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对飞机燃油系统管路连接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管路与结构、管路与管路的硬连接、柔性连接的特点、各类接头的优缺点及在设计和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还介绍了各类管路连接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对国内该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直九星形柔性桨毂热压机是我国从法国宇航公司“海豚”直升机生产线上引来的一台关键设备。“海豚”直升机是一种新型飞机,它具有重量轻、载重量大、航程远、寿命长、维修方便等许多优点,达些优点集中体现在它的星形柔性桨毂上。星形柔性桨毂的核心部件就  相似文献   

3.
法国飞行试验中心(CEV)使用的“海豚”6075支撑着政府合同下的飞行试验研究。本文描述了这种高度改装的直升机并介绍了正在进行中的及正在准备中的试飞活动。像介绍的那样,“海豚”6075能够满足诸如飞行力学建模、直升机系统识别、性能、内部或外部噪声测量、低速系统校准等各种形式试飞研究的要求,同时也给出了由已经完成的各种飞行试验得到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海豚”系列直升机的发展过程,概述了单发与双发“海豚”的研制情况,结构特点,以及武装型“海豚”和21世纪“海豚”直升机研制情况,并归纳了“海豚”系列直升机发展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5.
简谐激励下柔性卡箍支承管路系统响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柔性卡箍支承航空发动机管路系统振动问题,研究了柔性卡箍的刚度特性及其对管路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包含管路和柔性卡箍的管路系统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给出了系统时域响应的Newmark积分方法。采用解析推导和试验测试两种方法对柔性卡箍刚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柔性卡箍的刚度具有明显的分段线性特性。通过对基础简谐激励作用下管路系统时域受迫响应分析,研究了柔性卡箍支承刚度对系统非线性行为的影响。发现柔性卡箍刚度的不对称性较大时,系统的幅频响应特性曲线出现明显的非线性突跳现象;在特定频率范围,响应中存在激励频率的亚谐和超谐分量;随着流体流速和压力的增加,系统固有频率减小。   相似文献   

6.
随着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飞机管路系统的连接形式也在日益更新。三十年代初期,飞机上开始使用扩口式导管连接。随着飞机管路系统压力的提高,扩口式导管连接也不断地作了改进。当飞机管路系统压力提高到210kg/cm~2时,这种连接形式已很难适应,即使采取了一些技术上的措施,也经常发生漏油、管扩口挤薄、掉头、裂纹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李宏 《民航科技》2005,(4):85-89
本文主要介绍了燃油系统抗坠毁技术的发展状况,论述了H425直升机燃油箱、油箱附件、管路以及系统抗坠毁技术在提高与改善直升机安全性方面所起的作用,并针对这一技术的技术要点、设计形式和试验验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明了掌握该项技术对提高直升机安全水平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双发中型直升机EC155在欧洲公诸于众之后8个月,欧洲直升机公司就把它推进美国市场。这种直升机是AS365“海豚”中型双发直升机的改进与加长型,机舱尺寸加大40%。 EC155于1997年6月作为AS365N4的编号以实体模型的形式在巴黎航展上首次露面,同一个月作了首次飞行。从那时以来,该机已飞行了100小时。预计到1998年10月取得满足欧洲联合航空要求第29部的适航证,同时将完成5架机的制造。  相似文献   

9.
基于LMS Virtual.Lab多体动力学仿真平台,建立了某型直升机起落架虚拟静力试验方法。基于修正的Craig-Bampton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通过求解各构件的Craig-Bampton模态信息,建立了直升机起落架试验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监测点位移随载荷变化规律,考察了夹具柔性对仿真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对虚拟静力试验系统中的与起落架直接连接夹具加以柔性化处理,其起落架结构的最大位移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夹具柔性对仿真结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完成了基于Kane方法的直升机-柔性绳索-吊挂系统的动力学建模.通过运动学描述,将系统分为直升机本体、吊挂绳索和吊挂载荷三部分.直升机本体为六自由度刚体;吊挂绳索模拟为集中质点模型,质点间用弹簧连接;吊挂载荷模拟为三自由度质点.考虑重力、气动力和弹性力的影响,建立直升机-吊挂系统的Kane动力学方程.针对直升机本体和考虑吊挂绳索柔性的直升机-柔性绳索-吊挂系统这两种模型,计算了它们在不同前飞速度下的配平状态,分析了其运动模态并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外吊挂引入后,直升机需要额外的总距操纵;考虑吊挂绳索柔性后,直升机长周期运动的收敛/发散速度变慢;Kane方法适用于直升机-柔性绳索-吊挂系统的动力学建模,方程整齐简洁,编程求解方便.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17日晚,一架"海豚"直升机执行为海上钻井平台运输职工的任务.事发当地有薄雾、小雨及近地风向130度、风速7.72米/秒.当直升机起飞并爬升到150米时,机组起动自动驾驶功能,几分钟后,在机组准备着陆下降过程中,直升机低头并右滚.  相似文献   

12.
航空发动机叶片钛合金材料在数控磨抛加工中容易发生烧伤及黏附现象,针对常用的TC4材料开展了超硬磨料柔性抛光轮数控抛光试验研究。分析了超硬磨料柔性抛光轮抛光参数中转速、进给速度、预压量及行距对抛光去除深度及抛光后试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各抛光参数影响的主次关系。确认了钛合金试件抛光表面黏附物质成分,并同时分析了表面黏附物的形成原理。给出了TC4钛合金材料在超硬磨料柔性抛光轮数控抛光过程中工艺参数的选择策略,为TC4材料的航空发动机叶片和整体叶盘在超硬磨料柔性抛光轮数控抛光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CATIA软件Tubing Design模块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研究了CATIA软件Tubing Design模块,建立了直升机基于特征的零部件库的建库方法及组织架构,确定了直升机管路系统设计、协同设计的一般原则.针对工程实际,提出了管路设计过程中零部件装配不必严格采用摆放规则的原则以及软管建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某新型直升机在国内首次采用燃油箱在机身两侧短翼内布置方式,与以往燃油箱在机身底部客货舱地板下布置的直升机相比,其压力加油系统有较大改变,结构更为复杂。为了满足直升机安全和减重要求,减少研制风险,通过Flowmaster软件仿真研究这种布置方式直升机压力加油系统工作特性,研究表明,其工作时左侧油箱比右侧油箱加油快,后侧油箱比前侧油箱先加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包括更改管路结构和同侧两油箱间增设连通管的优化方案,并提出了定量描述油箱两侧布置式直升机压力加油系统工作时各油箱加油流量不匹配程度的方法。证明了该优化方案能显著减小两侧布置式直升机压力加油过程中各油箱加油流量不匹配程度,且能满足管路内燃油流速限制和系统冲击压力限制的要求,该优化方案已在实际型号研制中得到运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飞机管路失效问题整体分析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一种飞机管路强度快速分析方法,采用CAEPIPE软件与ABAQUS软件相结合的有限元方法对飞机管路的强度进行模拟分析。对于飞机管路系统中因柔性接头存在而引起的分析困难问题,首先利用CAEPIPE软件对管路系统进行整体分析,避免了传统分析方法中对于柔性接头的复杂迭代计算;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危险区域利用ABAQUS软件进行进一步的局部分析,以保证强度分析的准确性。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在保证强度分析可靠性的基础上,相对于传统分析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分析效率。研究工作对明确飞机管路受载后的变化情况、研究管路失效形式、校核管路强度、优化管路系统结构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具有星型柔性桨毂旋翼系统和涵道尾桨的“海豚”型直升机的平衡特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机体运动方程是纵横向耦合的,并详细考虑了机体各部件(平尾、垂尾、侧垂稳定面、涵道尾桨)的影响.诱导速度采用涡流理论导出的非均匀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7.
伴随气泡和气穴低压管路瞬态的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丹  李松晶  包钢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2):2062-2067
在航空航天液压系统中,为了合理地预测伴随气泡和气穴低压管路压力瞬态脉动,给出了用来描述管路流动瞬态特性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实现了偏微分方程中空间域的偏导,并建立了计算有效体积弹性模量、摩擦阻力项、气泡和气穴体积的数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中三个参数即油中的初始气泡体积、气体析出时间常数和气体溶解时间常数进行参数辨识,得到了参数辨识以后的低压管路压力瞬态脉动模型.通过对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表明该低压管路瞬态模型用于计算伴随气泡和气穴的压力瞬态脉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铝合金柔性导管连接卡箍是目前国外飞机上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管路系统用连接件,与我国现用的导管连接卡箍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安装、维护,重量轻,防止漏油、漏气等特点。如制定成航空行业标准,成批生产后不仅能满足飞机新型号研制的急需,还将使我国飞机管路系统连接向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型无人直升机无铰式旋翼技术验证和飞行试验需求,建立了能够用于实时仿真的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并基于经典PID控制算法完成了飞行控制律设计。为验证理论模型准确性和控制参数合理性,相继开展了盘旋飞行和大速度飞行的半物理仿真和飞行试验,并基于飞行试验控制效果评估完成了部分控制参数的优化设计。数据分析表明:半物理仿真和飞行试验的时域响应和配平特性均吻合较好,验证了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飞行试验中无人直升机姿态和速度响应均能够较好地跟踪其设定值,所设计的飞行控制参数能够满足某型无人直升机稳态飞行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杨松山 《飞行力学》1993,11(4):42-48,87
主要阐述直升机驾驶员各特征参数的确定方法,导出了各种不同形式模型参数的换算公式以及模型参数与驾驶员评价等级之间的关系。本文的方法经过多种直升机飞行试验数据的验证是查行的,可用于各种直升机的闭环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