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形长径比孔腔的光整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粘弹性磨料流抛光工艺与柔性磨体振动抛光工艺在抛光大长径比孔腔时在粗糙度、效率方面的差异,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得出柔性磨体振动抛光工艺在抛光效率和抛光精度上优于粘弹性磨料流抛光工艺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聚氨酯柔性磨具抛光机理的基础上.对钛合金的异形面的抛光进行了实验研究,弄清了主要工艺参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砂布轮抛光工艺参数对抛光力的影响规律,提高抛光质量,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试验结果建立了抛光力预测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显著性;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抛光力耦合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抛光力随砂布轮初始半径和粒度的减小而增大,随转速和压缩量的增大而增大;对叶片进气边的抛光实验效果表明:通过控制压缩量可以获得稳定的抛光力,进而获得理想的抛光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锈钢电解抛光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阐述了不锈钢电解抛光的机理和工艺过程,分析了抛光液各主要成分的作用,同时讨论了工艺参数选择、电场分布分析、辅助电极设计、抛光效果评价等。  相似文献   

5.
增材制造可以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零件的高复杂性、高性能、轻量化以及多功能化的要求,但其制造复杂金属零件时在综合性能、表面质量和成形精度上仍然存在不足,必须经过表面抛光处理才能达到航空航天零件高使役性要求。通过综合国内外文献资料,详细介绍了化学抛光、电解抛光、磨粒流抛光和激光抛光这4种可达性较强的表面抛光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应用现状,接着分析了增材制造技术和表面抛光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增材制造与表面抛光工艺相结合的工艺优化思想,并指出研制绿色智能的一体化技术装备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MVK- E型显微 (努氏 )硬度计的结构外形如图 1所示 ,硬度计采用的显微金刚石压头如图 2、努氏金刚石压头如图 3所示。图 1  MVK-E型显微 (努氏 )硬度计外形图1 .机体 ;2 .调整试台升降机构 ;3.试台 ;4.压头 ;5.物镜 ;6.压痕测量机构 ;7.目镜图 2 显微金刚石压头MVK- E型显微 (努氏 )硬度计具有 0 .2 5 N(2 5gf) ,0 .4 9N(5 0 gf) ,0 .98N(10 0 gf) ,1.96 N(2 0 0 gf) ,4 .90 N(5 0 0 gf)和 9.81N(10 0 0 gf)六级试验力 ,适用于小件、薄件、脆硬件等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等试件的显微硬度或努氏硬度的检定和检测 ,同时也可测量玻璃、玛…  相似文献   

7.
在简介磨粒流抛光工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前置扩压器的工艺特点,论述了磨粒流夹具设计和工艺试验技术,并认为扩压器精铸叶片型面的抛光成功填补了我国航空工艺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航空发动机叶片柔性抛光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发动机叶片结构特点及其抛光工艺要求,为实现叶片型面及阻尼台自动化抛光,满足其型面及进排气边尺寸、粗糙度等质量要求,消除叶片型面波纹对抛光工艺的影响,对砂带柔性抛光工艺装备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基于抛光力控制的砂带柔性磨头抛光工艺方法,并对其抛光工艺过程、抛光力控制进行研究,通过对叶片自动化抛光编程及抛光轨迹路径规划技术研究,最终实现发动机叶片高效柔性抛光工艺。抛光试验结果表明,柔性自动化抛光后叶片型面尺寸精度可达±0.06 mm,粗糙度低于Ra0.4,与传统手工抛光方法相比,大大提高其抛光效率及表面质量稳定性,降低劳动强度,且减少粉尘污染。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航空发动机叶片砂带抛光后的表面质量,选取影响抛光质量的主要工艺因素砂带粒度、接触力、砂带线速度、进给速度,以抛光后的叶片表面粗糙度作为评价指标,展开叶片砂带抛光工艺参数优化研究.首先,进行抛光工艺试验,基于试验结果采用BP神经网络法建立表面粗糙度与工艺参数之间的预测模型;其次,根据所建立的预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对比,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最后,对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进行叶片型面抛光,抛光后叶片表面粗糙度明显减小,表面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运用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不锈钢材料中的硅含量。介绍硅的最佳测定条件以及线性范围的浓度,在样品测定中对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实验表明: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高、干扰小、选择性和重现性好,步骤简单、操作容易、分析周期短。测定样品含硅量10μg/mL~60μg/mL(n=6)时,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标准加入回收率均为97.0%~103.0%(n=6),适用于不锈钢材料中硅含量的测试,达到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蓝宝石传统湿式游离磨粒抛光材料去除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蓝宝石与SiO2磨料固相反应的干式化学机械抛光。通过实验分析了蓝宝石干式抛光工艺参数对抛光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较优加工参数对蓝宝石基片工件进行了抛光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聚氨酯抛光垫、粒径为200nmSiO2磨料,转速50r/min和压力33.2kPa时,粗抛光后的蓝宝石基片Ra为6.0nm,去除速度为5.3mg/h,是相同条件下湿式抛光去除速度(2.4mg/h)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提出用N2O-C2H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特规氢氧化钾中钙含量的测定,并对样品消化处理条件和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很好的重现性,同时具有步骤简单、操作容易掌握、干扰少等特点。测定样品含钙量时,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标准加入回收率均为97.0%-100%(n=5),适用于特规氢氧化钾中钙含量的测试,此方法达到了实验室的仪器分析质量与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锡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对晶体抛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锡的物理机械性能对晶体抛光质量的影响,揭示了锡的硬度在20-60℃范围内具有明显的感温特性及不同的容纳磨料嵌入的能力.使用锡盘抛光时切向力较大.因此,当抛光条件变差时易产生抛光切向振动,破坏抛光质量及面型精度.  相似文献   

14.
在对蜂窝夹层结构的缺陷/损伤形式、修补方法以及修补时对设备、材料及工艺的要求等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着重对灌注修补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适当的灌注修补材料如G7A-20,可室温固化,适于操作,密度≤0.8g/cm^3,剥离强度≥29.4N/cm、拉离强度≥3.4MPa;修补后压缩强度和模量原结构设计许用值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发动机叶片前后缘自由式砂带抛光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叶片前后缘(LTE)的轮廓形状和表面质量将对航空发动机的气动性能和叶片的疲劳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提高前后缘的轮廓度和表面质量,通过对目前航空发动机叶片前后缘抛光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叶片前后缘抛光工艺要求,并基于自由式砂带抛光的工艺特点,提出了叶片前后缘自由式砂带抛光工艺方法;针对该抛光工艺方法,建立其砂带张紧力控制系统,确定了抛光加工中的砂带走刀步长计算公式及抛光轨迹规划方法;最后以某型号叶片的前后缘作为加工对象进行抛光实验研究。检测结果显示:叶片前后缘轮廓度误差小于0.01mm,其表面粗糙度小于0.4μm,证实了该抛光工艺方法对提高叶片前后缘的轮廓度和表面质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光学元件的面形精度,提高加工效率,针对平面光学零件,以抛光去除效率和表面粗糙度为考核指标,对影响进动气囊抛光的几个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及分析,得出各工艺参数对抛光去除效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在此条件下进行了气囊抛光工艺试验,通过Matlab软件拟合出了气囊抛光去除函数,为开展驻留时间的计算和面形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精密加工是机械制造行业的重要基础,航空机载设备精密加工具有精度高、难度大、工艺复杂等特点,研磨与抛光技术更是精密加工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2种加工方法,将研磨与抛光加工技术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解析,提出几种研磨抛光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刀具的受力分析、刀具材料的选择等实验数据出发,论述了运用外排屑深孔推镗刀加工热轧管料坯深孔、改进其加工工艺的过程。实践结果表明,运用外排屑深孔推镗刀加工热轧管料坯深孔可保证粗糙度3.2↓A,直线度0.0/100mm,提高工效5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氧化剂AP含量及粒径、燃速催化剂种类及含量、铝粉粒度、交联剂及工艺助剂等的调整,对硝酸酯增塑聚醚推进剂的燃烧速度和燃速压强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燃速在7.7~16.7mm/s(7.0MPa)范围内可调,静态燃速压强指数稳定在0.5,最低可达0.41。  相似文献   

20.
针对砂布轮抛光表面粗糙度工艺控制,提出了工艺参数稳定域和优选区间的概念;通过砂布轮抛光TC11叶片试件的正交试验,建立了表面粗糙度对工艺参数灵敏度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工艺参数区间敏感性,获得了工艺参数的稳定域和非稳定域;根据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趋势图,得到了工艺参数的优选区间;通过航空发动机叶片抛光试验证明工艺参数优选区间是可靠的,为砂布轮叶片抛光工艺以及进行表面粗糙度控制研究提供理论方法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