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B2型RuAl金属间化合物的平衡晶格常数、形成热、弹性常数以及点缺陷形成能,与其它计算方法和实验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点缺陷形成能的分析结果表明:富Ru合金出现Ru反位缺陷,富Al合金出现Al反位缺陷。对于上述计算结果,还基于晶体总的电子态密度与各原子分波态密度等电子结构方面的信息对其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TiAl—X(X为3d过渡金属)超胞合金体系的几何、能量与电子结构。通过计算、比较、分析Ti7A18X与Ti8Al7X超胞的合金形成能,得出3d过渡金属在L10—TiAl合金中的占位情况:合金化元素的外层电子数,特别是外层的d电子数对其在L10-TiAl合金中的占位有非常明显的影响,d电子数较少的前过渡金属Sc、V和Cr主要优先占据Ti原子位,而d电子数较多甚至是满d壳层的Mn、Fe、Co、Ni、Cu和Zn则主要优先占据Al原子位。与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对Cr元素在L10-TjAl合金中占据情况得出不同结论。对于合金化元素在L10-TiAl合金中占据不同亚点阵的情况,还从电子分波态密度角度,很好地解释了其产生的电子机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运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采用CASTEP量子力学能量软件包研究了Sc占据Ti位与Sc占据A l位的超胞晶格常数、原子形成热、超胞总态密度与电子密度差分图,两种情况对比下,在L10-TiA l合金中,Sc优先占据Ti位,这一结论为进一步研究三元系TiA l-Sc合金提供了理论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影响γ-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室温脆性的因素从晶体结构尺寸、合金成分、变形位错、电子结构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得出结论:空间电荷的均匀分布有利于γ-TiAl合金室温塑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钙态矿材料锆酸锶(SrZrO3)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SrZrO3的直接带隙及间接带隙的大小分别为3.53,3.80 eV,同时基于电子能带结构对SrZrO3的光导率、介电函数、反射谱、吸收谱、能量损失谱、折射系数和湮灭系数等光学性质进行分析,表明光导率在8.45,12.27 eV处存在O 2p→Zr 4d T2g及O2p→Zr 4d Eg 4d的带间跃迁.计算结果符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用量子化学中的SCF-MO MINDO/3,MNDO,AM1和PM3方法计算研究了亚甲二醇二硝酸酯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2,求得了MGDN的平衡几何构型。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均表明,标题物分子中两个ONO2均为平面基团,且O-NO2键的Wiberg键级最淖分子中最弱的键,在分解时可能首先断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皱褶芯材的几何特征和承力特性,给出了其当量弹性常数求解的细观力学模型。该模型采用材料力学的方法推导出了M-型皱褶芯材的当量密度ρ、当量线弹性模量Ez和当量剪切模量Gyz,为皱褶夹芯结构的优化设计和皱褶芯材夹芯板的力学性能计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种有限元模型和工程方法分别对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在压缩、剪切载荷作用下的总体稳定性进行了计算,根据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承受压缩载荷的结构,采用工程计算法能够较好的预估结构的屈曲临界载荷,而对于承受剪切载荷的结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能较好的计算结构的屈曲载荷。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喷射成形Si—Al合金成形工艺,获得优良的显微组织,本文模拟了喷射成形Si-30wt% Al合金的凝固过程。研究了雾化压力和沉积距离对熔滴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和固相分数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得到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机械合金化和熔炼-机械合金化制备了LaMg11Zr+200%Ni储氢合金,研究了合金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由机械合金化制备的合金经球磨20h后近于非晶化,但还存在一个微弱的LaMg衍射峰,合金颗粒的粒度为2~5μm,且有轻微的团聚现象.熔炼-机械合金化制备的合金球磨20h后达到完全非晶化,合金颗粒大小更为均匀,呈规则的球状或近球状形态.熔炼-机械合金化制备的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比机械合金化制备的合金小,但循环稳定性和高倍放电性能好.  相似文献   

11.
从Stratton-Chu公式出发,利用阻抗边界条件,得出阻抗边界条件积分方程,将目标表面分成不同的区域,有些区域用高频解析方法求出其表面电流,有些区域利用矩量法解阻抗边界条件积分方程得表面电流。本文以橄榄体(包括介质涂敷情形)为例,计算其电磁散射特性,混合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或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研究伴有滑动床的倾斜浆体管道砂颗粒输送规律,应用力平衡理论,研究了悬浮层、滑动床层速度以及滑动床厚度求解方法,由此给出了倾斜管道淤积临界速度迭代求解方法。同时,应用悬浮层剪应力线性分布假设,并借助普朗特经验公式,给出了滑动床上方速度分布模型。粗砂管道水力输送实验数据表明:(1)淤积临界流速与颗粒粒径和输送浓度负相关,输送浓度不变时,淤积临界流速与管道倾角大小正相关。与模型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淤积临界速度计算值和实测值最大偏差为13%;(2)随着管道倾角增加,最大速度点位置有向上偏移的趋势。与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上层速度分布理论模型计算值和实测值偏差不超过10%。结果表明力平衡理论和剪应力线性分布假设能够较好地用于伴有滑动床的倾斜粗砂浆体管道淤积临界速度和滑动床上方速度分布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描述绕锐前缘平板高超声速流动的数值模拟结果。对完全粘滞激波层的数值模拟进行了逐次校验。计算出的密度分布型式、激波倾斜和斯坦顿数与其他作者的理论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近似传热系数计算结果的经验相关式。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颖的Z源逆变器直流链峰值电压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Z源逆变器的直流链峰值电压直接检测与控制方法。Z源逆变器中逆变桥等效输入电压为其直流链峰值电压,控制直流链峰值电压恒定有利于减小功率器件的电压应力,同时给逆变级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以及简化逆变侧的设计。在分析Z源逆变器直流链电压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直流链峰值电压的直接检测方法,具有实现方案简单、成本低,不存在现有直流链峰值检测方法中的延时以及算法复杂等缺点。通过对检测得到的直流链峰值电压进行控制,在不同的输入电压与负载条件下都能实现直流链峰值电压的恒定。交流输出电压采用了峰值电压控制策略,通过采样输出电压,能实时计算得到输出电压峰值,通过控制峰值电压的恒定能够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定。基于所提出的直流链峰值电压与输出电压峰值控制策略,能够同时实现直流链峰值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稳定,稳态与动态性能良好。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恒温热线风速仪和计算机采样及数据处理技术,结合 X 型探头的热线响应方程,对平面湍性混合层流、平面湍射流自模拟区内的四阶脉动速度关联量进行了测量;将所得的测量值与根据周培源教授提出的把四阶脉动速度关联用三个二阶脉动速度关联乘积的和来表示的假定而算得的相应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吻合程度令人满意。说明在本文所述的剪切流场中,可通过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求出四阶脉动速度关联值;在此基础上,可对三阶脉动速度关联方程进行封闭求解,提高对平均速度、雷诺应力等量的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16.
乳化燃油的微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了乳化油珠的微爆特性。通过高速摄影记录了悬挂液滴的微爆过程,结果表明,尽管乳化油珠的蒸发常数较小,但微爆的发生仍能使油珠生存期大大缩短。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最后,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掺水量、环境压力和温度、油气间相对速度等对微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双重Fourier级数分析了受横向均布载荷作用下两邻边铰支两邻边固支矩形板的非线性弯曲问题。利用该级数正交性,可以把非线性偏微分控制方程化为含级数系数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并通过迭代解出所有系数。最后给出了位移和应力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电磁式作动器与受控结构的耦合特性。以某典型电磁式作动器为例,建立了它与恒流输出功率放大器、恒压输出功率放大器配套使用时的数学模型,以及它与受控结构的耦合模型,研究了受控结构耦合作用下电磁式作动器的频率特性,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另外,本文还推荐将恒流输出功率放大器与电磁式作动器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直升机双线摆式吸振器的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线摆式吸振器是位于直升机旋翼旋转平面内用来吸收该平面内桨毂纵、横向激振力的动力吸振器,能随旋翼转速而调谐。本文以桨毂安装多个相同的双线摆构成双线摆式吸振器为研究对象,从阻抗角度导出了机身/旋翼/双线摆式吸振器耦合系统的时域与频域运动方程,可求得在旋翼旋转平面内桨毂中心与双线摆质量块对桨毂中心外激振力的响应,并在其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旋翼旋转平面内桨毂中心纵、横向所受激振力及加速度阻抗、吸振器结构设计参数和调谐等对吸振器减振性能影响的规律。本文结论对这类吸振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