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用飞机大部件数字化对接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飞机大部件对接装配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可以有效降低部件对接误差,提高飞机大部件对接装配精度和效率,是飞机大部件装配的发展趋势.今后其发展重点是需要开展面向飞机装配的设计技术的研究,主要在设计对接形式时要充分考虑自动对接装配的要求,特别是测量点的布置;其次是要实现大部件自动对接系统的装备化、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以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彬 《航空工程进展》2013,4(1):134-138
传统飞机大部件对接装配多采用刚性工装对接,该技术精度低、可靠性差、误差补偿难。针对这一问题,介绍飞机大部件数字化对接系统的功能和组成,分析数字化对接系统的四个关键技术。从测量场的构建、对接系统初始位置的标定、对接路径的规划、测量误差的补偿四个方面对某型飞机外翼与中央翼的对接进行研究,实现对接系统的调姿和误差测量与控制,完成外翼与中央翼的精确对接。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数字化自动对接装配技术,可有效降低对接误差,提高对接装配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飞机机身部件装配是根据尺寸协调原则,将框、桁梁、壁板、隔板及各类角片按结构设计进行组合、连接的过程.其装配过程主要包括骨架装配、部件总装、外形检查等.机身部件装配精度直接影响后续大部件对接的装配质量,是保证飞机产品装配精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飞机制造过程的重要环节是飞机装配.大部件数字化对接是基于数字量的装配协调方法,借助由数控定位器、激光测量系统和集成控制系统组成的数字化对接系统,按照设计技术要求,将大部件支撑、调姿、定位并连接成更高一级装配件或整机的过程.图1显示了大部件数字化对接的数字量协调原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飞机制造领域中高质量、高效率的自动化装配需求,提出一种当今飞机制造发展趋势下的新概念“飞机机身数字化自动钻铆装配技术”,并从飞机制造和装配的观点,研究了飞机机身数字化自动钻铆装配技术中的制造和装配问题,分析了自动钻铆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机身壁板定位夹具的确定,研究了机身壁板的装配工艺,分析了数字化自动钻铆技术在机身面板上的应用过程,并对自动钻铆装配技术的工艺性进行了实际验证和系统的分析研究,以期通过有效研究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 ,并有效缩短飞机的研制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飞机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自从飞机开展数字化设计后,大大提高了飞机装配精度和质量,同时对装配过程的测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只有通过高效的测量手段和方案才能满足飞机装配精度。以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的三大部件对接为研究对象,基于测量体系的建立和激光跟踪仪测量转站技术,研究飞机大部件调姿的测量技术。该飞机大部件调姿的测量是利用激光跟踪仪对部件上的多个基准点进行测量,通过柔性装配工装实现飞机的姿态调整,进而达到飞机安装要求的测量调姿过程,对于传统测量方法,采用激光跟踪仪进行转站测量的方法,不失为最简单有效的大飞机部件对接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动化对接集成控制技术集测量技术、协同运动控制技术、装配信息集成管理技术、运动仿真技术为一体,是大部件自动对接的关键技术。对飞机大部件自动对接集成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并介绍机翼大部件数字化对接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处理流程等。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飞机机身对接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柔性化,研制了分布式机身自动对接平台。阐述了该平台总体构成与设计原理,在详细分析机械系统组成和电气控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平台各系统的集成。利用激光干涉仪器、机身前段样件和机身后段样件对自动对接平台的定位精度、应力控制和自动对接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数控定位器定位精度为0.015mm,可满足中机身对接装配精度要求;在调姿过程中前、后段样件的X、Z轴应力较小,不会对机体产生损伤;中机身自动对接平台能够实现中机身前段和后段的调姿、对接及装配完成后对中机身技术指标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大飞机研制的立项,数字化装配敏捷、高效、高质量的技术优势已经被国内飞机制造企业所认识。当前,借助于大飞机本身的装配技术要求,数字化装配的应用将首先在飞机对接装配领域取得突破。在飞机部件装配过程中,各部件外廓尺寸和重量都比较大,移动调整比较困难,在整个装配过程中占用较长的周期。而且部件装配质量直接  相似文献   

10.
<正>大型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实施,突破了数字化装配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组件、部件和总装配数字化装配工艺装备的研制技术,提高了大型飞机装配的生产效率和相应组部件的装配质量,同时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了工艺装备数量。针对大型飞机结构尺寸大、装配难度大、装配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国外在新型号研制过程中已经普遍采用了数字化装配技术,相关技术装备实现了组件、部件和总装配的全面应用[1]。A380、A400M、B787、A350、F-22和F-35等新型军民机大量地应用柔性装配工装、自动钻铆系统、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激光跟踪仪组成、测量原理及误差补偿方法。利用激光跟踪仪分别在某型飞机后机身总装、大部件对接和质量检测工位构建了空间测量系统。实现了部件装配平台运动闭环控制,完成了飞机大部件预总装动态调姿引导,对飞机部件装配质量进行了定量监控,大幅度提高了飞机装配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大型飞机机身调姿与对接试验系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实现飞机大部件装配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柔性化,研制了大型飞机机身调姿与对接试验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激光跟踪仪测量试验机身上的检测点,集成管理系统计算试验机身的位姿,控制系统驱动多个三坐标数控定位器协同运动,实现试验机身的调姿与对接.建立了位姿调整机构的运动学模型,针对构建的硬件平台完成了包括集成管理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飞机大部件自动对接的装配过程,建立了部件运动的数学模型,完成了部件的运动规划,并将其转换为定位器的运动。同时,分析了实际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补偿方法。该方法已应用于某型号飞机的对接装配中,结果表明,该补偿方法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对接精度。  相似文献   

14.
飞机研制不断向大型化、高可靠性、长寿命、隐身和轻量化、快速研制的方向发展,飞机部件结构中大量应用钛合金、复合材料等难加工材料和锯齿蒙皮对缝,对飞机各大部件的对接装配提出更高的要求,迫使国内飞机大部件对接技术由模拟量协调、固定专用工装手工调姿装配向数字量协调、柔性化工装自动调姿装配方向发展,研究和应用基于数字量协调的飞机大部件自动对接装配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测量驱动的飞机部件数字化对接系统实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飞机部件数字化对接系统分为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部分,通过分析测量驱动的部件数字化对接装配过程,研究数字化对接实现的关键技术,提出并开发了部件数字化对接支持系统,基于三维模型进行测量方案规划,并基于测量数据进行部件状态的监控和分析,进而实现部件的快速、精确、自动对接。  相似文献   

16.
飞机大部件对接数字化装配技术能适应快速研制和生产及低成本制造的要求,是数字化技术在飞机设计制造过程中更深层次的应用及延伸,实现了飞机总装过程中的数字化、柔性化、信息化、模块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17.
飞机部件对接技术是把构成飞机基本结构的各个部件连接在一起,形成机身、机翼或整个飞机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数控加工技术、激光测量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网络和应用集成技术的迅猛发展,飞机装配由人工装配转化为半自动化、自动化装配。  相似文献   

18.
飞机框式部件柔性装配是实现飞机柔性装配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是数字化技术贯穿于飞机装配的全过程。通过对飞机框式部件的工艺及装配型架制造过程的分析,结合飞机数字化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提出了飞机框式部件柔性装配型架的设计方法。利用孔定位的方式,确定了飞机框上零件的定位分布位置及柔性布局,为飞机框式部件装配提供了柔性化、自动化和敏捷化的制造思路。  相似文献   

19.
飞机总装生产线作为新型生产组织模式,对提高飞机装配效率和质量,满足飞机批量生产要求具有重要作用.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典型飞机总装生产线及其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对飞机数字化总装脉动生产线涉及的大部件数字化对接技术、数字化检测技术、精准移动技术、集成装配平台技术、物料精益配送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为构建适合我国飞机总装配的脉动生产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飞机部件装配数字化柔性工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新一代飞机机身部件数字化、柔性化装配需求,基于柔性工装技术,设计了飞机机身部件数字化柔性装配工装系统.通过研究数字化柔性装配工装及其相关技术,详细设计了柔性工装的机械系统,建立了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工装运动多轴控制系统,开发了柔性工装系统专用的装配数据生成软件.飞机部件装配数字化柔性工装的设计,为在国内推广应用柔性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