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承建的“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国防科工委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坐落在北京东郊八里桥航空工艺研究所内,1995年11月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向国内外开放。高能束流加...  相似文献   

2.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以高能量密度束流为热源与材料作用,从而实现材料的去除、连接、生长和改性,已成为航空制造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1993年4月批准立项,1996年3月批复运行,现拥有研究人员60余人。实验室现主要围绕新材料、新结构的激光、电子束、离子束及等离子体加工技术和关键装备技术等开展研究,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优势,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在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原有激光、电子束和等离子加工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于1995年11月正式投入运行,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1名,研究生12名,国内外客座教授和顾问29人。研究室研究专业涵盖了激光、电子束、等离子及离子束等高能束流加工技术的多个学科,承担了激光、电的制备技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解决再铸层、微裂纹及加工效率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激光焊接(激光复合热源焊接)、切割。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空航天用钛、铝合金及新型材料的激光焊接技术;激光焊接接头力学行为及…  相似文献   

4.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联合管理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1993年4月经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立项建设,1996年3月正式批复投入运行.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突出原始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注重引进、消化与吸收,与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相呼应,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和具有综合优势的人才队伍;开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前沿探索研究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力争成为国际先进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5.
当前,以高能束流(激光束、电子束、等离子或离子束)为热源而开展的金属、非金属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高能束流增材制造不仅能够大大减少制造工序、缩短生产周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等,而且成为航空航天、医疗卫生等行业快速验证优化设计、快速响应制造的强有力技术手段。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具有较完整的高能束流增材制造专业体系。近日,本刊记者就一些热点问题采访了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高能束流特种加工及快速制造学术带头人巩水利研究员。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及实验室如何加强预先研究,促进成果应用与转化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及实验室如何加强预先研究,促进成果应用与转化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作为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请您介绍一下"三束"技术及其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发展前景. 董闯:"三束"指激光、电子、离子三种载能束.三束材料改性是将近代物理学的新技术引入材料科学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综合学科,利用这些高能载能束流可实施材料的高效制备、加工和改性处理,为先进制造业提供新材料和新技术,具有绿色制造的特点,既有基础研究意义,也有工业应用背景.这类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受到了广泛关注,三束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在一批具有远见的老一辈科学家的倡议下,于1988年5月开始筹建,1991年10月正式运行.三束材料改性技术能够实现常规手段不能达到的材料性能,这在航空制造领域尤其重要,如可以通过三束实施合金表面强化处理乃至进行复杂部件的成形加工,我国因此建设了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就是侧重于发挥三束技术的制造优势.  相似文献   

9.
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杨福兴,吴明根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开始筹建,并于1995年9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目前已投入正常运转。该实验室是超精密加工专业实验室,主要任务是从事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在京通过正式验收以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彦仲为主任的13人验收委员会在六二五所对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进行了验收。经过充分讨论,验收委员会认为,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原有设施基础上,通过自行研制和引进国外先进...  相似文献   

11.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成立55年,始终致力于对航空制造技术研究和专用装备开发应用工作,已获得相关国防专利、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多次荣获国防科技进步奖、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作为全国唯一的航空工艺研究所在航空专用装备研制上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的航空综合环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挂靠在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是航空行业唯一从事环境与可靠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环境工程和试验技术、可靠性工程和试验技术、环境测量分析和预计技术、电磁环境效应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工作,同时为各行业提供了大量的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实验室的环境试验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可进行的环境试验包括温度、湿  相似文献   

13.
目前 ,国内数控机床市场中 ,国内企业占有份额不到 30 % ,主要集中在经济型和三坐标以下普通数控机床等产品领域 ,而高档数控机床 ,特别是五坐标联动大型数控机床的市场份额为国外品牌所占领。专家指出 ,入世后 ,在高档数控机床领域国内企业将再次面临国外产品的新一轮冲击。中国航空工业制造工程研究所作为航空工业唯一的工艺研究所 ,建有航空数控制造技术科技重点实验室 ,在多坐标数控加工工艺研究和数控设备设计制造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从 80年代开始 ,就与法国FOREST -LINE公司合作生产了多系列、多品种的航空用三、四…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能束焊接、高能束快速成形及高能束表面加工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概述并归纳当前的技术现状及应用,结合现代航空技术对制造工艺提出的新要求,阐述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在航空制造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工技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加工技术",它是当今制造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并将为材料加工和制造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具有常规加工方法无可比拟的特点,在航空领域,高能束流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系中航工业所属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研究所,是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精密制造技术航空重点实验室和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主要承担航空机载设备精密制造和精密检测技术及其设备的研制和开发。研究所在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设备,惯导测试与运动仿真技术与设备,数控三坐标测量机技术与设备,精密检测技术与设备,环境试验技术与设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月14日,中航第一集团公司组织召开了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验收会议。在2002年11月23日实验室建设项目竣工评审的基础上,验收委员会听取了实验室建设总结报告和专家评估报告,查验了安全、消防、环保、卫生等各专家组评估意见,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已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具备集团级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符合验收大纲的各项要求,同意验收。建议批准该实验室投入正式运行。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通过验收$303所综合室  相似文献   

18.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是由物理科学、机械与制造科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和材料科学等多学科融合发展起来的高智能、高柔性、低能耗、高清洁的先进制造技术,是21世纪最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1-2].高能束流是指在自由空间可定向传输的高能量密度的束流,如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及等离子体等.高能束流加工技术是指利用高能束流使材料产生加热、熔化、气化、等离子体等物理现象而达到对材料进行去除、连接、生长和改性等目的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高能束流加工技术的主要特点有:多尺度、选择性、非接触、三维高精密、灵活性强、材料适应性强,可实现极端条件制造.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辅机学组主办,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协办的“航空机载设备先进制造技术学术交流会暨高层论坛”,于5月13日~15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会议由航空学会理事王志标任会议主席,由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辅机学组副组长满庆丰任主持人,由学组秘书郁韶琛担任会议秘书。参加会议的有航空一、二集团所属20余个单位和有关大学的代表45人。本次会议分为高层论坛和论文交流两个板块。高层论坛邀请了中国一航科技发展部和机载部的有关技术主管、一航雷电院、一…  相似文献   

20.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被誉为本世纪先进制造技术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已经应用到焊接、表面工程和快速制造等方面,在航空、航天、船舶、兵器、交通、医疗等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