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中国民航进入快速发展期,航空运输保持16%以上的年均增长,航空市场需求旺盛,航空公司发展势头强劲,民航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我国东部地区飞行量持续上升,而中西部机场建设  相似文献   

2.
从亚太地区/飞行流量发展分析采用新航行系统的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及相邻空域飞行流量的增长情况据IATA1995年对全球航空运输情况分析,指出:亚太地区是全球航空运输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而在该地区的南中国航路飞行流量的年增长率达到19.6%,日本以南国际航路高峰小时飞行量为28架次。亚太地区空域阻塞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地区: 亚欧航路; 南中国海航路; 日本区域; 中国的珠江三角洲。 1.亚欧航路由于该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和发展速度为因素的促进,亚欧之间的直达航路的飞行量增长相当快。1982年,该地区每周只有11班亚欧直达航  相似文献   

3.
随着民用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的飞行量急速增长。近一段时期航空市场的调查结果表明,机场经营者和国内外航空公司对于提高空中交通管制保障能力、增加单位时间内的飞行容量的需求日趋迫切。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域分布尚不均衡,各地飞行量的增长速度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而目前,为了同时兼顾航空运输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政府部门针对我国空管运行所制定的管制运行规则与标准还比较低。比较而言,北京、广州、上海属于航空运输发展较快的地区,由此带来的航空运输飞行与管制指挥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空管运行的相关规…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中国民航进入发展新阶段。从1991年开始实施的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民航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导方针,落实民航发展规划和工作总体要求,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都取得厂新的成绩,这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五年。一、航空运输快速增长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1995年完成71.4亿吨公里,比199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23.4%;旅客运输量达到5112万人次,比1990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25.2%;货邮  相似文献   

5.
导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国国际航空运输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态势。预计到2005年,国际航线完成运输总周转量86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2亿人,货邮运输量75万吨,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19.3%、18.8%和16.2%。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国际航空运输也出现了结构和质量效益问题。主要表现为与国内航空运输相比而言总量规模偏小、网络结构单一、航线分布不均等问题。2004年国际航线完成的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占全部航线的比例仅为8.88%和25.47%,远远低于国内航线的比例。这使得国际、国内的航空运输发…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航事业成就喜人1.航空运输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到23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21亿人次、货邮运输量277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5.2%、38.4%和26.3%。25年来,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倍多。2004年民航旅客周转量增幅较铁路、公路和水运分别高出21.8、27.2和37.8个百分点,在全社会综合运输中所占比重已从1985年的2.6%提高到10.9%,已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的骨干和交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机队、航线不断拓展截…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用航空》2006,(3):77-78
“十五”期间,我国航空运输事业发展迅速。2005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261.3亿吨公里,比2000年增长113.3%,民航旅客运输量达到1.4亿人次,比2000年增长105.7%。在此期间,航空运输服务质量也有了新的提高,如航班正常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82%;5年间,共有22个单位次获得“旅客话民航”用  相似文献   

8.
放眼世界,近一二十年间,以美国和欧洲的航空公司为代表的支线航空蓬勃发展。在美国,1978-1998年的20年期间,支线航空年旅客运输量从1100万人增加到7100万人,年均增长率接近10%。在欧洲,1992年-1998年欧洲支线航空旅客运输量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3%-16%。如1996年,支线航空旅客运输量的增长率为12.6%,承运的旅客超过了5000万人次。相比之下,我国支线航空运输的发展状况怎样?我们从探讨支线航空运输界定标准开始,对中国支线航空运输状况进行相关实证分析,以期对中国支线航空运输发展进行一些理性思考。支线航空运输的界定1.支线航空…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航"十二五"规划显示,到2015年,中国民航的年旅客运输量将从2010年的2.68亿人次增长到4.5亿人次,年均增长11%。届时,相当于全国人口总量1/3的旅客无疑会给中国民航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显然,它也意味着不小的挑战。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和高度集中的国内航空流量,对于中国民航相对紧缺的航空运输资源和保障能力构成了巨大的挑  相似文献   

10.
<正>与航空运输最具竞争性和可替代性的运输方式就是高速铁路运输,铁路的变革无疑给航空运输业带来挑战,尤其是800公里以下的旅程,高速铁路对航空运输的分流效应已初步显现,如何规避高铁对我国航空运输的不利影响和借助高铁发展航空运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航空运输与高铁运输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航空运输如何应对高铁的发展的几点建议,以期利于航空运输的更好发展。一、我国航空运输体系介绍机场作为航空运输的起讫点,是航空运输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机场总量初具规模,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航机场建设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从民航运输大国向民航运输强国转变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明确机场布局建设的重点,抓住热点领域的发展机遇,对于实现我国民航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对我国民航机场布局建设现状的基本评价1.民航事业发展态势(1)航空运输业务量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实现机场旅客吞吐量2.84亿人次、货邮吞吐量633万吨、飞机起降量306万架次,这三项指标在“十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3%、15.4%和11.7%。2005年我国民航实现旅客周转量26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7…  相似文献   

12.
考虑危险天气的终端区动态容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险天气是影响航空运输飞行安全和导致航班延误的重要原因。随时间变化的危险天气决定了空域的动态容量。准确、及时的动态容量预测可以提高飞行安全性,也可以提高管制员的工作效率。在分析随时间变化的危险天气的基础上.提出用实时飞行受限区划设来表征危险天气:并给出了终端区空域网络图;应用最大流最小割理论找到受天气影响的终端区空域容量的瓶颈,建立了终端区动态容量评估模型;通过对某终端区危险天气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1月25日到31日,民航共执行飞行航班32212班,比去年春节假期增加8.5%;旅客运输量达到402万人次,比去年春节增长20%。今年春节期间,航空运输呈现出了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旅客出行提前。从全国主要城市每日始发航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航“十一五”规划关系到民航未来发展格局,是实施行业管理、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针对经济增长、旅游外贸、运输收益等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十一五’期间的航空运输市场以及2020年的航空市场远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一、引言航空运输业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正逐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腾飞,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缔约国中的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38位上升至2002年的第5位。1990-2002年期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17%,是国际同期平均增长速度的3.9倍(见表1),也是同期我国几种交通方…  相似文献   

15.
1994年,民航系统认真贯彻“安全第一、正常飞行、优质服务”的方针,坚持严格管理,开展全行业整顿,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航空运输持续快速发展,安全情况好转,各项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航空运输生产 1994年,民航运输生产在前几年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国内航线运输指标均有大幅度增长,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增长幅度较大,香港地区航线运输出现负增长。全年全行业主要运输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与1978年相比,1993年我国民用航空业完成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增长了16.1倍,旅客运输量增长了13.7倍,货邮运输量增长了9.9倍,航线条数增长了4倍,营运里程增长了6.6倍新中国民航事业创立4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初创时期,基础弱小,设施十分落后,民航广大职工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已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率发展,尤其是8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7.
民航总局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提出,要“重视支线运输,促进沿海开放地区、地向交通不便地区支线运输的发展。”这一措施为我国支线航空运输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一、发展支线航空运输是我国航空运输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首先,发展支线运输是建设完整的国家航空运输网络的需要。我国的支线运输规模很小,除了个别边远省份外,大部分省份都有待于加强和发展。加强支线运输建设,是着眼我国航空运输事业长远发展,建设完善的航空运输网络的战略任务。其次,加强支线运输建设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地方发展民航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的不断变革 是在民用航空事业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从国际的情况看,过去20年全球民用航空运输事业持续增长。据统计从1995-2000年飞行量增长30%,飞行公里数增长55%。欧洲地区最近的统计表明,该地区飞行年增长率为5%,预计15年后年飞行量将增长一倍。从国内情况看我国民用航空飞行量以每年将近20%左右的速度迅速增长。以今年最近的统计为例,北京首都机场在国庆繁忙期间日起降飞机已经达到800余架次,上海在APEC会议期间,两个机场的日飞机起降架次也达到700架。广州高空管制区目前高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公众航空需求不断提高,近10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各单位逐步认识到,民航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二者之间的关系,民航节能减排的重要  相似文献   

20.
从1980年起,我国航空运输在经历16年,年均增速20%的加速发展期后,1996年增长率降至12.8%。增长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总体经济增速减缓而趋向比较正常;二是1996年民航两次调高国内折扣票价,抑制因低票价而引起的客源膨胀。“九五”是我国航空运输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不仅反映在航空运输发展方面,也表现在民航体制改革方面,且两者相互影响。现对我国航空运输未来增长环境和动力机制作一分析,以把握空运发展态势,将有利于航空公司制订发展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