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民航组织(ICAO)在2008年要求各缔约国按照《芝加哥公约》附件的要求,建立并实施国家航空安全方案(SSP)和安全管理体系(SMS),而安全绩效管理是SSP和SMS的重要内容。实施安全绩效管理是ICAO对各缔约国的一项要求。安全绩效管理的实施包括企事业单位自身的安全绩效管理和局方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绩效监管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安全管理体系(SMS)在我国民航企事业单位的建设已基本完成,有些单位已实施了3年多。如何科学测评各单位安全管理水平,指导其加强安全能力建设,持续提高全行业的安全绩效是当前我国民航安全管理及国家安全方案(SSP)建设中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民航一直在探索持续监控行业内企事业单位安全状态、安全能力的方式、方法,如安全评估、安全审计、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国际民航组织和中国民航局关于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SMS)的要求,在概述了安全管理体系的四大基本要素:政策、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和安全促进的基础上,说明了SMS较传统安全管理的优势及航空运营人应重点改进的安全管理工作,并进一步明确了SMS建设与实施工作的切入点,最后强调了提升安全文化是航空运营人SMS建设与实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张元  万健 《国际航空》2009,(3):32-34
在国际民航组织的引领下,安全管理体系(SMS)实施框架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在新形势下,我国民航业只有紧跟世界潮流,加强并改进对SMS的建设,才能确保我国民航运输的持续安全。  相似文献   

5.
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体系(SMS)和国家安全方案(SSP)的核心和关键,在某种意义上来说,SMS和SSP是以民航企事业单位和国家风险管理有效运行为核心而设计的管理体系。目前,民航局已从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层面分别对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和维  相似文献   

6.
民航局虽然提出了建立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基本要求和相关要素,但并没给出具体的操作指南、实施规范和审核标准,目前国内也无一成功的民航企业案例可供参照和借鉴。成功实施SMS的关键在于正确的认识、良好的方法和积极的行动。在开展SMS建设时,应根据SMS基本理念,结合中国民航与本企业的实际,在安全管理机制上进行大胆探索与实践,不断地创新安全管理方法与手段,扎实推进,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在民航业内发生一些飞行运行中属于机场或航线维修的不安全事件,为此民航局多次发文要求加强机坪安全运行管理,开展机坪运行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本文就发生的一件差错事件,介绍如何运用SMS中的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和防范。民航维修单位实施SMS始自2009年7月颁发的AC145-15,在各民航专业中属于较早实施SMS的,随后其他民航规章或规定都强制或非强制要求实施SMS。但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目前,民航局正在推进机场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建设,也相应出台了相关规定,对机场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该体系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就是风险管理,它不仅体现在机场建设管理的过程中,也体现在日常安全运行管理的各方面。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航在这方面已属滞后,需要迎头赶上。美国联邦航空局在1998年就已发布规章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政策,解决重大决策中的安全风险问题。国际民航组织于2004年修订了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4——机场,对各成员国提出了建立机场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增加了相关规定内容。  相似文献   

9.
保证行业持续安全是民航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从目前看,安全管理体系(SMS)是实现行业持续安全最为有效的方法。在民航局的指导下,中南地区从2005年开展SMS建设试点工作以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行业推进SMS积累了经验。但是从试点情况来看,有一些领导和同志对SMS的理解、认识和把握还有一定偏差,SMS建设还有许多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对民航安全专业人才的产业需求主要分为两部分:民航安全科研人才需求和民航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性人才需求。2008年中国民航全面实施安全管理体系(SMS),其核心内容引入民航系统安全管理及应用课程。而该课程既是民航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核心的课程之一,也是民航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应聘招聘单位主要面试的科目之一。为满足培养民航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课程组建设,不仅能使教师具备符合民航安全管理及应用的  相似文献   

11.
邱珂 《民航管理》2023,(3):37-41
<正>民航安保信息自愿报告制度体现着现代安全管理中本质安全的理念,是航空安保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的有效手段,是我国民航实现“安全隐患零容忍”的基础,其实施体现了我国民航安全工作“五个属性”(政治、经济、社会、业务和文化属性)的要求。目前,民航安全信息的自愿报告制度主要聚焦于飞行安全,在空防安全方面,民航安保信息的自愿报告制度尚不够完善。虽然在我国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SCASS)中有空防安全事件的报告类别,  相似文献   

12.
<正>安全管理体系(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MS)是国际民航组织倡导的管理安全的系统化方法,它要求组织建立安全政策和安全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对组织内部组织结构、责任制度、程序等一系列要素进行管理,形成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体系,实现既定的安全政策和安全目标。自20世纪末中国民航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在全行业大力推进SMS体系建设,并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其后推出的持续监测做法(CMA)及国家航空安全纲  相似文献   

13.
保障飞行安全是民航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对如何保障飞行安全,业界人士均在不断地探索。2008年,我国民航提出了持续安全的理念,要让安全变成一个持久化、稳定化的态势。安全审计是保证持续安全的方法之一,从2006年起,民航局对民航企事业单位实施安全审计,目的是掌握民航企事业单位安全运行状况;查找其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并指导其进行安全整改;促进其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5月11日-12日,民航局飞标司在西安举办了“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研讨会”,邀请了台湾长荣航空公司及海南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专家就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实施传授经验和进行交流。这次会议是继中国民航推行安全管理体系政策,飞标司代表民航局发布了航空运营人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要求的咨询通告,并且深入各地区管理局进行相关的宣贯,以及在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举行了多期SMS政府监察员和航空公司管理层的培训以来一次重要的经验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航空企业虽然在管理体制、规章标准、技术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创新和突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安全管理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与发达国家管理水平相比差距还很远。因此,借鉴国际民航发达国家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先进成果,树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安全管理理念,保留并继承民航安全管理经验中原有的精华,建立符合我国航空运输业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SMS),对突破传统管理模式局限,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安全管理体系(SMS)是运用系统管理的方法来管理安全,注重风险管理,强调对运行安全状态实施闭环反馈控制,着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最终实现安全关口前移,确保持续的安全、可靠的安全。它不是一个独立或特殊的过程,而是始终融入于运行管理过程之中。航空公司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安全是其生命线。为不断加强安全运行管理,实现运行过程控制和强化风险意识。目前,中国的航空公司已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关于SMS的公约  相似文献   

17.
运用管理学职能基本理论,在对民航安全体系、民航安全管理体系、ICAO定义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及ISO颁发的9001质量标准进行辨析的基础上,针对民航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国际化的行业,提出建立基于ICAO倡导的SMS和贯彻ISO颁发的QMS两个体系并用的民航安全管理综合体系,是中国现阶段建立民航安全体系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国际民航组织提出在危险品培训工作中,要实施基于胜任能力的培训和评估模式。我国民航业内也在逐步开展相关的研究、实践和推广工作。目前我国民航企事业单位对实施开展基于胜任能力的危险品培训和评估工作需求迫切,本文通过分享吉林机场集团在实施基于胜任能力的危险品培训和评估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实践经验,以期与民航企事业单位交流探讨,共同推进基于胜任能力的培训和评估模式在危险品航空运输领域的应用与实施。  相似文献   

19.
<正>针对中小机场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落地中的困难和问题,第11期民航中青年机场业务骨干培训班第1行动学习小组(以下简称“学习小组”)通过总结中小机场SMS建设的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措施。中小机场SMS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截至2021年,国内民用运输机场的数量达248个。作为现代化国家机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以下的中小机场为187个,占运输机场总数的75.4%。中小机场数量多是我国机场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安全总监,这是航空公司必须新设。立的一个负责公司全面安全管理的重要岗位。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各成员国所辖航空公司均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MS)的要求,中国民航在《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1-R4)中的“121.43”条中,明确了按照CCAR121部规则实施运行所必需的管理人员和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