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31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民航学院5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中,被大家称为最具创意、具有标志意义的一项活动--21世纪民航教育国际论坛倍受瞩目。9月22日,10余所世界民航高校与近20家知名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的代表聚会民航学院,共同探讨21世纪民航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为未来的民航发展做出贡献这一重大课题。国际民航组织(ICAO)、国际航协(IATA)、欧盟(EU)、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波音、空客、罗·罗发动机、IAE发动机公司、时训公司、美联航、美利坚航、FRASCA模拟机、加拿大航空公司、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22.
论述了相探阵雷达的基本原理及其抗干扰优势,讨论了截获相控阵雷达信号的可能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相控阵雷达波束扫描速度快、扫描时波束展宽等特性,提出几种能对相控阵雷达处于搜索状态时实施有效侦察、识别的方法,并在计算机上进行进行了模拟仿真。  相似文献   
23.
为了提高飞机结构件数控工艺业务过程管理水平,保障数控加工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并实现工艺数据的有效组织和重用,通过分析飞机结构件的特点及生产车间工艺管理现状,提出了新的工艺业务管理模式,建立了数控工艺业务管理平台。该平台研究了项目管理、任务管理、工艺业务过程管理和工艺数据管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工艺业务过程的高效控制和有序管理。  相似文献   
24.
C/C复合材料预制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C复合材料是航空航天领域重要的热结构材料,碳纤维预制体是其最主要的基础技术之一,决定着C/C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刺毡、细编穿刺预制体和轴棒编织预制体等C/C预制体,对比了不同预制体的工艺方法、性能和应用特点。针刺毡预制体由于成本低、烧蚀均匀等特点,广泛应用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和飞机刹车盘领域;细编穿刺预制体具有纤维体积含量高、致密化周期短和烧蚀率低等特点,应用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喉衬;轴棒编织预制体由于织物中70%以上纤维垂直于燃气流方向,提高了材料的抗烧蚀性能,适于制造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针对国内预制体的研究状况,提出了要加强预制体的孔隙结构、纤维排布等对C/C复合材料的力学、热物理学以及后续致密化工艺影响的研究,更好地促进预制体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C/C复合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25.
对相控阵雷达的侦察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相控阵雷达的基本原理及其抗干扰优势 ,讨论了截获相控阵雷达信号的可能性。然后在此基础上 ,利用相控阵雷达波束扫描速度快、扫描时波束展宽等特性 ,提出几种能对相控阵雷达处于搜索状态时实施有效侦察、识别的方法 ,并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模拟仿真  相似文献   
26.
万户春灯报元夜,一日瑞雪兆丰年。正当人民群众阖家团聚,欢度元宵佳节的时候,一场56年来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沈阳,从3月4日凌晨3:40分开始至5日早晨5:10分,狂风暴雪持续了25小时  相似文献   
27.
侧风条件下短舱进气道地面涡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起飞状态下进气道地面涡的形成与发展规律,针对缩比的短舱进气道模型进行了3维数值仿真,分析了来流速度和短舱进气道距地面高度对地面涡的影响,得到了地面涡的特点以及对进气道流场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侧风来流速度越低,越容易形成地面涡,随着侧风来流速度的增高,地面涡会消失;短舱进气道距地面高度越低,越容易形成地面涡,地面涡的环量越大;地面涡的形成会增大进气道出口截面的流场畸变程度,短舱进气道距地面高度对畸变的影响很小,畸变主要受侧风来流速度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侧风条件下地面涡的分界线方程,可作为是否存在地面涡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28.
工作于低频波段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信号会受到电离层的显著影响,因此在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相应的补偿方法。基于此,首先开展了适用于低频大宽带SAR模式的电离层影响评估研究,建立了基于勒让德展开的五阶误差分析模型,可有效解决传统模型各阶次耦合问题。其次,针对背景电离层色散问题,开展了基于双频自聚焦算法的补偿研究,利用ALOS PALSAR数据进行了半物理仿真验证,电离层反演精度优于0.4TECU,可有效提升图像聚焦质量;针对法拉第旋转角误差,利用ALOS PALSAR回波散射矩阵信息开展了补偿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官网提供的补偿参数,误差可进一步降低27%。上述基于回波数据本身的补偿研究,可避免第三方数据精度差、分辨率低、需地面接收机、传播路径不一致等问题,同时降低了载荷成本。最后,结合SAR高分辨率特性,基于回波的电离层反演可有效提高现有电离层探测能力,开展了PALSAR-垂测仪联合反演电子密度研究,其结果比仅垂测仪数据精度普遍提高了30%以上。研究成果可为未来低频星载SAR的系统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9.
30.
在室温下以等径弯曲通道变形(ECAP)技术制备超细晶工业纯钛,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室温ECAP变形纯钛微观组织演变过程,并讨论纯钛室温ECAP变形的显微组织演化机制。结果表明:显微组织演化分为3个不同阶段,分别对应3种不同机制:第一阶段在真应变ε≤1.27时,为位错滑移和孪生交互作用细化机制,形成含有高密度位错和孪晶的板条状组织;第二阶段在真应变量1.27<ε<2.54时,为动态回复细化机制,晶粒进一步细化至~0.25μm,形成典型的变形亚晶组织;第三阶段在真应变量ε≥2.54时,为不平衡晶界的转动细化机制,形成平均晶粒尺寸约为0.2μm的等轴状大角度晶界超细晶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