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空工业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挂牌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成立暨挂牌仪式,分别于9月11日和12日在哈尔滨市和沈阳市举行。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是在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和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的基础上合并组建的,目的是加快空气动力专业技术发展,提高航空空气动力学科研水平,以满足国防科研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需要。成立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有利于集中现有科研力量和资金物力,实现优化配置,提高空气动力研究院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对探索今后航空工业结构调整方向,为中国空气动力事业乃至整个航空工业在国际竞…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关于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总体要求和结合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结构调整总体布局 ,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同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联合重组成立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于 2000年 7月 26日正式宣告成立。 新组建的研究院共有员工 850人,科技人员 600名,其中研究员 31人,副高级技术人员 150人,工程师 300人。 1982年获得空气动力学专业工学硕士的招生培养权。 1997年通过了 ISO- 9001质量认证和国家军用标准( GJB/Z9001- 96)质量保证体系认证。 空气动力研究院拥有十分雄厚的技术实力,集高低速空气动力实验、飞机先进气…  相似文献   

3.
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简称"中航工业气动院")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2000年由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和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合并组建。中航工业气动院作为中国航空工业唯一的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单位,主要从事航空气动力基础技术与应用研究、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技术研究、CFD技术研究与应用、风洞试验技术研究,以及专用试验设备、设施的研制与建设。现有高低速风洞7座,其中FL-2高速风洞和FL-8低速风洞是主力生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成立两周年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从提高认识、调整结构、建章立制、培养人才、科研生产几方面说明了气动院合并重组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十五、工艺研究工作在五十年代,苏联有一个航空材料研究院(BNAM)和一个航空工艺研究院(HNAT),因此,我们在航空工业初创后不久,也相应地成立了研究所,从事航空热、冷加工工艺的研究。随后在几次航空工艺技术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也多次强调了要形成工艺网点。不少  相似文献   

6.
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LiaoningGeneralAviationAcademy,简称LGAA)成立于2011年2月,是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属独立法人事业单位,是依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由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航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组建的开放式通用航空科研机构。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将起到迅速聚集通航资源,充分发挥辽宁航空产业资源优势,推动辽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1年 5月28日至 6月 9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三○三研究所的唐辉民副所长和郁韶深高工与中航一集团国际合作部的邹剑峰经理作为中国航空研究院代表团的第三组访问了俄罗斯有关航空工艺材料研究生产单位。参观访问了俄罗斯航空材料研究院(ВИАМ)、航空工艺研究院(НИАТ)。单独与俄罗斯沃斯霍德机械厂(ПМЗВосход)的领导和专家举行了会谈,还参观访问了俄罗斯航空仪表工艺研究院(НИТИ),与该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举行了会谈。   三○三所与上述两个单位的会谈是友好和富有成效的,达到了增进友谊、加强了解和促进合…  相似文献   

8.
《航空制造技术》第三届编委会成立大会于 2 0 0 0年 11月 7日在广东珠海市召开。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谢友柏在内的来自航空、航天集团各大厂所院校的新一届编委参加了会议。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航空工业制造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航空制造技术杂志社总编辑孙凯生主持 ,中国航空工业制造工程研究所所长、编委会副主任郭恩明致开幕词。科技发展部傅宽代表集团公司向成立大会表示祝贺。与会领导及编委肯定了近年来《航空制造技术》在航空行业科技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 ,对杂志社今后的工…  相似文献   

9.
<正>中航工业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于2004年3月由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七研究所和苏州长风有限责任公司整合成立,在无锡和苏州分设研发中心和生产试验基地,是集机载雷达、显示器等航空电子设备研发、试验、制造为一体的科技先导型研究院,业务范围覆盖了政府系统和商用系统两大领域,涉及综合监视系统、机载雷达、座舱显示器、广播电视网络传输设备、专用传感器件等众多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由德国宇航院哥延根空气动力研究所(DLR)引进了校准箱设备,在FL-8风洞开展了校准箱试验技术研究。本文针对在校准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迷宫密封装置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试验过程中的应用加以讨论.阐述了迷宫密封在消除高压供气对校准测力干扰中的作用,同时也表明合理可靠的密封是获得高精度测力数据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中航工业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于2004年3月由中国航空工业第六O七研究所和苏州长风有限责任公司整合成立,在无锡和苏州分设研发中心和生产试验基地,是集机载雷达、显示器等航空电子设备研发、试验、制造为一体的科技先导型研究院,业务范围覆盖了政府系统和商用系统两大领域,涉及综合监视系统、机载雷达、座舱显示器、广播电视网络传输设备、专用传感器件等众多产品。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空工业制造工程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航空制造技术研究和工艺装备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所 ,也是全国著名的机电产品技术开发中心。该所此次参加珠海第三届中国国际航展的主要单位有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数控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树脂基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集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和离子束及等离子加工技术于一体 ,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三束加工技术的研究单位 ,目前实验室的总体综合实力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月17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六西格玛培训中心在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揭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六西格玛管理推进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史坚忠出席了揭牌仪式。中航二集团质量监督部部长范岳明宣读了集团公司关于成立“中国航空工业第二  相似文献   

14.
<正>五年来,中航工业按照中央关于推进航空工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肩负"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神圣使命,深刻把握世界航空工业发展的科学规律,确立并全面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建设"新航空、大航空、强航空"的道路,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2008年,中央决定对中国航空工业实施战略性重组,新组建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于2008年11月6日注册成立。五年来,中航工业按照中央关于推进航空工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肩负"航空报国、强军  相似文献   

15.
航空研究所转制调整与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工业科技体制改革正处在关键启动时期,航空研究所面临重大转制调整与改革。本文对合理确定航空研究所企业化转制、保留航空科研能力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航空研究所调整与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一航雷达电子设备研究院(以下简称雷电院)是在2004年3月26日按照国防科工委关于调整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的总体部署,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能力,由中国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和苏州长风有限责任公司整合而成。这是中国一航在实施"整合、凝聚、创新、卓越"大集团战略中对航空电子产品结构作出的重要调整,是实现强强联合,优化资源.提高实力,做强主业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为雷电院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试飞员学院于1994年4月1日正式在西安的阎良成立。 中国试飞员学院,内称西北工业大学试飞员学院,适应国家发展航空工业的急需,经国家教委批准,以培养高层次新一代试飞员和试飞工程师为宗旨的高等教育机构;它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依托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和西北工业大学的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 中国试飞员学院的诞生,是推动和促进航空高科技高速度发展的重大举措,不仅对航空工业和航空教育,而且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18.
吴大观(1916-2009),江苏镇江人,航空发动机专家,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1944年赴美国学习,先后在莱可敏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和普拉特惠特尼公司实习,1947年回国。建国后,吴大观历任重工业部航空工业管理局科长、处长,沈阳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设计室主任、总工程师,中国航空研究院发动机研究所副所长,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央关于“吸收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加速航空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指示,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CATIC)于1979年1月21日成立,主要从事航空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至今已有20年了。20年来,中航技总公认真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坚持为航空工业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航空为本,工贸结台”的发展方针和“集团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以实力雄厚的航空工业为后盾,将本企业定位为“航空工业中的外贸企业,外贸行业中的航空企业”,充分发挥航空工业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的主窗口、主渠道作用,在进出曰和…  相似文献   

20.
彭健 《国际航空》2010,(5):31-32
我国航空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大量新型号的并行开发考验着我国的航空基础技术能力。中航工业集团改革重组后成立了基础技术研究院,它将致力于突破关键技术,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体系,支撑和引领航空工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