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作为一种跨文化活动,翻译涉及两种完全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转换。从风俗习惯、历史、地理和宗教四个方面分析了东西方国家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在文化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翻译策略,即直译、等值翻译、意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这种文化视角的翻译方法对英语学习者在翻译过程中将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整个文化的基础,语言的变化往往可以追溯到文化上的原因。翻译做为一种语言的艺术,在双语转换的过程中,必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本文从5个方面简略地阐述了汉英翻译中,原语及译语文化差异导致两种语言在语义及表达形式上的非对应,以及所需采取的补偿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日用商品商标的翻译特点及其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4.
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在人类的语言交流中,成语往往是翻译的难点。为了提高成语的翻译水平,对成语的译法进行了分类的研究。指出了中西方文化对成语翻译的影响,提出应先区分中西方文化的相通或不同,并依据各种成语在内容、结构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分别运用死译、直译、活泽和意译等译法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5.
从英汉文学作品中的比喻词入手,剖析归化法和异化法在比喻词翻译中的不同效果,探讨两者对跨文化交际和文化移植的作用,以及译者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电影《喜福会》中不同人物性格、生活方式及个人命运的刻画,生活化地描写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交融,也深刻细致地表达出这种差异和交融对人们的启发和思考,表达作家谭恩美的人生观和中西方文化交融中的世界观。几位女性主人公的命运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交融的现实体现。  相似文献   

7.
文化语境是研究语言使用和功能的重要语言学范畴之一。由于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因而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不可忽视。从文化语境与词义的理解及语境制约出发,通过对文化语境的分析,阐述了文化语境的概念及范畴,用例句说明文化语境在翻译实践中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以及对翻译过程中理解和表达的影响,探讨了如何正确翻译词汇并理解其含义。所关注的问题有英语辞典的使用策略,词义确定策略,语境制约与译文选择。  相似文献   

8.
试析电影字幕限制因素及翻译策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外语片是全球文化交流的先锋,字幕翻译决定了外语片的成败.探讨了在时空限制下,使用适当的翻译策略,避免因文化内涵不同导致的信息流失与信息超出,成功实现翻译中的文化转换,创造出观众欢迎的电影字幕文本.  相似文献   

9.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本文根据英汉习语的特点,探讨了习语在英汉互译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翻译学中的功能主义方法把功能和文化植入看作源文本及目标文本的基本特征。在使用该方法对法律术语进行翻译时,要考虑由于各种法律体系之间的不同而造成的文化差异性,因为后者直接影响了将法律术语译为不同法律语言的可译性。因此,为避免法律交流中出现问题,必须慎用语言文化植入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翻译的整合性。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分别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分析奥巴马胜选演说三个中译本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情况,指出应注重体现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注意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多维度的有机结合。在翻译过程中力求做出与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选择,达到兼顾原文原语、译语和译语读者之间平衡和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语境对于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语境可以分为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因素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词义的选择要依赖语篇上下文提供的信息;非语言因素说的是语篇内隐含的文化、社会和事件背景对翻译起着制约的作用.译者只有在对语境做出全面的分析后,才能找到较为妥善的翻译策略,创制出让人满意的译文.  相似文献   

13.
生态翻译学作为中国本土的学术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演讲英译文为例,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对外宣文本翻译中的语言补偿、文化补偿和交际补偿进行探讨,为外宣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人际意义关注语言如何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旅游文本作为一种感染类型的文本,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吸引游客。由于中西语言文化差异,译者需要对文本信息做适当处理,才能使译文体现的人际意义与原文对等。从人际意义对等的角度,探讨旅游翻译中文本信息的增加、简化和替换。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阅读的三层次理解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文化与外语阅读三个层次理解,即字面理解、评断理解和情感理解之间的关系,说明了文化差异既是阅读表层理解的障碍,更是深层理解的主要障碍,并揭示了隐蔽文化向外语读者渗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直译与意译是中外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由于人们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这场争论至今尚无定论。回顾了中外翻译史不同时期内,翻译学家根据自己对翻译的不同理解而展开的论战,指出走融合不走极端,已成为现代翻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模因论为基础,以陕西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翻译为切入点,从翻译的角度出发,对比了陕西作家贾平凹的小说《浮躁》中的方言语词及其在英译本Turbulence中的翻译,探讨了《浮躁》的译者如何力求在目的语文本中再现源语文本文化语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对等理论和目的论是基于不同翻译角度的两种翻译理论,他们既存在异性,也存在共性。本文通过对旅游文本的汉英翻译实践,旨在讨论他们在这一文本中统一的一面,为应用文本的翻译实践找到两种理论共同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语境即语言环境,包含一切有助于解读话语含义的要素.通过分析了言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翻译中对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的影响,提出了翻译中加强语境意识,发挥语境功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用词和修辞形式。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而修辞学是一种特定文化的表现,修辞方法因文化而异,文化思维模式决定了修辞学的方法及方式。儒家思想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模式,而亚里士多德哲学反映了英语国家的思维模式。非母语英语课程的学习者总是无意识地把本国语言和文化的修辞形式应用到英语写作中,因此产生学习和交流上的障碍。了解文化差异对修辞的影响,会缩小这种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