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ADAM5510KW软逻辑控制器搭建了控制平台,通过光电码盘完成了对速度信号的精确采集与存储,并利用PID算法通过对变频器的控制,实现了对电动机的闭环速度控制任务.  相似文献   

2.
基于反馈线性化和变结构控制的速度饱和伺服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姿态角飞行条件下火箭的伺服机构速度饱和非线性特性相当突出,对火箭姿态控制系统稳定性影响很大,利用小扰动理论对其分析起来比较困难。本文采用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对伺服机构的速度饱和数学模型进行了精确线性化,并在此基础上对线性化系统进行了变结构控制设计,得到了具有鲁棒性的非线性伺服系统控制器。最后,通过数字仿真实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欠驱动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的退步控制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敏捷  徐世杰 《宇航学报》2006,27(5):947-951
应用退步控制设计方法研究欠驱动航天器的姿态控制问题。将系统分为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子系统分别进行控制律的设计。首先导出了一种动力学子系统的镇定控制律,以减低失控轴的角速度分量对运动学子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假设这一角速度分量为小量,利用运动学中的角速度交叉耦合项对失控轴的姿态进行控制。通过推导出角速度中间控制律,实现了运动学子系统的镇定,并进一步设计了姿态退步控制律。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推导的控制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唐建  齐瑞云  姜斌 《宇航学报》2022,43(5):649-664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飞行过程中强耦合、强非线性同时要求满足过程约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级联控制方法和控制障碍函数的新型三维制导控制一体化算法。首先通过对速度子系统设计控制障碍函数约束算法来满足飞行器的过程约束要求,然后利用反步法、动态逆控制方法设计其余子系统的控制器,两者共同组成制导控制一体化控制器。考虑到飞行器在上升过程中容易遭遇阵风扰动的问题,设计非线性干扰观测器以增强算法的鲁棒性。最后通过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并且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新算法能够在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过程约束的同时,实现飞行器的三维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5.
刘兴隆  段广仁 《宇航学报》2007,28(4):920-925
主要考虑登月飞行器软着陆控制的问题。制导律和控制器的设计分两步完成。首先,利用一个微分同胚变换和一个非线性输入补偿,可以将登月飞行器的非线性动态模型转换成一个线性系统。然后利用经典最优控制理论中的由拉方程,标准最优制导律的解析解既可给出。第二步,利用日。控制理论,我们设计了一个最优反馈控制器保证了实际系统可以鲁棒渐进追踪最优标准轨道。最后通过仿真,可以看出飞行器实现了软着陆控制,着月速度小于给定值,说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机动再入飞行器的一种预测制导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立伟  荆武兴 《宇航学报》2006,27(12):19-23
研究了机动再人飞行器返回地面固定目标的一种预测制导方法。利用高斯方法解算出再人过程中飞行器需要的最小速度增量,将其转换成速度坐标系下需要的气动力,通过调整其攻角以及侧滑角来达到控制飞行器的目的,从而得到了一种预测制导方法。仿真显示,此算法简单,运算速度快,具有较高的落点精度,且对大气密度的不确定性及导航信息偏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郭建国 《宇航学报》2008,29(5):1505-1508
针对无人自主飞艇上升或下降的速度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自适应动态 逆控制的飞行速度控制设计方法。基于自主飞艇浮力控制系统的配置状况,建立了飞艇飞行 速度的数学模型。引入速度控制系统的参考模型,并利用神经网络学习功能,获得非线性控 制系统的动态逆;通过引入速度误差的非线性补偿项,自适应补偿整个控制系统由于动态特 性变化引起的误差,克服包括参数摄动与外界扰动在内的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实现飞 艇对期望速度的稳定跟踪。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对无人自主飞艇的飞行速 度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从而验证了控制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统的对称三角LFMCW雷达上下扫频配对问题,极容易因错配而产生虚假目标。为了解决对称三角波调制在复杂目标情况下的目标配对难题,文章利用梯形波的调制方式,并结合MTD(动目标检测)技术缩减目标环境,利用恒定频段测得的目标速度实现配对;即创新性地提出采用MTD 恒频速度配对法,对上下扫频信号进行二维FFT显示出动目标,利用同速度通道对单目标配对缩减目标环境,再利用恒频段对信号一维得到的速度信息对同速度通道下的多目标进行配对,同时把恒频段的目标速度作为信息测得的真实速度,提高了目标信息的准确度,从而实现复杂目标环境下的准确配对,获得目标信息。最后,通过检测得到的真实速度,对梯形波的上扫频(或者下扫频)进行速度补偿,以实现目标距离的矫正。仿真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张玉锟  戴金海 《宇航学报》2003,24(1):23-27,37
本文基于带有界干扰的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卫星编队飞行中的相对位置控制问题。首先,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非线性控制律,并使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接着,通过对线性系统状态观测器进行改进,得到了一种非线性速度观测器,观测误差被证明是渐近收敛的。观测器与控制律的结合实现了无速度测量的控制,闭环系统被证明是渐近稳定的。文末的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开发平台,建立了冲压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TLC将仿真模型自动转化成C代码,提高仿真速度。并利用Real—Time Windows Target实现了仿真软件的实时运行。利用该仿真软件,实现了冲压发动机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对冲压发动机的供油控制规律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所采用的控制规律、控制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反作用飞轮是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重要执行元件,速率模式是反作用飞轮一种工作模式,提高飞轮速率模式控制系统的性能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详细讨论了反作用飞轮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反作用飞轮速率模式控制系统设计。实验飞轮运行结果表明,设计的反作用飞轮速率模式控制系统能够抑制飞轮内部干扰和噪声,精确复现速率指令。灵敏度分析证明飞轮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王激扬 《航天控制》2012,30(1):20-22,28
为了解决弹道导弹扰动引力计算精度与速度的矛盾,利用模糊控制的特点,通过对模糊控制器的改进,成功将模糊控制运用于扰动引力的计算。从计算思路、基本点扰动引力的计算、分级模糊控制规则的具体改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运用所提出的模糊控制方法计算得到的扰动引力与真值误差很小,而计算速度远快于分层点质量法等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导弹控制工程的实际问题出发,运用奇异最优控制的基本概念,阐明快速控制奇异状态等价线性最优控制原理。 通过奇异最优调节器的设计,解决了导弹Bang-Bang Control(简称BBC)进入奇异区必须转换所带来的设计困难。快速控制与奇异最优控制相结合——双模控制体制,降低了系统灵敏度,极大地提高了系统鲁棒性,并具有优良工程特性,为导弹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通过CSCAD仿真计算,获得了满意的工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合论述了在导弹控制工程中采用快速控制所带来的实际问题——即“Bang—Bang Control”(简称BBC)灵敏度问题,并对开环、闭环控制的BBC灵敏度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得出在导弹控制工程中,采用快速控制的同时,提高控制系统鲁棒性的几种工程技术途径。 通过某型导弹高度控制系统设计,弹道仿真计算,成功地解决了这类问题,获得良好的工程鲁棒性,为快速控制理论在导弹控制工程应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一种CDC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了一种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组成、原理。该系统采和光电编码器作为速度检测传感器,控制方式采用PID数字控制,控制输出采用PWM数字信号至驱动电路对电机调速。本文给出了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6.
黄敏超  刘昆  张育林 《上海航天》2002,19(6):7-9,28
针对分级燃烧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启动过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变结构控制系统。将启动过程的控制量分解为期望控制输入和随机反馈控制输入,后者由变结构控制来确定。选择发动机涡轮泵转速,预燃室和燃烧室压力作为跟踪状态变量构造线性切换函数,采用分段的等速趋近率实现滑动模态控制。这种变结构控制结构简单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使发动机启动过程的稳定性增强,仿真研究验证了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孟繁卿  田康生 《宇航学报》2020,41(4):419-428
针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利用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经典控制律中倾侧角对飞行速度、飞行高度、过程约束的影响。在平衡滑翔条件下,通过理论推导得出飞行速度、飞行高度、过程约束与倾侧角之间的解析式。仿真结果表明,理论推导的解析式具有较高的精度,解析解可以表征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和过程约束的变化规律。初始速度相同时,倾侧角越大,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热流密度下降越快,动压和过载越大。在跳跃滑翔条件下,初始速度相同时,倾侧角越大,飞行速度下降越快,飞行高度和过程约束的波动变化幅度越小。  相似文献   

18.
周敏  周凤岐  周军  郭建国 《宇航学报》2022,43(3):271-281
基于变质心附加惯量消旋、质量矩姿控、操稳性能调控三种控制模式对变质心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详细分析了变质心高速飞行器所面临的动力学建模、制导控制、执行机构设计研制和系统仿真评估四方面的关键控制问题.最后,对变质心高速飞行器发展趋势和未来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一种实用的高速数据采集记录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该系统中各主要模块的功能与设计思路,讨论高速数据存储模块的设计,控制调度流程与高速数字电路设计相关处理方法。针对高速与大容量的数据采集特点,提出用存储速率受限的FLASH芯片来实现高速、大容量数据采集记录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直/气复合控制导弹的模型预测和自抗扰姿态控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永涛  王宇航  姚郁 《宇航学报》2015,36(12):1373-1383
针对直/气复合控制导弹姿态控制系统的特点,提出将非线性模型预测方法与自抗扰控制方法结合的姿态控制策略,设计姿控脉冲发动机阵列点火逻辑,在分析直接侧向力有限约束集的基础上提出直/气复合控制导弹姿态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给出的复合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抑制外部干扰和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显著加快拦截导弹的过载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