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可折叠薄膜航天器的特点和设计需求,设计一种由杆件、弦绳、薄膜构成的新型可折叠/展开的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可折叠张拉整体-薄膜系统。杆件可以提供充足的系统刚度,通过控制弦绳拉力可实现系统形态变化和形态控制,薄膜折叠技术可明显减小系统折叠形态的外形尺寸。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于描述系统运动中的几何非线性特性和薄膜折叠/展开过程中的材料非线性特性。基于准静态控制和H控制方法设计一种系统形态展开组合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在系统预应力构型发生切换的情况下实现系统形态展开,并且在展开形态下快速稳定系统并抑制系统振动。  相似文献   

2.
光传飞控系统交叉通道数据链路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飞机采用光传操纵系统能够提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减小体积和重量,多余度技术能够提高光传操纵系统的可靠性,而交叉通道数据链路是余度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重要途径。为此,设计了一种具有多故障容错能力的光传飞控系统交叉通道数据链路。根据系统性能要求,给出并讨论了该链路系统的结构配置和工作流程,分析了其关键组成部件的功能和实现技术,并设计了当光链路发生故障时系统的容错逻辑算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该链路系统能够提高光传飞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以星上有效载荷的形式搭载在低轨综合卫星平台上的PNT服务系统,可作为GNSS系统的补充、备份和验证手段。本文总结了低轨卫星PNT服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该低轨PNT服务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总体架构,分析了系统的工作原理、服务性能以及对GNSS系统的可补充和验证性。最后给出了系统建设需要研究的几项关键技术,初步论证了该PNT系统的可行性和技术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HSK工具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机理建立了HSK工具系统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工具系统刚度的主要因素和载荷与加工质量之间的关系,揭示出HSK工具系统刚度变化的基本规律,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在此基础上,提出评估工具系统的性能不仅要考虑工具系统的静刚度,而且要进一步考虑工具系统的动刚度.最后,给出了HSK工具系统型号的选择原则,并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融合主动转向功能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新型EPS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整车三自由度转向模型;提出了新型EPS系统转向路感、转向灵敏度和转向稳定性的概念及量化公式;并根据多元函数有约束优化问题的特点设计了遗传算法。以转向路感为优化目标,以转向稳定性和转向灵敏度为约束条件,对EPS系统参数进行了多参数变量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EPS系统参数优化可在保证系统具有较好的转向稳定性和转向灵敏度基础上,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转向路感,为新型EPS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ADS-B地面站及成都数据评估试验监测系统的建设需要,本文给出了成都自动化系统ADS-B处理功能的总体设计和系统架构,实现了自动化系统的ADS-B处理功能,并实现了ADS-B模块与自动化系统的隔离并行运行,确保ADS-B处理模块运行不影响自动化系统的保障能力。同时,通过对成都应急自动化系统的ADS-B处理能力和精度进行了飞行校验,结果证明系统各软件模块运行正常,处理结果正确,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飞机燃油系统全尺寸地面模拟试验是保证燃油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检验系统及其成品工作性能协调性,及时发现系统设计缺陷和理论计算无法解决的问题,排除系统故障,保证飞机飞行安全、工作可靠的重要和必不可少的手段。现代飞机燃油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加之新技术的采用,不仅给系统的设计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同时也给系统的全尺寸地面模拟试验带了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针对飞机燃油系统的特点,阐述了其试验边界条件的模拟方法和海量数据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策略,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型号飞机燃油系统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闸述了以叶片振动疲劳试验系统为例,使用微机系统、位移传感器、模拟量输入和输出装置等组成的检测与负反馈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子程序嵌套方式,实现了对叶片疲劳试验系统的自动检测与控制,也兼容于燃滑油管系统的疲劳实验。  相似文献   

9.
旋翼模型试验系统是开展直升机理论与技术研究、新机研制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试验设备。本文简介由南京航空学院研制的2米旋翼模型试验系统、它的设计思想和主要特点等。该系统主要用于开展直升机空气动力学、动力学和飞行力学等方面的试验研究,也可直接为直升机型号研制服务。其主要设计原则是满足试验要求、与现已有的风洞相匹配和满足可行性与灵活性要求等。 本文对旋翼模型、操纵与激振系统,动力、传动系统,测量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安全监控与报警系统,以及中央控制台与显示系统等的主要特点均作了简略叙述;还简要介绍了系统调试中的几个问题:温升、振动、天平标定及变距标定等。 系统调试完成之后,已成功地进行了几个典型的空气动力学与动力学试验。试验结果达到预定要求,表明该试验系统的研制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水喷雾灭火系统的系统组成,应用范围和设计要求,并就水喷雾灭火系统代替卤代烷灭火系统的技术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航飞机发动机燃油系统测试台智能化程度普遍较低,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低下,严重危及飞行安全。针对某型通航飞机发动机燃油系统测试台设计缺陷和现有不足,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和信息管理系统,在原理分析和系统重建的基础上利用特定的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构建了一套专门的测试软件和管理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燃油系统部件的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2.
用VC++和MFC实现与单片机的串口通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基于VC 的和MFC上位机和多个单片机的通讯系统,给出系统的通讯原理及实现方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和可扩张性强。  相似文献   

13.
匿名路由算法是匿名通信系统设计的核心,选择多少节点以及哪些节点构建匿名通信路径是决定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匿名通信系统的性能,建立了以用户可用带宽为量化指标的匿名通信系统性能模型,并针对低负载和高负载匿名系统,分别给出了性能评估的方法.在该模型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低延迟匿名通信系统Tor进行了性能分析和仿真,其结果证明了所提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同时揭示了现有的基于节点静态属性的带宽加权算法在系统负载较高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柔性工装计算机数字控制(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系统,该系统适于控制多种用于飞机零部件制造和装配的柔性工装设备。给出了柔性工装的机械结构分类,分析了柔性工装设备的控制需求。同时提出了一种CNC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并予以实现。该系统利用配置参数描述柔性工装的机械结构。根据配置参数,CNC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其控制功能和人机界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HMI)操作功能。将该CNC系统应用于某蒙皮-桁条装配柔性工装设备,结果证明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火灾报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室内火灾报警系统.通过在室内部署可以探测温度,烟雾浓度和光强度的传感器节点,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根据系统实时监测和可靠性的要求,提出了基于语义的数据处理和组合事件检测的思想,使系统具有灵活、可靠、易于扩展和低功耗的特点.使用TinyOS设计该系统,并通过TOSSIM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传统在用多通道语音记录仪容量和可靠性方面的不足,设计开发了符合空管系统需求的大容量语音记录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FireWare传输技术、PCM编码和时分多路混合器(TDM)、FPGA、数据库等技术,满足了大容量语音记录的需求。系统采用硬件冗余设计,实现了系统的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时态、情态、语态、体态、归一性及小句等结构维度,探讨认知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的系统观与功能观。从系统维度讲,系统功能语法重点研究不同结构系统之间的体现关系,而认知语法侧重于分析这些结构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功能维度讲,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结构实现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大元功能,而认知语法认为语言结构的主要功能是陈述事件或情状、描写和协商命题的效度。  相似文献   

18.
A320系列飞机发动机引气系统原理及故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A320系列飞机发动机引气系统温度控制和压力控制原理的基础之上,结合发动机引气系统4个典型故障案例的隔离程序,形象说明了发动机引气系统温度控制和压力控制原理。而所引入的系统测试方法,使引气系统的维护和故障隔离更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某型机空调供气分配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运用流体仿真手段对供气分配系统的压力损失、温度、流量和流速进行计算分析,并与空调系统性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合理的驾驶舱和客舱分配比例,最终确定了空气分配系统的改进方案,改进后的供气分配系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经试验测试性能满足空调系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GBAS(地基增强系统)是ICAO(国际民航组织)规划的基于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采用DGPS(差分GPS)技术建立的系统,以它为基础的GLS(全球导航卫星地基增强着陆系统)成为目前最令人关注的一种新的着陆系统。不论是导航精度、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是运营成本的降低,GLS都优于传统的ILS(仪表着陆系统)。本文从GLS系统和飞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讨论了进近的实施方法,分析了进近的偏差和GLS进近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