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RC电火花加工电源,随电阻R变小,加工生产率增高。但是,R值变小会使间隙放电困难,容易产生持续放电以至不能进行加工。如使电极作超声振动,即使R值较小,可得到高效率加工。图1是使电极作趣声振动的电火花(放电)加工电路原理图。在图中,超声波发生器输出功率150瓦,频率为24千赫,电极端部振幅12微米,电极材料是黄铜,直径为3毫米;工作液采用水,直流电源电压为100伏,电容C最大值为290微法:工件是高速钢。图2表示在上述条件下,电阻R(Ω)与加工生产率的  相似文献   

2.
TB6钛合金由于具有优越的性能,广泛地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然而从大余量的TB6钛合金锻铸件毛坯加工成复杂结构的零件,其加工效率低,刀具和机床成本高,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薄型中空电极进行快速大余量去除的电解加工(ECM)方法,即将零件与多余材料切割分离,有望较大程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为改善电解加工流场特性,提高加工精度,对电极施加振动,并对薄型中空电极的振动切割进行了建模分析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振动幅值和频率(A=0.05mm,f=50Hz)可以使得各处电解液电导率趋于一致,从而提高加工的精度、稳定性和效率。复杂结构件的成功切割证明了薄型中空电极振动电解切割加工技术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基于圆盘电极切向旋转进给法的低刚度锥杆类零件的电火花精密加 工方法。首先介绍了基于等厚损耗原则的圆盘电极设计原理,进而通过电火花加工工艺 的三因素全因子实验考察了峰值电流、脉宽、占空比对工件材料去除率(MRR)、相对 电极损耗率(TWR) 和表面粗糙度(SR) 的影响, 并对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从而应用于锥杆类零件的加工。加工出的反馈杆性能一致性高、表面质量好,加工时间 短,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圆盘电极切向旋转进给法的电火花加工工艺对提高低刚度锥杆的 加工工艺的可靠性和加工效率、提高电极利用率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多零件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关键技术;介绍了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飞)在多零件数控加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对提高数控设备利用率和加工效率、改善产品质量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读来读往     
正电火花加工是利用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的脉冲放电加工材料的,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和工件不直接接触,几乎不产生切削力。由于电火花加工不受工件硬度和强度等的影响,可以加工任何难加工材料和特殊、复杂形状的表面和零件。因此,电火花加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刊特别策划"电火花加工"专题,分别从复合材料的电火花加工、难加工金属材料的电火花加工及微孔的电火花加工等角度对电火花技术进行阐述。本期得到哈  相似文献   

6.
钛合金水中电火花加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宇航工业中,经常遇到有小孔、特形孔及复杂形状的钛合金零件需要电火花加工。为了研究钛合金电火花加工性能,我们曾进行了TC4钛合金电火花加工性探讨试验,用晶体管脉冲电源,在煤油介质中进行了紫铜、黄铜、石墨电极、正负极性及有无高压等等的加工,结果均不理想,加工后在钛合金工件表面上产生凸泡,在电极表面上出现一个凹坑。用小能量加工时也同样产生,加工越深或者面积越大凸坑越大,电极损坏越严重。 通过试验发现:在蒸馏水(电阻率为375千欧·厘米)中用紫铜电极、负电极、具有270伏高压回路加工较为理想。为了使钛合金在蒸馏水中电火花加工更好的应用,因而进行了本课题的试验研究,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对航空航天发动机关键零件——镍基高温合金盘轴类零件的大深径比盲孔进行了电火花加工工艺技术研究。通过低刚性深盲孔零件结构特点分析,设计专用导向套、带冲液可调电极夹具等,以满足深径比45、孔径φ≤5mm的深盲孔加工要求;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合理确定粗、中、精加工工艺方法和余量,得到可实用化的加工速度;通过系统工艺试验,确定影响镍基高温合金加工特性的电火花工艺参数,得到快速、稳定、可靠加工的有关参数与条件。结果表明:电火花加工工艺方法是解决镍基高温合金盘轴类零件大深径比盲孔加工的有效方法,所加工零件满足了图纸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电化学加工即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发生"阳极溶解"的原理,将工件加工成型的一种非传统切削加工方法。电解加工时,工具(刀具)作为阴极连接到直流电源,工件作为阳极。在电解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化学抛光是继电解抛光之后出现的一种不用外加电流即可抛光金属表面的方法,其最大优点是:(1)不需要直流电源和特殊的接触夹具;(2)可以抛光形状复杂和尺寸悬殊的零件;(3)生产效率高。此外,与电抛光一样,化学抛光除提供化学和物理清洁的表面外,还可除去表面的机械损伤层,提供一个机械清洁度的表面,有利于提高零件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0.
电熔爆技术     
《洪都科技》2002,(4):14-14
电熔爆技术采用非接触性强电加工方法,解决超硬、特脆、特软等特殊材料加工这一难题的高新技术。在加工过程中,带电工具电极与工件表面间产生特殊的电作用,使加工件表面局部迅速熔化。在高速工件液的冲击下,熔化金属迅速爆离,达到零件加工要求的尺寸程度和加工的粗糙度。  相似文献   

11.
我车间于一九七五年开始应用数控铣床加工镁合金零件。一般加工精度可达0.1毫米。到现在为止,共加工了28项计1万多件零件。一、典型零件加工举例当前,我车间的数控铣床主要用于批生产。取代原来硬式靠模加工工序,以及新机研制中的复杂零件的加工。加工的典型零件如: 1.长板条形零件(见图1) 原来按划线分三道工序加工,单件铣工工对75分钟,钳工工时30分钟。采用数控加工后,单件铣工工时降为20分钟,钳工工时降为4分钟。 2.封闭曲线形零件(见图2)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我厂于1981年自行设计和试制成功线切割机床“高频分组脉冲电源”,经试用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该电源在保证原机床的加工光洁度和精度的条件下,生产率提高1~2倍,对切割厚度大的零件和硬质合金效果尤为显著。高频分组脉冲电源是利用高频分组脉冲进行加工,以代替通常采用间隔脉冲。 r=K_1Wufn (1) Hck=K_2Wu~(1/2) (2)其中r—生产率; K_1—比例系数,它与电极材料的物理常数、介质成分、脉冲持续时间等有关; Wu—单个脉冲能量; fn一脉冲频率;  相似文献   

13.
以大批量数控加工的航空结构件生产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工干预环节集中化、数控加工过程自动化的理念,探索利用矩阵式数控加工进行多零件同时生产的应用方案。多零件集中装夹,通过系统自动读入每个零件的加工原点,自动调用零件的加工程序,完成相同(或不同)零件数控加工,在充分利用机床工作台面的同时,解决了批量生产过程中零件频繁装夹、找正、换刀和频繁调用加工程序的难题,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我厂现有两种国产数控铣床的控制系统BK—211A和SK—232都是两个半(2(1/2))座标数控机床。几年来,大多加工平面零件,对于外形复杂的双曲面零件,一直没有配置相应的加工软件。为了扩大数控设备的应用范围,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数控加工的自动编程,提出在2(1/2)座标数控铣床上实现双曲面外形加工的程序设计任务。 在2(1/2)座标的数控铣床上实现曲面零件的数控加工在我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有的  相似文献   

15.
在机械和仪表制造业中,越来越广泛地用零件表面塑性变形的方法来加工零件,其中包括用挤压器挤压由难加工材料制成的零件小孔。为减少挤压器(图1)的磨损,表面镀铬或用硬质合金强化。挤压通常在液压机或其它  相似文献   

16.
结合惯性平台典型复杂零件台体的数控加工,解决了CAM加工坐标系(MCS)的设置及其与机床加工坐标系的协调一致问题、双转台式五轴铣加工中心的后置处理坐标转换问题,完成了台体的数控加工程序设计,提高了台体零件的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7.
特种高温合金深小孔的电火花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工高熔点钨钼合金冷却管小孔 (深径比≥ 130 ) ,在普通电火花机床上增设了附加装置 (工件电极和工具电极夹持系统、导向系统等 ) ,制作了新型电极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模锻件毛坯(简称:毛坯)尺寸公差与零件机械加工一般公差相互差异、矛盾和关联等因素,介绍了毛坯和零件之间公差与配合等关系,重点从零件设计、结构尺寸要求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对模锻件毛坯图公差设计进行描述,同时对零件图的尺寸公差使用提出了新观点,优化了毛坯图加工面和非加工面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结合实例合理分配了毛坯尺寸公差与极限偏差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在精密加工中,许多轴类零件的外圆几何精度的高低,与加工这些轴类零件的基准——顶针孔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保证顶针孔有较高的质量,一般要经过精密研磨。即将带有顶针孔的零件在每分钟300~500转的速度下作旋转运动,再将研磨顶尖(一般用铸铁制成)置于零件顶针孔中,并  相似文献   

20.
针对薄壁高温合金零件上宽度为1mm以下的窄流线形型槽的加工问题,提出用板料经模具压制加工出工具电极,继而采用电火花穿加工的工艺方法,并对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