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90篇
航空   1083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91篇
航天   9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为验证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传热传质类比是否有效,应用CFD模拟方法分析了密度比(Rd)为1.5和2.5、吹风比为0.5和1.5工况下的平板双射流气膜冷却结构。双射流孔间流向距离(Ds/d)为3.0,横向距离(Dp/d)为1.0。通过传热和传质方法分别得到了气膜冷却效率。分析结果表明:传质方法与传热方法所获得的气膜冷却效率结果差距较小,二者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流体的热导率。  相似文献   
992.
<正>飞机结冰是导致飞行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防冰系统的设计已成为飞机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飞机获得安全性能的同时,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用于防冰系统,对商用飞机来讲,目前广泛应用于机翼、发动机唇口部位的是热气防冰系统。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机翼防冰系统,即从发动机引入高温高压气体,这些热气经由一系列分布在笛形管上的射流孔喷至防冰区域,笛形管安装在机翼前缘的防冰腔内。  相似文献   
993.
大小孔交替排列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大小气膜孔交替排列(均匀排列的圆柱形单孔两侧分别开设一个平行的小孔)情况下的流动和换热,并与常规的圆柱形单孔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大小气膜孔交替排列提高冷效的机理,研究大小孔的孔径比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在圆柱形单孔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平行的辅助小孔,大小孔冷气射流的肾形涡相互干涉,导致主气膜孔下游的肾形涡的尺度和强度与圆柱形单孔相比均有明显降低,气膜冷却效果明显改善.相同冷气量下,小孔孔径越大,分配的冷气流量越大,对主孔冷气射流的干涉作用越强,气膜冷却效果改善越明显;当小孔孔径d2=4mm时,气膜冷却结构类似常规的离散圆柱形气膜孔,气膜冷却效果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994.
当量加速试验条件下铝合金腐蚀形态演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了工程结构的腐蚀形貌变化规律,这对于其剩余强度及寿命评估十分重要.根据实际环境数据编制的当量加速腐蚀试验谱,实验室条件下加速腐蚀约7 d与外场暴露1 a相当,对2806铝合金包铝材料进行当量11 a的腐蚀试验;采用KH-7700三维显微镜对腐蚀损伤进行观察和测量;用深度c,宽度2a,无量纲的斜率比AR和Are-Box(AB)等参数作为腐蚀损伤的表征量,得到了备表征量随腐蚀时间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995.
姚玉  张靖周  何飞  郭文 《航空学报》2010,31(7):1312-1317
 运用RNG湍流模型对具有气膜冷却的涡轮叶栅通道内部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在叶栅通道主流入口雷诺数Re=4×105~6×105和二次流吹风比M=0.5~3.0范围内,沿吸力面3个典型弦向位置处(分别对应叶栅通道喉部上游、喉部和喉部下游)开设收敛缝形孔对叶栅通道损失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冷气喷射仅对孔附近区域的压力系数产生影响;位于喉部上游位置收敛缝形孔的能量损失及总压损失系数最低,大部分工况中位于喉部下游位置收敛缝形孔的损失系数最高;与圆形孔相比,位于喉部上游位置收敛缝形孔既具有好的冷却效率又具有低的损失系数。  相似文献   
996.
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气膜孔内的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气膜孔内雷诺数(Re=10 000~50 000)、气膜孔倾角(α=20°~40°)及长径比(l/d=4~6)对气膜孔内部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在研究参数范围内,结果表明:①气膜孔内表面传热系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强;②增大孔倾角,气膜孔进口附近的表面传热系数有较大幅度的提高;③气膜孔内周向平均表面传热系数沿程呈单调下降的趋势,在小长径比下气膜孔内总体平均表面传热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采用数值计算手段,模拟普通的圆柱形单孔结构和小孔辅助射流结构在不同吹风比下的流动和换热,侧重通过直观演示气膜孔下游反向对旋涡对(肾形涡)的生成、发展以及相互作用过程,揭示小孔辅助射流改善气膜冷却效果的机理。结果表明:与单孔结构相比,小孔辅助射流结构,由于小孔射流的干涉作用,主孔射流形成的肾形涡的尺度和强度均有较大程度的减小,冷气射流与主流的掺混减弱,对冷气的向上抬升作用减小,避免了冷气穿透主流脱离壁面,大大提高冷效。随着吹风比的增加,与圆柱形单孔相比,气膜冷却效果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涡轮叶栅端壁上游不同气膜冷却结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吹风比情况下,涡轮叶栅端壁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圆柱型孔冷气射流在孔下游与主流相互作用形成一对转动方向相反的耦合涡,对涡轮叶栅端壁的气膜冷却效果不利。前向扩张孔降低了孔下游耦合涡的强度,对涡轮叶栅端壁总体气膜冷却效率要优于圆柱型孔。前向扩张缝结构增大了射流宽度,冷却了孔间端壁,对涡轮叶栅端壁总体气膜冷却效率要优于圆柱型孔和前向扩张孔。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大涡模拟分析气膜冷却的湍流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宁  孙纪宁 《航空动力学报》2010,25(9):1971-1977
用大涡模拟考察了单孔平板气膜冷却的湍流场,气膜孔沿流向倾斜30°,气膜出流的雷诺数为2600,吹风比为0.5.计算结果表明:①气膜孔内的流动分离增加了湍流动能,导致气膜冷却效率的降低,在设计中要尽量避免或减少流动分离;②与射流侧向扩展有关的涡黏性系数在气膜孔两侧存在峰值,而采用各向同性的湍流模型预测气膜冷却时,涡黏性系数的峰值出现在射流与主流的剪切区,因此会高估射流的垂直穿透而低估射流的侧向扩展;③可以用大涡模拟辅助建立各向异性的湍流模型,以便提高湍流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00.
驻涡燃烧室掺混孔对流量分配及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值模拟了三种不同掺混孔面积对二元模型驻涡燃烧室试验器流量分配的影响,并在进口马赫数约为0.3、进口温度约为540 K工况条件下,分别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总压损失、贫熄边界和燃烧效率.研究表明:掺混孔面积对流量分配影响较大,在本试验条件下,掺混孔面积较大的驻涡燃烧室试验器的燃烧性能优于其余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