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75篇
航空   349篇
航天技术   86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1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1.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单晶Si(100)上制备LiCoO_2薄膜并选择不同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和退火气氛对薄膜进行热处理,研究不同退火条件对LiCoO_2薄膜形貌、组成、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过程将LiCoO_2薄膜表面粗糙度从11.63 nm降低至6.13 nm,且退火气氛对LiCoO_2薄膜表面形貌影响最大;LiCoO_2薄膜退火产生Li_2O、CoO、Co_3O_4等副产物,薄膜组成被破坏;任一退火条件均能使LiCoO_2薄膜结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0 nm,退火温度对LiCoO_2薄膜晶粒尺寸和残余应力影响最大;LiCoO_2薄膜退火后,其硬度H、杨氏模量Er增大一个数量级,最优退火工艺下(600℃,60 min,纯O_2气氛),H~3/E_r~2比例为0.03 GPa,抵抗塑性变形能力好。  相似文献   
112.
超燃冲压发动机温度及热流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量超燃冲压发动机内部温度及热流场可以为表征、评估、优化其工作状态与性能提供重要支撑。本文综述了可用于发动机温度及热流测量的接触式(铠装及薄膜式)传感器、非接触式(光电及辐射式)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特点。重点介绍了薄膜式热电偶及热流计的发展趋势以及在高温瞬时测量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对超燃冲压发动机温度及热流测量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3.
为实现高温条件下发动机内部部件的温度测试,研制了1种耐温1500℃的高温包覆热电偶。通过对其进行结构设计、材料选取、包覆工艺的研究,确定了1500℃高温包覆热电偶的材料及制作方法。通过耐高温试验、绝缘电阻试验、相容性试验及检定校准与验证,证明了1500℃高温包覆热电偶的发动机测温工程实用性。将包覆热电偶使用温度提高到1500℃,可以部分代替铠装热电偶,解决发动机内部一些高温部件和复杂结构细径铠装热电偶无法测量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4.
超音速射流气膜冷却效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维平板模型高速导弹头罩上的探测窗口,用电加温产生的热气流模拟导弹飞行时的气动加热,对采用气膜邓控制导弹探测窗口温度的效果及规律进行了研究。着重探讨了气膜冷却临界长度LC与气膜冷却有效度η随射流缝高S,喷射率λ及主射流夹角α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总结出一个相关参数及一些经验公式。研究结果与国外有关文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5.
(001)SiO2衬底上LiNbO3光波导薄膜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脉冲激光淀积技术,在(001)取向的SiO2衬底上制备了LiNbO3薄膜。为了防止淀积过程缺氧,往淀积腔内充入10~15Pa的流动氧气,淀积速度0.3~1.0nm/min,淀积时间1h,淀积结束后,充入0.6Pa的氧气,在650℃保温0.5h。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LiNbO3薄膜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LiNbO3薄膜具有(012),(024)典型的LiNbO3粉末晶体衍射峰,薄膜成分晶体结构比较纯净,而且薄膜表面光滑。利用棱镜耦合法将波长为0.638μm的激光束耦合到LiNbO3薄膜中,观察到LiNbO3薄膜具有较好的光波导性能,可望应用于非线性光学器件  相似文献   
116.
本文用化学沉积法和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太阳能电池用半导体薄膜硫化镉(CdS),对成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化学沉积CdS质量较好,沉积速度较慢,受pH的影响较大,且水浴容器壁上沉积有大量的CdS膜。电化学沉积CdS的电流密度在0.5~2.5 m A/cm 2 的范围内,沉积速度快,材料消耗少,但是对电流密度过于敏感,成膜参数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7.
本文作者所设计的实验是利用光学中全反射衰减特性方法测量在介质上蒸镀的金属薄膜的厚度和各种频率下的复介电常数等物理性质,它可以精确测定100~1000范围内金属膜层的厚度和ε(ω)值,以及一些其它性质,是研究固体表面物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18.
针对可折叠薄膜航天器的特点和设计需求,设计一种由杆件、弦绳、薄膜构成的新型可折叠/展开的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可折叠张拉整体-薄膜系统。杆件可以提供充足的系统刚度,通过控制弦绳拉力可实现系统形态变化和形态控制,薄膜折叠技术可明显减小系统折叠形态的外形尺寸。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于描述系统运动中的几何非线性特性和薄膜折叠/展开过程中的材料非线性特性。基于准静态控制和H控制方法设计一种系统形态展开组合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在系统预应力构型发生切换的情况下实现系统形态展开,并且在展开形态下快速稳定系统并抑制系统振动。  相似文献   
119.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已安装的表面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特性的新方法。用一种叫做回路电流阶跃响应(LCSR)实验的方法在现场测试已安装的表面温度传感器(如表面热电偶等)的暂态响应。方法是用电流加热传感器。测量电流断开后传感器的暂态响应。把该暂志响应分析用数学方法转换成传感器对被测物体表面温度变化时的响应。并且给出了已安装的表面热电偶的响应时间,对表面热电偶传感器用阶跃热流实验验证了该方法。一般来讲,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在现场测试已安装的表面热电偶的响应时间的手段。另外本文还分析了影响表面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的各种因素(如设计情况、安装条件等)。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