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为航空特种焊接技术发展的倡导者,请您介绍一下我国航空特种焊接/连接技术的发展历程. 关桥:航空特种焊接/连接技术体系的发展与我国焊接产业的发展同步.随着军民结合技术的发展,航空特种焊接/连接技术的服务目标早已跨越航空产业的局限.由于这一技术体系所提供的特种焊接/连接方法、及其技术载体-装备所具有的通用性很强,工程应用领域几乎涉猎到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2.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包含了以激光束、电子束和等离子体为热源对材料或构件进行特种加工的各类工艺方法,如焊接、切割、制孔、喷涂、表面改性、刻蚀与精细加工等。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具有常规加工方法无可比拟的特点,并已扩展应用于新型材料的制备领域。高能束热源以其高能量密度、可精密控制的微焦点和高速扫描技术特性,实现对材料和构件的深穿透、高速加热和高速冷却的全方位加工,在高技术领域和国防科技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特种加工方法;针对航空发动机燃油附件的结构特点,结合特种加工在零件中的应用实例,对特种加工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燃油附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航空特种焊接技术体系是航空制造领域中一个重要技术群,是航空材料形成零件和零件成为产品的桥梁,请您简要介绍下国内外航空焊接技术的发展动态和成果应用情况。李晓红:航空特种焊接技术是伴随着航空技术和航空产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国内外为满足先进航空装备对性能提升的要求,在构件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新材料和新结构,这促进了焊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工程陶瓷特种和常规加工技术的开发及应用近况。  相似文献   

6.
特种加工技术在新型发动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新型发动机上常用的几种特种加工技术,如高能束流加工、电加工、磨粒流加工以及特种焊接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梯度功能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综述了梯度功能材料(FGM)的制备技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具体介绍了几种制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方法,包括粉末冶金法、等离子喷涂法、激光熔敷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物理气相法以及自蔓延高温燃烧合成法。从工艺角度分析了各种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并展望了梯度功能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航空特种焊接/连接技术的研究,始终瞄准国际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前沿,也引领着机械制造业中焊接技术的创新发展;同时,航空特种焊接/连接技术的工程应用领域日趋扩大,不断向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部门转移,发挥着更大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超声处理对酚醛树脂及纳米分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研究了超声处理技术对碳纳米粉在酚醛树脂中的分散和对树脂粘度、表面张力及体系电导率的影响,分析了超声空化、声流及激波作用机理,并对分散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AFM方法对分散效果进行了表征,证明超声分散是降低纳米粒子团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梳理了钛合金中厚板制备技术的概况,整理了不同组织类型(等轴、全片层、网篮组织)钛合金中厚板轧制成形过程的控制要点,分析了钛合金中厚板制备技术的现状及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通过梳理近α钛合金、α?+β钛合金和β钛合金的制备工艺,分析板材轧制过程的显微组织和织构特征,对比不同组织类型板材的力学性能,提出了钛合金中厚板析出相、组织、织构及性能的调控方法,阐明了钛合金中厚板制备技术的关键控制要点,剖析了钛合金中厚板产品的现存问题,包括翘曲度问题、残余应力大、超声探伤水平不稳定性等,并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国内钛合金板材制备技术的3项研究重点和2个发展方向,旨在推进钛合金板材关键产品的特种制造和常规产品的标准化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11.
纳米CuO的制备及其对RDX热分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CuCl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全息激光技术的纳米位移传感器。全息激光技术最早广泛应用在CD,DVD等系统中,用以读取光盘信息,并对光盘进行寻迹、聚焦等。文中以采用全息激光技术的全息激光头为核心器件,结合少量光学元件,设计出一种纳米分辨力级位移传感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光吸收原理的BX型粉尘浓度测试仪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X型粉尘浓度测试仪是一种用于测定空气环境中浮游粉尘浓度的专用仪器,主要用于工矿企业、石油化工、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环境保护等部门的粉尘监测。在实际生产及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其它产品无法替代的作用。主要介绍了BX型粉尘浓度测试仪的光学测量原理、光电检测器件的选取原则及与其相匹配的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以及其后续电信号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佳  赵洋 《航空计测技术》1995,15(5):3-5,34
从纳米计量与测试的总体概念出发,参考Tegue等人的文章,综合国内外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并引用我们的科研成果,对纳米计量学与纳米计量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了讨论,讨论的问题包括:如何实现纳米尺度计量;建立纳米参考坐标系;产生纳米精度重复运动;纳米精度传感器与纳米会标参考系建立联系;各种纳米精度测量技术的不确定性限制等。  相似文献   

15.
条码自动识别技术是以计算机、光电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一项综合科学技术,是信息数据自动识别、输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应用,包括条码打印机、扫描器、远程数据采集器、各类耗材在内的条码硬件技术已经日趋成熟.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识别标记,由条码符号和对应字符(包括数字、字母及特殊或专用字符集等)组成,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纳米粉体在烧结初期有2个明显不同的烧结动力学特征阶段:第1阶段粒子间界面扩散引起的纳米粒子重排的扩散蠕变是烧结致密化的主要机理,动力学关系表现为线收缩率与时间呈直线关系,纳米粉体的高烧结性就源于这个阶段;第2阶段的烧结动力学关系则可以用传统的晶界扩散传质致密化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于MBD技术的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大量应用,分析了传统检验模式在MBD技术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基于MBD技术的检验规程,结合实际工作探讨了基于MBD技术编制检验规程的方法,并给出了解决其关键技术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粉末原材料、粒度、形状及粒度组成、粉末化学成分、压制及烧结过程等方面,结合生产实际探讨影响了粉末冶金刹车片硬度及磨损量的因素,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石墨烯/铝复合材料具有强化效率高、强塑性协同提升、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点,有望突破现有金属基复合材料强塑性匹配性差的瓶颈问题,但石墨烯的难于分散是困扰材料制备的重要问题。基于机械球磨工艺的片状粉末冶金技术可以将球状铝粉变成片状,实现石墨烯的均匀分散。本研究通过添加过程控制剂PDMS调控机械球磨过程,制备片状铝粉,结合压力浸渗技术制备0.6%(质量分数)GNPs/6061Al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延长,片状铝粉直径呈先上升后稳定的状态;随过程控制剂黏度上升,片状铝粉直径上升,铝粉片状化效果更明显,同时石墨烯缺陷含量先降低后上升。结合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讨论了材料性能与组织结构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1引言纳米材料由于特殊的表面特性而作为催化剂被广泛地研究。按一定的比例将不同的催化剂进行掺杂混合,有可能获得优于单一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如Cu-Zn纳米催化剂就可替代昂贵的铂或钯催化剂实现对某些有机化合物氢化反应的催化[1]。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过渡金属氧化物[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