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军  蔡开泉 《国际航空》2008,(10):32-34
空域资源的合理规划与使用是满足未来空域多元化与灵活性需求、促进航空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空域规划技术是现代空中交通管理中的一项核心技术,对于优化我国民用航空空域资源、指导我国特殊空中交通管理体制下的空域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航空发达国家的空域分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域就是飞行所占用的空间,同国家的领土、海洋一样,也是国家的重要资源。随着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飞行密度不断增加,为增加空域的安全水平,实现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不同空域用户的需求,必须对空域进行合理的分类。我国国家空管委办公室确定了我国实施空域分类的目标时间为2010年,科学合理的对空域进行分类是我国空中交通管理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天空中本不存在一堵限制空域容量的围墙,真正限制空域容量的,是我们的管理方法。今天,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创造新的管理方法。一款由法国首创并命名为“Erasmus”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未来将能协助空中交通管制员在日益拥堵的天空中指挥空中运输,确保空中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空域容量供给和空中交通需求失衡已成为制约民航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要有效缓解空域供需矛盾,除了争取增加可用空域资源外,关键是在体制机制约束下,通过创新规划思路,充分挖掘现有空域资源的容量潜力。而航路单向运行由于在降低安全运行风险、增加路网通行能力、改善肮路空域运行秩序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因而被认为是当前环境下解决空中交通供需失衡问题成本低、见效快的一种可能方法。空管部门选择典型航路进行了示范,并取得较好效果,也证明该思路符合我国国情,可以有条件地在其他主要航路推广。  相似文献   

5.
随着空中交通流量的日渐增大,空域结构及交通流分布的不合理性导致空中交通管制与飞行安全存在着一定的隐患。鉴于机场进近区是限制空域运行能力的主要瓶颈,针对如何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从而提升空域容量进行了进近区扇区规划,提出了考虑飞行流量、冲突发生的位置以及空域运行情况等因素建立的扇区容量均衡模型,利用霍夫曼编码原理进一步找到了扇区边界,并验证了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李伟 《民航管理》2023,(9):65-67
<正>空域管理在确保航空器安全、优化空中交通流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民航业的发展,现有空域管理模式将无法满足未来发展需求,需要不断优化和吸引新的技术,开展数字化转型,促进空域管理现代化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空域管理现阶段面临的挑战,探讨空域管理数字化转型各相关方的转型目标,思考转型对空域管理价值链的深远影响,并给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流量预测是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提高空中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减小空域拥堵和航班延误,促进空中交通流快速、高效的运行,在确定性流量预测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空中交通网络流量短期概率预测方法。通过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航空器飞行时间的概率分布规律,建立了不确定性条件下航空器航段经验飞行时间和偏差数据库,提出了空中交通网络流量短期概率计算方法及预测算法。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概率预测方法与确定性预测方法相比更接近实际运行结果,预测准确率提高了18.6%,更能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空中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8.
由于缺乏对空中交通信息的共享,在空中交通流量不断增长的状况下,一方面管制员的负荷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造成空域资源的浪费和大量的航班延误,所以有必要建立空中交通流量信息发布系统向民航各部门发布统一的信息.数据库是信息发布系统的核心,所以对数据进行规划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参考美国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指挥中心(ATCSCC)的信息发布系统的相关内容,对我国的空中交通流量信息发布系统的数据规划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系统的业务模型,分析绘制了系统数据流程图,说明了系统数据模型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飞行需求的航路动态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空域与飞行需求日益突出的矛盾,以及目前空域管理运行模式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飞行需求,提出了一个航路动态调整模型.模型在考虑空管的实施情况、空中交通流量情况和天气情况相关的条件下,对航路进行动态调整,动态的开放和使用临时航路,优化航路区域容量从而减轻航班延误.然后利用动态规划及整数规划方法相结合,求解模型得出航路动态调整的最优方案.最后利用典型空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大大减少航班延迟成本与航路管理成本,优化空中交通的顺畅运行.  相似文献   

10.
民航总局在2003年年初提出了今后二十年内民航的发展目标,其中“建成现代化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其技术设备、服务手段和管理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空域资源要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是针对我们空管系统所提出的目标规划,对于建成现代化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总体建设思路是:以管制需求为先导,以三大管制中心建设为龙头,以航路通信和二次雷达建设为主线,以通信网络和信息化建设为依托,以区域化和系统化建设为组织实施方式,以技术培训和规章建设为保障手段,东部和中部地区积极推进雷达管制建设,西部地区完善程序管制建设并积极应用ADS等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不断增长的空中交通需求以及有限的空域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在飞行量密集的多机场地区。在研究如空域灵活使用等国外空域管理方面的经典理论,以及已在实践应用层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空域自身的条件及特点,从低空空域资源、军民航协调机制、多机场地区空域资源统筹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提出了相应的空域资源配置及调整的构想,并详细阐述了实施的方法,得出了采用更科学优化和共享模式的空域资源使用方式才是解决中国空域紧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空域管理在我国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词汇,也就是说进入90年代我国才正式引入了空域管理的大量理论并部分地应用于实践。虽然我国的空域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速度很快,前景广阔。 空域管理的核心是如何有效地管理空域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取得最大的安全和经济效益。围绕着空域管理的这个目的,必须对空域管理与空管体制、空中交通服务、航空器和机场运行等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空域管理中人的作用,这些都属于空域管理的外延部分。 一、我国的空域管理发展迅速,为空中交通运输的发展起到 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空中交通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空域系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有限的空域资源、空中交通拥挤导致效率下降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导航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导航从引入至今,对航空业有很大贡献,但由于其对传统地基导航设施的依赖,航空器在航路和飞行程序上有着很大的限制,只能从一个固定的导航台飞向另一固定的导航台,极大地限制了点到点飞行的灵活性,传统导航已经渐渐不能满足民航业发展的需求。为了解决空域容量、飞行效率等问题,区域导航(RNAV)和所需性能导  相似文献   

14.
引言 空中交通流量存在的问题,基本归纳为以下三类:(1)机场需求与容量不平衡问题;(2)空域需求与容量不平衡问题;(3)避让不能进入或是不愿进入空域引发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贯穿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全过程的问题,辨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各层级流量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人员,在大多数的工作时间内都在进行着辨识与解决这些问题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由波音公司牵头的携手合作团队近日发布了《携手合作 共同规划未来全球空中交通管理(ATM)体系》的可行性报告。这扮报告汇总了ATM界的需求,提出了满足未来要求的ATM系统的25项性能基础,是“波音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现有空中交通管理体系不足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在讨论ATM各方需求时,政府机构首要关注的是安全问题,民航部门关心安全和效率,而通用航空业和军用航空更倾向空域使用的便利性,ATM供应商则强调全程参与的重要性。根据业内人士的意见,在对未来空域管理系统的需求中,安全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各方都表示希望获得一个全球通用的系统,并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全世界的空域资源。另外,欧洲和亚太地区对适航当局和服务商的要求不尽相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空中交通日益增长的需求,汤姆逊-CSF公司及赛克斯坦航空电子公司集中通信、机载系统、ATM设备以及卫星任务控制等方面技能建立了称为Thomfans的一个专门机构,。其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符合I-CAO标准的CNS/ATM系统,以满足未来空中交通管理的需要。CNS/ATM可为航空公司提供优化航线,增大载运能力,减轻空中交通拥挤,为空中交通提供更安全、更灵活、更有效的空域管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民航运输量的不断攀升,空中交通流量日益增加,空中拥堵具有很高的必然性。对照国外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发展过程,我国应尽早着手主动发展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迅猛发展,空中交通流量的迅速增长,现有的空域结构、网络布局、通信导航设备等难以适应空中交通流量增长的节奏,为了解决空中交通拥挤问题,近年来有关部门对航路走向、管制方法等作了调整,但每次又由于飞行流量的快速增长而使得空域内的总流量很快达到了饱和甚至超负荷。在这种超负荷的运作下,任何一个不正常因素的出现都可能危及到飞行安全。为了确保飞行安全,只能实施适时流量控制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地区飞行密集,空域狭小,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5大民用机场和众多军用、通用机场分布其中,是世界上空域环境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同时,珠三角地区又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航空需求旺盛,民用航空运输量迅速增长。据预测,2020年该区域内航空旅客年吞吐量将达到2亿人次,飞行架次176万,约是目前的3倍。迅速增长的航空需求给空中交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航空事业迅速发展起来,空中交通流量不断增长、空域已趋近于"饱和状态",解决空域管理问题是摆在航空管理人员面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1993年,由国家空域交通管制考察团呈报了《关于出国考察空域交通管制体制情况报告及对我国空管体制改革意见的请示》,提出了空管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