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在中国飞机研制中率先采用并行工程和无纸设计技术,首次在中国设计了飞机全机规模电子样机。为我国航空行业由传统的飞机研制模式向飞机数字化设计制造的现代化飞机研制模式的转变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结合国内外先进思想和大型飞机研制的特点,按照模块组织数据,并以CI/CS/ECS三层为核心的产品结构组织方式进行电子数据技术状态管理,使得装机零件按照双重有效性计算的方式得以提取,并将设计发放和配置发放独立开来,实现了两级有效性发往制造厂,保证了设计与制造信息一致。大型飞机电子数据技术状态管理技术简化了技术状态管理的复杂度,增强了设计的可重用性,节约了设计成本,使得设计历史完整、更改可控、可追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并行工程与成熟度的概念以及国内现有飞机设计/制造异地协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VPM的设计/制造并行工程模式,该模式通过成熟度的划分与升降级控制,实现了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与工装设计三者并行协同,从而缩短了整个产品研制周期,并能从根本上解决厂所分离模式下导致的跨平台异构系统间数据迁移所带来的隐患。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从某型号飞机项目电子文件的特点、形成、发放、有效性控制和归档等角度出发,对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化设计和网络发放方式的某型号飞机项目电子文件的档案管理进行了论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某型号飞机项目首创了全数字化设计和网络发放,采用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通过广域协同商务平台(CPC),实现异地、异构的数字化产品数据的查询、传递、归档和管理。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在简化了传统设计和传送方式的同时,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型定义的飞机全三维设计实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全球飞机研制,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最新的在研飞机普遍采用全三维设计技术,彻底取消二维图纸,所有零部件的三维设计作为唯一权威性的数据集,供用户的所有后续环节使用.采用全三维数字化设计方法,通过在线关联设计和并行产品定义,不仅能提高协同效率,而且能摒弃传统设计方法中大量二维图纸,提高了飞机协同设计效率,推动了飞机制造业的数字化变革.采用三维实体数字化模型进行预装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设计错误,提高设计质量,结合设计信息和制造信息,进一步缩短飞机研制周期. 波音公司在梦幻客机787的研制过程中,要求全球合作伙伴采用基于模型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MBD)作为整个飞机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唯一依据,即在虚拟环境中设计、构建和测试787飞机生产前的数字化制造工艺,通过生产现场的网络终端传递制造数据,实现波音787全三维研制,并最终取得了成功[1].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内商用飞机研制和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在探索实施分阶段管控的背景下,国内商用飞机研制程序有待进一步细化和统一认识。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的全面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商用飞机研制模式,归纳梳理了商用飞机研制原则,分析了国际主流商用飞机制造商的研制阶段划分原则和先进方法在商用飞机研制中的应用情况,首次对商用飞机研制分阶段管控进行了定义,并结合现有型号研制经验和实际需求,初步提出了基于门禁管控实施并行工程的商用飞机研制过程模式和模型,对需求确认、方案设计、生产制造、集成验证、运行支持等研制活动的实施时机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门禁评审和研制过程的逻辑关系,希望对商用飞机研制程序细化和实际工作安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飞机柔性装配工装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性工装技术是基于产品数字量尺寸的协调体系,利用可重组的模块化、数字化、自动化工装系统,可以免除或减少设计和制造各种零部件装配的专用固定型架、夹具。因此,通过应用柔性工装可以缩短飞机装配的制造时间,以提高质量,并减少工装数目,实现"一型多用"的制造模式。飞机工艺装备作为保证飞机制造和装配准确度要求的专用设备,在飞机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工艺装备大量采用刚性结构,设计制造周期长、研制成本高、开敞性差、应用单一,难以满足飞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下的研制需求。  相似文献   

8.
在Windchill平台上采用UML定义扩展类和远程方法调用技术(RMI)实现对发放流程的远程控制,最后用Java语言开发了飞机厂所异地数据发放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广域专网对飞机产品数据以EBOM形式实现异地发放,并支持断点续传功能,保证了数据传送的完整性,实现了发放流程异地远程控制,为开展飞机厂所协同研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3.5 强化新的工装研制思想,淡化传统工装研制方法 飞机工艺装备的研制包括工艺装备申请、设计、制造和管理,在传统的飞机制造思想中,工艺装备的研制路线一直是使用单位提申请(包括技术条件)、工装管理部门发指令、工装设计部门设计、工装制造车间制造、交付使用单位使用、工装管理部门进行全寿命管理.  相似文献   

10.
航空工业数字化协同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航空工业领域,飞机的设计制造往往需要几百个单位参与论证、设计、制造、试验、使用、保障及其管理等各项工作,并且制造过程中气动外形要求严格,内部结构复杂,涉及专业面广,设计更改频繁,零件数量巨大,系统布置密集,所以飞机研制是一项技术难度大、研制周期长、协作面广、费用昂贵、管理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在研制基于单片机的智能仪器“导爆索、雷管爆速校准仪”的过程中,引入可编程逻辑器件来处理超过单片机处理能力范围的高速信号,并开发了一套有效结合单片机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空发动机型号装备研制中所提出的寿命指标含义不清晰的问题,基于GJB 451和GJB 451A,梳理分析了与寿命相关的参数,进一步明确了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寿命与故障关系等。分类分析了个体寿命和总体寿命,明确型号装备寿命指标对应的是装备总体寿命指标。对于型号装备耐久寿命的验证,介绍了2种耐久寿命验证试验类型,明确耐久性试验利用极小样本个体寿命鉴定总体寿命的关键在于合理选择经验系数。针对型号装备长期寿命指标缺少有效验证手段的问题,提出了加速寿命试验和加速耐久性试验2种加速验证方式。  相似文献   

13.
投资组合优化选择——收益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投资组合理论,给出了在一定的期望收益条件下,使投资风险达到最小值的数学模型。讨论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核心问题收益率和风险,提出了用时间序列的“局部积分均值”模型估计预期收益率和风险。  相似文献   

14.
英汉礼貌准则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西方语用学和社会学对礼貌的诠释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礼貌的内涵,同时比较了英汉礼貌准则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围绕英汉文化中冲突较大的4种礼貌用语(敬谦辞、称呼语、委婉语、称赞语),结合汉译英翻译实例,探讨了汉英礼貌用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纳米级金刚石系列产品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利用爆炸法合成的纳米级金刚石及其在磨合油、金属修补剂等方面的应用,同时介绍了国外的应用开发情况。  相似文献   

16.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在生产制造、服务及公共事业单位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主要为改善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目的是达到顾客满意;安全管理体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MS)在民航业被强制实施,主要为提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目的是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ALOS)或其以下。本文在简要阐述了TQM与SMS的内涵的基础上,主要对TQM与SMS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理解TQM的思想精髓与理念及其与SMS的联系,有助于民航从业人员对SMS的理解更为清晰、深入,对我国民航业推行SMS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另外,本文还对比研究了在民航业TQM与SMS的差异及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新型粘弹性阻尼器的设计计算及模具设计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某型机相关参数为原始数据走了一个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您对断裂力学的权函数法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研究,所建立的二、三维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权函数求解方法在国际断裂界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该方法在航空领域获得了哪些实际应用?伴随着近年来航空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出现,该方法又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模具行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艰难的2012年即将过去,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持续的欧债危机更使世界市场需求疲软,经济低迷,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也有较大回落,因此模具行业发展也就遇到了很大困难,行业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要差于上年.从总量上来看,2012年发展情况要差于预期,增速再次跌进了个位数,预计将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个低点.  相似文献   

20.
李清 《国际航空》2012,(3):38-41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我们研究航空武器装备发展时,多以国外产品为参照,经常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当我们从“跟踪发展”向“自主创新”跨越的时候,厘清这些发展背后的内在动因和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从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因、基本源泉、发展模式和普遍规律等方面入手,探讨了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