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部崛起战略需要深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崛起战略的出台,使中部各省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但是,从宏观上,中部各省如何取长补短,实现整体崛起;从微观上,各省如何准确定位,找准发展突破口,制定出符合本省实际的发展战略,仍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刘勇在对中部崛起的概念、意义、目标、途径以及政策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中部”概念;而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则从河南与沿海省份经济发展的对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县域经济集群化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论证,两者虽然角度不同,但相信都会成为中部崛起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政囊建议。  相似文献   

2.
印度针对软件产业发展的国际趋势与本国的人才、成本优势,通过制定国家战略以及在人才、产业园区、产业国际化、行业组织、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投资与企业上市等方面的政策与措施,在软件外包产业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中部地区实现崛起在战略的选择、制定与实施方面具有启示意义,具体包括:聚焦战略是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可行选择,应根据内外部条件选择适合的产业集中发展;高度重视“趋同空间”在区域崛起中的作用,通过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识的过程保证战略方向与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制定产业扶植政策应有系统性、针对性与突破性;应为战略产业构建一个具有异质性的区域支持空间;全力培植与凝聚促进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关键大多数”人才。  相似文献   

3.
中部崛起是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最有突破性意义的重大课题之一。文章对中部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制度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地区协调发展应贯彻“东、中、西互动”的发展思路;促进中部地区的发展应继续推进长江中游经济带的开发开放,支持农业企业化发展应与支持加快工业化相结合,尽快使老工业基地企业走出困境,加大对中部五省老区、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力度。  相似文献   

4.
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主要是由城市化和城市经济上的差距决定的。中部地区城市化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与省之间城市化水平差距大。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在当今城市呈集群发展的趋势背景下。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大力培育城市群。推进中部城市化。必须以新型城市化模式不断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平台,提升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产业支持能力。实现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中部崛起的国际瓶颈、后发优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部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较,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区域外生产要素流入方面,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外资企业的数量来看,中部地区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个数的绝对数和相对数都偏低。虽然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目前处于后发状态,但从整个国际环境来看,它仍有区位、资源和软环境等比较优势。因此,中部崛起作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不但要加入国内经济循环,更应该把握住国际产业升级的动向,抓住当前制造业由世界向中国、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时机,大力发展和挖掘自己的优势,抢占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业制高点,积极融入全球化以形成自己的后发优势,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腾飞,从而实现崛起。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中部地区第三方物流业主体发展状况,指出中部地区第三方物流业还处于仓储加运输的传统阶段,存在着物流割裂严重、缺乏管理协调机构和统一政策平台、不具备综合服务能力、信息技术落后等问题,并由此建议通过中部六省政府共同组建物流协调管理机构、实施战略联盟、组建企业集团、加快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实施物流人才发展战略等相关管理措施来加速中部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加快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国家根据中部地区实际,设立了包括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一系列战略平台.中部地区各省在组织建设、规划编制、标准建设、政策支持、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积极推进战略平台建设,对加快中部地区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建设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战略平台,需要着力将战略平台打造为创新型平台、效率型平台、引擎型平台、孵化型平台和示范型平台,使其真正成为担当推动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8.
中部崛起视角下湖北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崛起”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过程,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在研究的领域、范围上进一步细化,为现实经济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指导,是今后“中部崛起”论坛的关注重点。本期集中刊发了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有关专家的几篇文章,他们对湖北省经济发展战略、产业选择、区域角色定位等进行的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探索,相信都会成为湖北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加快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外开放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引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经贸工作进展明显,投资环境得到改善,但还存在着开放度低、利用外资规模较小等问题.在对当前面临的开放环境与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部崛起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中部崛起”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继“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又一项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大战略决策。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区建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国家要从政策、资金、重大建设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中部地区如何面对机遇,立足现实,争取国家在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倾斜,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加强研究,集思广益。为此,本刊约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分别从中部崛起的基本政策取向、机制设计、战略取向以及财政政策等切入点对中部崛起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和分析,以期为加速我国中部地区崛起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的发展战略升级与中部地区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自由化、经济市场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为适应这一历史性转变并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及时跟进,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与转变,并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部过程中。这一系列调整与转变紧紧围绕非均衡发展战略展开,主要包括:由过去封闭的、自主的、内源性的发展向开放的、借力的、外源性的发展转变;由过去重型工业优先发展向消费工业优先发展转变;由过去重内地轻沿海的区域布局战略向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转变;由过去政府配置资源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变。  相似文献   

12.
受区位、政策等因素限制,以大量吸收外资和大量出口制造业产品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开放战略在中部地区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在促进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世界经济出现了产业内分工替代产品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新形式、贸易投资一体化加强等新特征后,中部地区的开放战略需要进行调整与重构。新时期中部开放经济的成长方向,是逐步弱化招商引资的"资金补充功能",着力构建自身的"要素集聚能力",通过实现"经济要素的国际组合",提升要素结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中部还应抓住国际服务业向中国加快转移和国内需求变化的双重机遇,消除不合理的政策限制,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需要建立城市群带动机制。长株潭城市群不但是中部崛起战略中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也是国家对我国生产力空间布局进行调整的重点开发区域,这一"双重点"的区域定位,决定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省域内,而应着眼于更大的区域范围来定位,使之成为我国内陆腹地中西结合部南端的新兴增长极,其中心城市成为一个组团式的生态型国际化大都市。长株潭城市群目前处于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过渡阶段,整体竞争力不高。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的竞争力,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以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2)以强化点轴圈战略促进城镇体系的完善。(3)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和城市振兴。(4)以新农村建设加快乡村地区现代化步伐。(5)以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部六省承接加工贸易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部正在成为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热土。尽管中部六省加工贸易逐年增长,但其整体规模和占贸易总额的比重,都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主要归因于中部六省运输成本、产业配套能力、物流效率、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承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新兴服务外包产业和发展地区优势特色产业是中部六省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部崛起的产业走向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分析了全国区域发展的趋势,提出我国已经进入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中部崛起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中部地区的发展基础较好,战略位置重要,是全国能源、原材料和粮食生产基地,但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开放度不足.未来实现中部崛起,产业结构走向是工业化,产业布局走向是城镇化,产业发展走向是开放化.  相似文献   

16.
当前区域发展的政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了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的四大格局。对于中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在中部地区边缘化的背景下,发展水平明显滞后。这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区距离中部中心城市及经济中心较远,“行政区边缘经济”特征明显;另一方面,由于政策上的差异,使得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落差,中部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中部地区大多为农业省份,农村人力资源相对丰富.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对农业发展影响的省际差异如何,值得深入研究.基于中部地区各省份1990~2011年的相关数据,将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指标与C-D生产函数相结合,运用Stata软件就中部省份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部各省区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对农业发展的产出效率不尽相同,山西、江西两省农村健康人力资本开发效率高于中部地区的其他省份,安徽、河南的农村教育人力资本开发收益较高;湖南、湖北在教育与健康人力资本开发上的产出效率均处于中间状态.因此中部省份的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策略应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8.
一、中部崛起的着力点 中部崛起的一切工作应从严格控制中部6省人口增长与提高人口素质开始。就控制中部6省人口增长而言,要针对中部的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和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人口进行普查,确实掌握中部6省的实际人口数量。这对于中部崛起的全面规划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与中部四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外贸易规模、结构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衡量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比较河南省与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后可以发现。河南省对外贸易规模在中部五省中位居前列,且具备较快的增长速度;河南对外贸易结构中,初级产品出口比例偏高,且工业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和比例与湖北、安徽的差距明显;河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较高,且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0.
论"中部崛起"的七大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理学的空间视角对新时期中部崛起的重大理论进行初步探讨,在研究中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中部六省发展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七大关系:内生性发展与外生性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乡村城市化与异地城市化、城市用地扩张与农村耕地保护、行政区经济与经济区经济、经济增长与建设和谐社会,最后提出了中部地区应注重“内力”培养,因地制宜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经济区经济,以及对社会问题保持高度敏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