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并且在国民经济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大量的国民财富。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中小企业面临着竞争激烈,品牌意识淡薄。营销方式落后,创新能力差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中小企业集群再度兴起。中小企业集群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竞争优势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力量薄弱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颇具特色的产业组织形式 ,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竞争力提升意义重大。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息经济时代,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范式发生了转换,产业组织成为区域产业竞争力理论关注的重点,生产网络范式成为产业组织研究的新范式,企业集群成为生产网络范式下的区域主导产业组织形式.然而,并非所有的企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形成都具有正面绩效.将企业集群看做是一个由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复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其 "经济-社会-生态"三重绩效的关联互动所形成的协同效应,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企业集群复合系统三重绩效的关联互动具有多重性、非均衡性特征,只有三重绩效实现动态协调,才能维持区域产业持久的竞争力.因此,地方政府在培育企业集群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企业集群三重绩效的动态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中小企业竞争战略的定位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蓬勃崛起正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热点,与大型企业一样,中小企业的战略制定与选择同样是不能忽略的问题.文章以迈克尔·波特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为框架,对中小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与选择进行了探讨,并对灵活有效的策略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企业在超优势竞争中的战略开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超优势竞争的新理论,研究了企业在超优势竞争中的战略开拓,从组织结构调整、业务流程再造、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文化培育、品牌创建和营销变革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企业网络:类型比较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作为中间组织类型的企业网络所具有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特征,并对其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划分:集群层次、集团层次和联盟层次,比较分析了处于各个不同层次上的企业网络之间的差异性。认为,技术平台和合作平台将成为企业网络今后发展和进化的关键,并探讨了其相应的两个方面:虚拟创新和信任。  相似文献   

7.
基于椭圆空腔虚拟势场的航天器集群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天器集群由多个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近距离飞行,进行信息交换,并相互协同共同完成空间任务。航天器集群作为智能集群在空间领域的表现形式,是智能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许多空间科学研究机构提出了多个航天器集群的研究计划,如 ANTS计划、APIES计划等。文章以在小行星带探测航天器集群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航天器集群的自组织控制方法,利用虚拟势场力使得与这个参考航天器构成最大距离可控的空间构型,从而保 证了航天器集群中的所有航天器共同构成松散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服装产业集群属于典型的内生性产业集群,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集群效应尚未充分发挥,主要原因在于集群内的企业“集”而不“群”,配套设施不完善。化解这一矛盾,培育河南服装产业集群优势,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推动,主要包括:(1)做好服务工作,提升集群内服装企业的竞争力。(2)培育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打造河南服装企业整体品牌。(3)制订发展规划,引导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组织形式,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企业成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又不同程度上离不开政府意志和行为.从英国地方政府的政策对传统产业的影响,以及后来英国地方政府如何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等几个方面阐释了地方政府意志与行为对地方产业集群的影响,提出了地方发展新兴产业集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化,企业面临的竞争已由产品竞争、质量竞争、技术竞争、服务竞争深入到人才竞争,进而又逐步深入到人的学习力的竞争和企业学习力的竞争。因此,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综观中外的优势企业,都是在学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虚拟企业组织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虚拟企业出现的原因 ,介绍了虚拟企业的组织形式及其特点 ,阐述了虚拟企业的经营过程以及组织成员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企业组织的产生、边界的确定、经营者的选择和结构的设计进行经济学分析,找出提高组织效率的方法,对当前中国企业组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将介绍虚拟仪表设计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功能作用。首先介绍了现有的虚拟仪表设计方法,分析其优缺点;之后介绍自主研发的虚拟仪表设计软件的特点,分析设计思路,分解介绍各模块的功能,给出仿真案例及最后的仿真效果。该虚拟仪表设计软件完全自主研发,具有易用性、可迅速建模、容易更改,模块化,通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ernet的发展,为虚拟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Internet技术将虚拟企业范围内的各合作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进行整合,在Internet平台上建立虚拟企业各合作企业共同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虚拟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文章从分析客户关系管理和虚拟企业入手,提出了构建虚拟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虚拟企业的知识分布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知识与决策权相匹配的角度解释虚拟企业分权化的原因,并提出在分权后,应采用改变激励因素、加强信息交流、建立知识共享模式、进行组织学习、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等手段对分散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成为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兴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竞争合作的压力和对范围经济的追求是产业融合的企业动因,跨国公司的发展成为产业融合的巨大推动力,放松管制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外部条件。产业融合的演进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高新技术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二是通过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实现融合;三是产业内部的重组整合。作为产业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产业融合具有创新性优化效应、竞争性结构效应、组织性结构效应、竞争性能力效应、消费性能力效应和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17.
供电企业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电力短缺问题的根本解决,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严重影响了自身的长远发展。文章分析了供电企业应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必要性,并根据供电企业的实际状况,利用影响供电企业服务质量的22项指标,运用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方法构建了供电企业服务质量的评价模型,对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以便找到改善服务质量的突破口,实现供电企业的持续发展,最后以辽阳供电公司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论证了该模型对于所有供电企业都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虚拟装配系统中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与CAD系统集成的虚拟装配系统体系结构。通过信息双向传递的VA-CADPIM模型实现虚拟装配系统与CAD系统的设计集成;采用虚拟手和鼠标、键盘的混合交互模式使设计者在沉浸式虚拟环境与非沉浸式CAD环境中相互切换,充分发挥沉浸式与非沉浸式环境的优势;通过分析系统信息流、运行原理及工作流程描述了系统的集成工作过程。基于CATIA V5及其二次开发环境,Immersion Virtual Hand SDK和组件技术实现了虚拟装配原型系统IVADS。通过某飞机的实例验证,表明该体系结构能够实现虚拟装配系统和CAD系统的无缝集成,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易移植性。  相似文献   

19.
集成化虚拟装配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虚拟装配系统中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与CAD系统集成的虚拟装配系统体系结构.通过信息双向传递的VA-CADPIM模型实现虚拟装配系统与CAD系统的设计集成;采用虚拟手和鼠标、键盘的混合交互模式使设计者在沉浸式虚拟环境与非沉浸式CAD环境中相互切换,充分发挥沉浸式与非沉浸式环境的优势;通过分析系统信息流、运行原理及工作流程描述了系统的集成工作过程.基于CATIA V5及其二次开发环境,Immersion Virtual Hand SDK和组件技术实现了虚拟装配原型系统IVADS.通过某飞机的实例验证,表明该体系结构能够实现虚拟装配系统和CAD系统的无缝集成,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易移植性.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是一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其生存、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技能型人力资本。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是一国或地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是影响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中国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国,技能型人才是必不可少的核心要素和资源。因此,完善技能型人才评价机制,建设技能型人才的激励机制,加强企业、社会、学校对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从而增大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将是我国制造业成长壮大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