易出错.针对面向工程数据集导管工艺性审查问题,利用计算机批量处理的优势,通过自动检索、自动识别和数据库技术建立导管工艺性批量审查平台.实现导管数模的弯曲半径与直线段距离合理性、导管规格是否存在等工艺性检查,从而判断导管设计是否合理,预先发现导管设计存在的问题,避免对后续生产造成麻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该导管工艺性批量审查平台系统可以提高工艺审查效率数十倍,同时保证导管工艺性审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型发动机插入式导管渗油故障,对发动机插入式导管磨损、导管胶圈磨损和断裂原因、胶料替代不当、胶圈断裂典型事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插入式导管渗油故障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某型航空发动机试车后多次出现燃油导管开裂,裂纹位于导管接头与管体焊接的热影响区。通过对导管开裂裂纹及金相组织进行检查,结合导管的制造、修理工艺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导管的失效模式为装配残余应力过大造成的高周疲劳开裂,在发动机的振动作用下,导管外圆周向打磨处高的应力集中加速了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导致导管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一九七六年我厂开始修理飞机。拆下的铜的氧气导管(T4M5×1)由于管子长(431~2341毫米)而细(内径3毫米),内部氧化皮(铜绿)分布面积大而且较厚,用通常的酸洗法无法去除,因此,历年来近140架份的旧氧气导管无法修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此,从一九七九年底开始对氧气导管进行试修,获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数字化导管加工与常规导管加工在协调方法、工艺过程、检测方法等方面对比分析,得出数字化导管制造可以缩短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的结论,能够适应现代飞机快速研制及改型需求,形成现代飞机导管制造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一 概述 近代航空,由于高空高速飞机的不断出现,对航空导管的性能和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导管接头是飞机管路系统的重要构件,接头的结构形式和性能直接关系着飞机的性能。 目前国内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无扩口管接头,即卡套式、锥套式、挤压式。这三种管接头与传统扩口式管接头相比有很多优点,如强度高,密封性和抗振性好以及维护方便等。 某型机所采用的锥套式无扩口管接头,应用于全机液压管路连接,管路系统工作压力为23MPa。要求这种管接头具有承受高压、弯曲振动、液压冲击、高空低温、发动机高温等能力。 锥套式无扩口导管连接件于1987年通过部级鉴定。至今已为数架飞机提供了全部液压系统所需无扩口导管,并为导弹发射转塔液压系统管路连接提供了所需无扩口导管。  相似文献   

18.
介绍国内外仿真技术发展现状,针对空间连续多弯导管数字化精确成形的需求,提出了以知识工程为核心,建立导管仿真工艺知识库,通过参数化驱动开发导管弯曲成形运动仿真系统。通过在飞机连续多弯导管研制中的应用,自动实现了模型数据提取、工艺参数确定、创建仿真模型、弯曲过程仿真、回弹过程仿真、干涉检查,获得了干涉情况,自动生成仿真报告和数控代码,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飞机导管零件工艺设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为排除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油导管在外场使用过程中连续发生的断裂故障,对该导管的装配工艺、工作环境、功能及静频和动应力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导致导管断裂的根本原因是导管设计强度不足和检查要求过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排故措施,使同类故障发生的几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为排除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油导管在外场使用过程中连续发生的断裂故障,对该导管的装配工艺、工作环境、功能及静频和动应力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导致导管断裂的根本原因是导管设计强度不足和检查要求过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排故措施,使同类故障发生的几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