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部是我国粮食安全体系中重要一环,也是“三农”问题最集中和最突出的地区。协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中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关键。当前我国中部农业发展中存在着农业比重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弱质”化,乡村债务沉重,农技推广和农村服务体系薄弱等一系列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是:以投入换产出、以产出换土地、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业及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利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9个省份的城镇居民调查数据,探讨我国城市居民健康对就业及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对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在收入决定方面,健康虽然具有正向效应,却不显著.研究表明,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我国城市地区居民的就业与收入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利用河南省1978~2003年(以1978年价为不变价)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力资本各变量的数据,对有效劳动模型和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此期间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水平的产出弹性以及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在河南省经济增长中的产出弹性大于人力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人力资本的间接贡献仍然较低。因此,在加大教育投资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科研创新、技术改进的引导力度,培养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中部崛起是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最有突破性意义的重大课题之一。文章对中部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制度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地区协调发展应贯彻“东、中、西互动”的发展思路;促进中部地区的发展应继续推进长江中游经济带的开发开放,支持农业企业化发展应与支持加快工业化相结合,尽快使老工业基地企业走出困境,加大对中部五省老区、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力度。  相似文献   

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新增长理论 ,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历史分析 ,认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在于农村人力资本匮乏。因而要解决“三农”问题 ,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千方百计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其中尤其是要搞好农村各种教育 ,形成雄厚的农村人力资本 ;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金融发展不平衡是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重要原因.文章运用中国1978~2007年的时序数据,在VAR模型的框架下研究了地区金融发展不平衡和地区间教育不平等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金融发展不平衡、教育不平等与地区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2)不论对于长期还是短期而言,金融发展不平衡和教育不平等均会拉大地区收入差距;(3)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不平衡是城镇和农村地区收入差距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教育不平等是城镇地区收入差异的双向格兰杰原因,是农村地区收入差异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因此,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缩小地区差距,应从解决金融发展的地区间非均衡问题和教育不平等问题着手.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重要的区位交通优势等,这些优势足以使中部地区在东部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下摆脱困境,实现快速崛起.中部崛起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突破淮河治理,改善交通条件,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发展民营经济以及加大旅游资源开发等一系列突破性行动.  相似文献   

8.
以全国895个山区县为基本统计单元,在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经济、环境、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对我国28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山区聚落的宜居性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山区聚落宜居性地带规律显著,从东部、中部到西部呈明显降低趋势:处于较好水平的只有北京市1个;处于一般水平的省份有11个,其中东部7个省份、中部3个省份、西部1个省份;宜居性有待建设的省份有16个,其中中部5个省份、西部11个省份;东部省份影响宜居的多为环境因素,中部、西部影响宜居的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基础设施综合因素。单项因素评价上,山区聚落经济宜居性从东部省份、中部省份到西部省份呈明显降低趋势,东部、中部省份明显好于西部省份;环境宜居性中、西部省份略好于东部省份;社会发展宜居性从东部省份到中、西部省份呈降低趋势,东部省份略好于中、西部省份;基础设施宜居性地带规律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河南与沿海省份经济发展对比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又提出促进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河南作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省份之一,在谋求崛起的发展途径时,也必须正视与沿海省份的发展差距,并通过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汲取沿海的发展经验,选择适合河南省情的对策性思路。鉴于沿海省份涵盖省市较多,所以我们在进行差距分析时,只选择山东、广东、江苏、浙江四省作为参照系,而不再与其他省份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78~2012年福建省的相关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福建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的物质资本投入与人力资本投入都对经济增长有着正向的影响;标准化的物质资本边际产出弹性大于人力资本边际产出弹性。分析结果总体上说明了福建省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尽管较大,但起主导作用的依然是物质资本的投入。最后,结合福建省当前的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南的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具有密切的联系.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人力资本存量的相应增加,这与多年来执行的经济政策是一致的.无论是在省际层面还是省内层面,河南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人力资本的培育和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从人力资本的结构上看,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出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根据1985-2010年西安市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人力资本对西安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西安市经济增长属于人力资本拉动型,但是,技术进步较为缓慢,人力资本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综合优势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海南人力资源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海南人力资源素质与人均收入及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高素质人口比重与人均GDP及第三产业的比重均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但高中以下的人力资源对人均GDP的贡献则随着学历层次的降低而逐渐下降.因此,要使海南经济步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就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兴国已经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力途径.学科集群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应运而生,是科技创新的新力军.文章首先介绍了学科集群的内涵和特征,然后分别从学科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讨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作为中部重要的经济强省,河南省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对1997~2006年的河南区域差异状况做了重点分析,认为河南省各地市经济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和变异系数呈波浪式发展,总体差异水平在不断扩大。利用SPSS11.5软件把河南各地区分为经济发达区、发展区和欠发达区三类,区域发展战略、资源条件、投资政策、区位优势等因素是导致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促进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2)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3)推动地方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4)促进区域市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是我国吸纳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主要渠道。然而,目前我国各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越是经济发达、市场发育良好的地区,中小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大;反之,越是经济欠发达、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中小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小;此外,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存在资金严重缺乏等问题,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鉴于此,应通过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便利;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激励各类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完善中小企业板,通过直接融资解决部分高成长中小企业的资金缺乏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县际经济差异及其调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河南省的127个县为研究的区域单元,以计量统计分析为基础。定性、定量描述了自1992年到2002年的县际经济差异,分析了县际经济差异格局特点,探讨了县际经济差异的时间动态变化特征,预测了未来发展阶段的县际经济发展趋势,讨论了人均GDP增长率与县际经济差异的关系。认为未来河南省县际经济绝对差异有扩大趋势,而相对差异有缩小趋势。不平衡的扩大势必引起许多政治、经济及社会方面的问题。因此,对河南省未来一段时期的人均收入不平衡进行调控很有意义。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视经济发展效率,优化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加强政府调控,建立合作发展、利益共享的联动机制,引导产业转移等调控河南省县际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中部地区第三方物流业主体发展状况,指出中部地区第三方物流业还处于仓储加运输的传统阶段,存在着物流割裂严重、缺乏管理协调机构和统一政策平台、不具备综合服务能力、信息技术落后等问题,并由此建议通过中部六省政府共同组建物流协调管理机构、实施战略联盟、组建企业集团、加快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实施物流人才发展战略等相关管理措施来加速中部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