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系统设计研究和详细的雷达模拟已经证实了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在目标多普勒信号淹没在旁瓣杂波和干扰的情况下实现目标检测的效用。最近美国空军利用在STAP方面的投资,借助罗马实验室的多通道机载雷达测量(MCARM)计划,建立了多通道雷达数据的数据库,以进一步开发适合于实战环境的STAP结构和算法。一般来说,起初数据不能与模拟数据吻合的一个方面是实际杂波和干扰的非均匀特征。本文研究了非均匀数据对S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采用机械雷达进行目标检测会因为平台引起的杂回波谱扩展而变得复杂起来,因此,常规的脉冲多普勒雷达要求目标具有最小可检速度(MDV)以便消除主波束(和旁瓣)杂波,为了减少机载预警(AEW)雷达对MDV的要示,近年来,人们对采用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技术和移相中天线(DPCA)处理技术的旁视,多通道(即多孔径)雷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象JSTARS那样的GMTI(地面动目标检测)雷达也采用类似的技术来检测象坦克、吉普车之类持面慢速运动目标。大多数文章都涉及到旁视机载雷达(SLAR),在这种情况下也径相位中心们于飞行路径的一条平行线上,本文讨论了一般的非旁视的机载GMTI雷达的设计与性能,此时阵列不是正侧视的,极端情况为前视机载雷达(FLAR)。非旁视的机载GMTI格外引入注目,因为它适合于经常用于大视角  相似文献   

3.
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lliam  L  Melvin  罗先志 《空载雷达》2006,(4):41-55,34
简要概述了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技术在雷达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空时信号的多样性和包括降维与降秩STAP方法在内的各种自适应处理机。阐明了地杂渡和噪声干扰的空时特征和关键STAP性能指标。对当前的一些STAP课题进行了指导性总结:空基雷达、双基地STAP、知识辅助型STAP、多通道合成孔径雷达和非旁视阵列结构等。  相似文献   

4.
挪威先进面空导弹系统试验完毕为挪威先进面空导弹(NASAM)计划研制的先进面空导弹系统(ADSAMS)已经试验完毕。ADSAMS的研制试验包括约100次飞经试验目标上空和4次对目标的成功攻击。在4次成功攻击中,有1次是同时攻击以60度角来袭的两个目标...  相似文献   

5.
Gerla  K 何莹 《空载雷达》1995,(2):61-68,38
本文给出了一种平均电平自适应检测器(MLAD)的收敛结果。MLAD包括一个带有平均电平检测器(MLD)的自适应匹配滤波器(用于空间相关输入)。由一组数据估算出的自适应匹配滤波器的最佳权数适用于一组统计独立的非同时数据。MLD的门限由结果数据确定。此后,把一个候选单元与该门限相比较,得出了作为一些参数的函数的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这些参数是门限系数、匹配滤波器的阶数、用于计算自适应匹配滤波器权数的每个  相似文献   

6.
Chin  Heng  Lim  Elias  Aboutanios  Bernard  Mulgrew  林俭芳 《空载雷达》2007,(2):41-46
研究了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技术在双基地机载雷达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对于地面动目标指示(MTI)雷达,杂波多普勒频率与各种阵列结构的距离而不是线性侧视结构有关。这种距离相关性导致了STAP技术的杂波抑制问题。一种情况是STAP滤波器变成距离相关。本文建议在角度一多普勒域上利用插值对改进型联合域局部(JDL)处理器进行多普勒补偿。仿真结果显示处理器的性能在整个频谱上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一种适用于一类特定的非线性系统全局收敛非线性滤波器被称作修正增益推广Kalman滤波器(MGEKF)。将MGEKF与一种非线性时变观测噪声统计估值器相结合,导出一种自适应修正增益推广Kalman滤波器(AMGEKF)。AMGEKF应用于三维仅有角度测量的寻的导弹制导,当测量噪声的方差不能精确已知时,不存在MGEKF经常表现出的不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AMGEKF是稳定的。而且与虚构的、对测量噪声方差精确已知的MGEKF有几乎相同的估计效果。  相似文献   

8.
Hemmi  C Dove.  RT 《空载雷达》2000,(1):34-42,33
采用新设计、研制的宽带辐射元和宽带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验证了工作在C、X和Ku波段的高性能有源阵列,先进的共用孔径计划(ASAP)探索了能够同时具有或分时交替完成雷达、电子战及通信功能的宽带多功能阵列。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完成了两个回合的辐射元和发射/接收(T/R)模块设计。本文归纳了辐射孔径设计方法、整个阵列的概念和目前的设计技术和性能。  相似文献   

9.
Tsao  T Himed  B 《空载雷达》2000,(1):12-17
研究了在机载雷达应用中,进行干扰秩估计对几种减秩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的检测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干扰秩与实现最大检测概率处理所需的接收 阶的关系。此外,还研究了其恒虚警率(CFAR)特性。所考虑的参数包括:抑制噪声干扰机数目,杂波的抗相关时间以及飞机倾斜角。本文还提供了模拟数据以及测量数据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在现代雷达系统中,尤其是在强干涉和人为干扰下的机载雷达系统中的应用情况。简要介绍处理方法后,叙述了STAP在导致非平稳信号环境的热杂波和非均匀雷达环境中STAP的应用结果。分析了在这种实际情况下采用STAP处理所存在的局限。结尾部分为使用圆形阵列所得到的一些STAP近期结果。  相似文献   

11.
洛马公司赢得JASSM合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击败波音公司,在联合空面防区外导弹(JASSM)计划的竞争中获胜。今年4月9日,美国国防部与洛马公司签订了一项价值3600万美元的合同,以完成JASSM计划的方案论证和风险降低阶段,为进入工程制造研制阶段...  相似文献   

12.
实用的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算法取决于降维处理,采用了诸如主要分量或部分自适应滤波器的技术。降维不仅可以减轻计算量,还能减少估算干扰统计所需的采样。这样的结果源于假设杂波方差具有特定(非参数)结构。我们验证了如何将参数结构加在杂波和干扰上,以进一步减少计算和二次采样。这个方法称为空时自回归(STAR)滤波,它采用了两个步骤:首先,构造一个结构子空间,该子空间正交于有杂波和干扰驻留的结构子空间,其次,用与该子空间匹配的检测器可确定是否有目标存在。我们采用圆形阵STAP的实际仿真数据组,证实了该方法能够显著地降低信号-干扰与杂波比(SINR)的损耗,且计算量小于其它常用算法。在低2次采样情况下该STAR算法同样能取得很好的性能,这个特点对非平稳杂波的状况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卫星导航自适应调零天线研究领域中信号失配导致自适应计算性能下降和性能恶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超高自由度的稳健调零算法。首先在SFAP框架下提出SYSTOLIC阵列在矢量不确定集约束下的实现方法,给出分析滤波器组与综合滤波器组的处理架构,分析了空时滤波器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矢量不确定集加载量的取值范围,实现空频宽带处理器SYSTOLIC阵列的最优权值求解过程。算法有效改善了空频自适应调零算法的输出信干噪比,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对通道失配不敏感且收敛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张勇 《空载雷达》1996,(1):51-57
本文分析了SLAR中杂波抑制距离模糊DPCA技术与自适应时空处理技术之间的关系。对自适应时空处理杂波协方差矩阵的结构分析,揭示了产生DPCA型解的充分条件。首先论证了有N个空间通道,且每个通道有M个时间抽头的处理器工作于理想条件下,其杂波协方差矩阵特征值的数目不可能超过N+M-1。而这N+M-1个主特征值的存在表明足以生成DPCA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有源电扫阵列雷达系统的仿真,用已开发的机载雷达环境仿真工具模拟产生雷达子阵级发射信号,作为测试台的仿真输入,由此可推出信号处理算法,尤其是自适应波束形成(ABF)和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技术。本文给出了仿真输出示例,并结合仿真结果对雷达系统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阵列误差对机载杂波谱结构的影响,并且指出,如同模识别问题一样,在空时二维自适应滤波中训练方法对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在相控阵机载预警(AEW)雷达杂波抑制中三维空时白适应处理(3D-STAP)的性能最优,然而,三维处理存在两个方面的缺点:一是自适应权的计算量较大,二是估计杂波协方差矩阵时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这在实际非均匀环境中很难满足),因而无法应用。先时后空白适应处理(T-SAP)不但计算量低,而且性能接近最优。现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数据域(DDD)的三维先时后空白适应处理(3D-T-SAP)方法,即先对每个二维空域通道用具有超低旁瓣的多普勒滤波器将杂波作局域化预处理,再对各个或相邻几个多普勒通道的输出作基于直接数据域的二维空域白适应处理。此外,由于该方法对阵元误差比较敏感,因此还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误差校正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了用于大型单元数字化阵列雷达(EDAR)的多层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各阵列单元的距离相关增益自适应(RDGA)提供了有效的杂波对消。机载截击(AI)雷达的模拟试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效率,并说明了它相对于阵列中随机相位误差和幅度误差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杨平 《上海航天》1994,(6):9-16
随着阵列信号处理的不断发展,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讨论了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BF)系统的组成、各种参数的选择、及适合于连续波体制雷达的修正的Gram-Schmidt自适应算法,并结合实例详细讨论了ADBF系统的硬件实现。所得结果说明本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来,随着威胁种类及威胁场景的变化,海军的机载预警(AEM)任务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文介绍了考虑到目前和将来的任务情况而提出的一种雷达系统方案。该雷达设计的主要特点是把电扫描有源孔径陈列数字工自适应波束形成的优势与适用于灵活的动态波形捷变的很宽的工作带宽(1GHz、CUHF ̄L波段)相结合。目前正通过由海军空战中心飞机分部(NAWCDWAR)正在进行的研究开发工作时该雷达进行全面的原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