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46篇
航空   512篇
航天技术   176篇
综合类   86篇
航天   2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分析物流系统实施柔性管理的必要性,并对物流系统柔性管理模式的建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2.
简述了毫米波柔性电缆组件的设计,给出了自行研制的2.4mm连接器柔性电缆组件在(26.5~36)GHz频率范围内电压驻波比、插入损耗等的测试结果。表明其达到了预期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93.
带梁式伸展附件航天器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带梁式伸展附件航天器动力学分析朱桂东,王本利,邵成勋(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与力学系,150001)关键词航天器动力学,伸展,柔性附件引言大型柔性可展开航天结构已被广泛地应用,并且向着大型化、轻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目前可展开航天结构主要有三种:弹出...  相似文献   
994.
柔性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永恒 《航空学报》1994,15(4):468-471
提出了柔性决策的思想,并对决策科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为解决柔性决策问题,提出了极大-极小方法、人机交互方法和集包含方法。  相似文献   
995.
一种带帆板挠性的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一种卫星太阳帆板结构挠性对姿态控制系统稳定性影响的问题;给出了带挠性的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减小挠性对卫星姿态稳定性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安装在柔性基座上的空间机械臂运动过程中的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主动阻尼控制方案;利用参数辨识,给出了惯性矩阵估计值的显式表达式,并且在基座振动抑制控制律中加入了基座位移补偿项。对平面二连杆柔性基座机械臂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原始的主动阻尼控制虽然能够保证在机械臂运动过程中基座的振动抑振,但机械臂轨迹跟踪误差收敛较慢,改进后的控制律能够更快地缩小轨迹跟踪误差,整体的基座抑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97.
苑伟政  胡晓江 《航空学报》1997,18(5):637-638
利用电流变液体阻尼阀效应设计了原型电流变柔性微致动器,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进行了柔性微致动器致动过程实验研究和三维致动过程的计算机图形仿真,并对电流变柔性微致动过程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98.
柔性后缘可变形机翼气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后缘主动变弯度技术的机翼能够改善飞行器的气动性能,其气动特性的研究对于未来可变形机翼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柔性后缘可连续变弯度二元机翼为研究对象,在Fluent计算平台上采用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Spalart-Allmaras(S-A)湍流模型进行气动力数值研究,从压力分布、流场结构和机翼变形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可变形机翼的气动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可变形机翼升力线斜率和最大升力系数与常规带简单襟翼的机翼基本一致,但失速攻角较小;在失速之前,可变形机翼具有较高的升力系数和升阻比,但同时产生较大的低头力矩。柔性后缘下偏到一定角度可以抑制后缘涡的前传,在失速后升力系数出现缓慢上升,增大了有效攻角的范围,具有较好的失速特性。   相似文献   
999.
提高增压比是未来涡扇发动机实现低耗油率需求的关键途径,而级数少、重量轻、长度短的高负荷轴流增压系统一直是研究重点。小展弦比复合掠弯能够有效控制超声速流动损失以及大折转角下的流动分离,是高负荷设计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在大前掠带箍风扇基础上,开展了高负荷两级风扇超跨声速级间流动匹配研究,发展了全新的小展弦比、三维掠弯设计方法;基于试验结果完成了一维、二维特性模型修正,采用优化方法建立了全工况性能匹配调节规律,并完成了优化调节试验验证。以此为基础,为进一步提高负荷,开展小展弦比串列叶片前段减速增压、后段折转增压概念原理设计和试验验证;运用数值模拟方式进行了动叶自循环吸附验证;完成了低反力度气动布局设计和静叶吸附的试验验证。最后,初步讨论了可变流量Flade叶片构型面临的高效率全超声速动叶设计、环内壁低损失超声速流动控制等技术挑战,以及柔性叶片和智能材料相融合的造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为满足飞机制造过程中整机全姿态的补铆、涂胶等装配工作需求,需对整机执行全姿态翻转.传统翻转工装存在翻转精度差、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工装复用性低等缺点.因此,基于整机全姿态翻转工序,研究并实现一种整机全姿态柔性翻转工装.以分体式龙门结构,通用固持接头及自动变位控制系统实现对飞机整机的360°柔性翻转.通过调整分体龙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