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对T800/5228A复合材料体系,采用改性聚芳醚酮(PAEK)增韧膜进行层间韧化,设计T800/5228E材料体系。冷场发射扫描电镜显示,T800/5228E层间具有富5228A/富PAEK双连续相结构。张开(Ⅰ)型与剪切(Ⅱ)型韧性试验表明,相比于T800/522A,T800/5228E的GIC与GIIC数值分别提高了68.01%与30.97%,破坏断面显示"钉铆"效应,大量微裂纹以及富PAEK相塑性变形可能主导了上述增韧效果,而张开(Ⅰ)型相比于剪切(Ⅱ)型破坏模式更有利于提供富PAEK组分塑性变形空间则可能是GIC改善效果更佳的缘由。  相似文献   

2.
针对T800HB/环氧复合材料壳体易在封头部位产生复杂的应力状态,导致壳体低压破坏的问题,通过采用金属接头结构优化与封头补强措施,使T800HB/环氧复合材料壳体的爆破压力由28.2 MPa提高到36.4 MPa,纤维强度发挥率由65.7%提升至85.6%。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碳纤维表面分析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T700,T800-12K,T800-6K,T1000纤维表面状态及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粘结性进行分析,并进行φ150mm容器力学性能考核.结果表明,T700,T1000纤维表面光滑,T800-12K,T800-6K纤维表面有明显沟槽,T1000试验后表面出现沟槽,T700-T1000表面活性基团含量较高,T800-12K纤维最低.T700,T800-6K,T800-12K,T1000纤维在φ150mm容器中强度转化率为89.7%,79.2%,79.1%,93.1%,分析认为纤维表面状态对其浸渍性有较大影响,改善浸润性是提高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PAN基碳纤维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小角X射线散射仪对三种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T300,T700S,和T800H的结构进行表征,获得几种微观结构信息,包括表面沟槽形貌和拉断断口形貌反映出的前驱体原丝的原纤结构、石墨微晶尺寸及取向程度、微孔尺寸等。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力学性能不是由某一种微观结构决定的,而是所有微观结构特征的综合表现。T300是三种碳纤维中力学性能最低的,它的这几种微观结构特征参数都较差;T700S比T300的直径略小,但因结构更致密,缺陷更少,所以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密度远远高于T300;虽然T800H的原纤结构不如T700S均匀致密,但在单丝直径、剪断断口形貌、石墨微晶取向度和微孔尺寸上优于T700S,因此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和密度更高;但其石墨微晶轴向尺寸较大,造成塑性下降,因此断裂伸长率略小于T700S。  相似文献   

5.
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图谱分析三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的物理形貌以及表面上浆剂的化学结构。针对三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CCF80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的吸湿行为,研究经不同时间湿热和高温环境下处理后的层间剪切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湿热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状态。结果表明:三种国产T800级碳纤维表面物理形貌相同,而表面化学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三种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饱和"吸湿周期相同,约为54 d,95%饱和吸湿周期也相同,约为30 d;而饱和吸湿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3号纤维上浆剂中由于羟基含量最高,导致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吸湿率最高,在高温高湿作用下,层间剪切强度下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树脂交联结构特征对复合材料纵向压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不同官能度的环氧树脂,调节树脂单体配比,获得了不同固化交联结构的环氧树脂基体,并与国产T800级碳纤维复合制备成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不同交联结构的环氧树脂基体对其 T800级碳纤维复合材料纵向压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三官能团树脂含量升高,树脂基体的交联密度增大,树脂基体模量增大,其对应碳纤维复合材料单向层合板泊松比降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纵向压缩强度随着树脂基体交联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树脂基体交联密度对单向复合材料层合板纵向压缩模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纳米压痕技术表征T800碳纤维的弹性模量和硬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T800SC碳纤维不同取向(纤维轴向与纳米压痕测试面成θ夹角)的弹性模量和硬度进行了测试,结合Weibull分布函数对T800SC碳纤维不同取向的弹性模量和硬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测试面与纤维轴向夹角的增大,T800SC碳纤维的弹性模量和硬度逐渐增大。T800SC碳纤维的弹性模量从平行纤维轴向时的(15.84±2.00)GPa增加到垂直纤维轴向时的(50.96±5.73)GPa;T800SC碳纤维的硬度从平行纤维轴向时的(2.71±0.51)GPa增加到垂直纤维轴向时的(5.24±0.91)GPa。对于纤维不同取向的弹性模量,其Weibull模数在9.0~10.5;对于纤维不同取向的硬度,其Weibull模数在6.0~8.0。  相似文献   

8.
玻璃纤维/甲基硅树脂复合材料高温及耐湿热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玻璃纤维/甲基硅树脂复合材料高温下层间剪切强度的变化及耐湿热性。结果表明,室温~800℃过程中层间剪切强度随温度升高不断降低,800~1000℃层间剪切强度保持不变。采用IR对甲基硅树脂在室温,600℃,800℃及1000℃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甲基硅树脂在800℃时结构趋于稳定。对甲基树脂的TG分析表明,甲基硅树脂有良好的耐热性。利用SEM分析了玻璃纤维/甲基硅树脂复合材料800℃时树脂与纤维的结合变化。耐湿热性实验表明,复合材料经100h水煮后吸水率仅有2.35%,层间剪切强度下降21.9%。  相似文献   

9.
一、T3航站楼预应力工程概况 T3航站楼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位于现在2号航站楼的东侧,平行于现在的东跑道,分为T3A、T3B、T3C三部分,其中T3A主楼工程平面呈南北向“人”字型,东西翼宽约800m,南北长约956m。南侧与停车楼GTC相邻,北侧与T3C相连。该部分中心区域地下两层,地上4~5层,两翼和指廊部分地上2~3层。由于结构超长、超宽,且混凝土饰面要求为清水饰面混凝土,为解决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问题,T3A主楼工程基础以上各层梁板、地下室外墙中均布置后张无粘结预应力筋。  相似文献   

10.
含八氢基笼形倍半硅氧烷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和烯加成反应,以八氢基笼形倍半硅氧烷(T8H8)、二烯丙基双酚A(DABPA)和双马来酰亚胺(BMI)为单体合成了改性BMI树脂,采用FT-IR、DSC、TGA分别表征了树脂的结构、固化行为及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8H8-DABPA-BMI固化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323℃,热分解温度(5%失重,T5d)为422、800℃热分解残重率为50.7%.  相似文献   

11.
通过射频磁控溅射法在Si(100)基片上沉积了La0.9 Ba0.1MnO3-δ(IJBMO)薄膜,并得到在不同温度下退火后的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隧道显微镜(ST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四探针法等手段对退火后薄膜的结构、微结构、表面化学态、磁电阻等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薄膜在800~850℃温度范围内退火,形成单相结构且晶粒与基片之间存在着相对固定的外延关系.退火温度不同会引起薄膜中含氧量的不同.在温度为300K,磁场为1.5T的条件下,退火温度为850℃的薄膜样品磁电阻可高达30%.  相似文献   

12.
正6月7日,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公司表示将在未来6年内完成PD-35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制工作,该发动机将为俄罗斯的新型宽体飞机提供动力。PD-35发动机的研发工作始于2016年夏季,由彼尔姆航空发动机厂和雷宾斯克"土  相似文献   

13.
<正>PD-14发动机于2006年由彼尔姆航空发动机公司牵头,与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ODK)的多家单位以及乌克兰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共同研制,其研制基础为彼尔姆航空发动机公司于1999年研制的推力范围为68.6~196 kN的PD-12发动机。PD-14发动机基准型推力为137.2 kN,风扇直径为1900 mm,发动机干质量为2870 kg,涵道比为8.5,总增压比为37.2,爬升状态总压比为41.0,涡轮前燃气温度起飞状态为1730K,巡航状态(H=11km,  相似文献   

14.
T800是美国轻型直升机涡轴发动机公司(LHTEC)研制的第四代涡轴发动机,采用纯离心式压气机,高效率的整体式带沙尘分离器的进气道,装有全权数字电子控制系统和状态监控系统。该发动机已装在各种直升机上进行过3000多小时的试验,还完成了其功率增大型的关键设计评审。美国侦察攻击直升机RAH-66“科曼奇”也装有T800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6~7日,俄罗斯Aviadvigatel公司以总设计师亚历山大.伊诺捷姆采夫(PD-14发动机主研单位项目总经理)为首的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NPO Saturn公司,昭示了2家公司从竞争对手转变为合作关系。双方就干线飞机MS-21的发动机PD-14的研制工作,进行了协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AZ91镁合金搅拌摩擦加工后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00rpm-100mm/min,800rpm-100mm/min,800rpm-200mm/min三种工艺参数对铸态AZ91镁合金进行搅拌摩擦加工(FSP)处理,并对合金加工前后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及微观断裂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800rpm-100mm/min工艺FSP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组织明显细化,延伸率和抗拉强度显著提高,综合拉伸性能最好,且拉伸断口主要表现为韧性断裂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在FSP过程中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使合金晶粒显著细化及粗大β相的溶解和破碎所致。  相似文献   

17.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运载火箭低温贮箱支撑杆中的应用问题,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单向板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对低温贮箱支撑杆的材料和铺层进行了设计,并通过静力学仿真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298 K和77 K温度下,T800单向板的力学性能均优于T700单向板,更适于制造低温贮箱支撑杆;以9°为主角度铺设72层T800增强纤维的低温贮箱支撑杆,其298 K和77 K温度下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可以很好地满足运载火箭低温贮箱支撑杆的设计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OoA成型T800/607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非等温DSC对非热压罐(OoA)成型环氧树脂基体607进行了固化动力学研究,确定了树脂的固化动力学方程。制备了T800/607热熔预浸料和复合材料单向板,并比较了热压罐和OoA成型工艺下T800/607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类预浸料室温储存期大于30 d,OoA成型质量优异,复合材料孔隙率远低于1%。OoA成型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为1 480 MPa,层剪强度为96.7 MPa,与在热压罐条件下固化的复合材料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M21/T800复合材料层压板进行拉脱试验,对其拉脱性能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层压板厚度、不同环境以及不同紧固件类型(共10种构型)下的层压板拉脱试验结果,总结了对层压板的拉脱强度和破坏模式。研究表明,M21/T800复合材料在湿热环境下的拉脱强度低于常温环境,湿热环境下拉脱强度降低约4%~23%,对板厚的变化比较敏感,对钉类型的选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共固化成型的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建立了固化变形模拟计算流程,并开展了T8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工形加筋壁板的固化变形预测,数值预测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基于模拟计算,进一步分析了温度工艺参数包括升/降温速率、保温时间等以及结构尺寸参数包括长桁宽度、高度和圆角半径等对加筋壁板固化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