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简讯(一)     
民航总局成立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ChinaCivilAviationHumanResourceCenterSepup为适应民航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民航系统人才市场,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人事部批准,中国民航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于近日成立。该中心为民航总局所属事业单位,与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室即民航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该中心的行政、人事、财务等管理工作由航空安全技术中心负责,其主任、副主任由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征得民航总局人事主管部门同意后任免…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民航学院承担的“民航新航行系统投资预测”和“民航新航行系统成本/效益分析”两个课题,于1992年2月25日在北京的中国民航未来航行系统研究组第5次会议上通过了专家评审和鉴定。与会成员有民航局未来空中航行系统研究组人员、民航局航行司、科教司各级领导、民航华北局航务中心、国际航空公司、民航第一科研所的领导和专家等。  相似文献   

3.
对民航运输系统发展程度的有效测度是实现民航运输系统协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民航运输系统性内涵出发,构建了民航运输系统性测度模型。借助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方法,建立了民航运输系统总体评价方法,基于协同理论建立了民航运输子系统协调度测度模型和方法。并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和方法,对中国民航运输系统性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民航系统的有效性有待提高,航空公司系统、机场系统与空管系统两两之间均处于中度协调状态,动态协调度呈现出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10日,中国民航第一所综合性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国民航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民航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2004年12月21日,中国民航学院隆重举行该院首任院长、原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方槐少将档案捐赠仪式,这标志着民航学院在我国民航系统首家启动名人档案建档工程。中国民航学院本着统一领导,分期分批建档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此项工作,并决定将首任院长列为第一个建档对象。  相似文献   

6.
民航学院与中科院联手助推民航科技CAUC and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 Set up Lab11月5日,“民航安全智能监控与识别联合实验室”签字和揭牌仪式在中国民航学院举行,该实验室由民航学院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成立。双方的成功合作对提升中国民航学院科研实力,参与并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培养高素质科研梯队,吸收外部先进的科研和管理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民航安全智能监控与识别联合实验室”是在国际民航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和中国民航事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中国民航学院和中科院自动化所经过充分协商和论证,依托中科院…  相似文献   

7.
继第一届中国民航财务年会(参阅本刊1991年第12期)两年之后,第二届年会已于1993年10月7~8日在北京天伦王朝饭店举行。两年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突出,推动了民航事业突飞猛进,引起外国投资商急欲了解我融资需求和探求合作的兴趣。参加会议人数比上届大为增加,中外各方近300人,可说是民航财务领域的一大盛会。  相似文献   

8.
刘伟勋 《国际航空》2001,(11):41-42
50年来,中国民航学院共为民航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各类人才3万余名,在民航工作的毕业生占全行业职工总数的1/6,占民航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1/2,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培养的摇篮”。面对未来民航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他们正在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培养出更多行业急需的系统人才  相似文献   

9.
CCA新中国民航安全文化与新中国民航相伴而生、相伴而行。对我国民航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生机制进行研究,更好地把握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脉络与规律,对民航安全文化建设大有裨益。一、新中国民航安全文化的起源与萌发新中国民航于1949年11月2日成立后,伴随着民航安全生产的启航,民航安全文化起源并萌发。新中国民航成立初始,底子薄,设备紧缺,物质条件很差,"两航"起义提供了几架活塞式螺旋桨飞机,旧中国遗留下几个设施简陋的机场,欧美国家的经济封锁导致飞机零配件缺乏、油料供给不足,机务维护、交通管制条件也很差。面对落后的物质条件,新中国民航正视困难的客观条件,充分发挥主观可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安全工作的物质条件,民航安全物质文化由此发端。  相似文献   

10.
第二章放松管制、扩大开放——我国民航改革和发展的主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期间,中国民航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中国民航取得辉煌成就的动力机制,就是以放松管制、扩大开放为主线的民航体制改革。中国民航成立50多年来,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革。1980年,民航脱离了军  相似文献   

11.
5月24日,中国民航安全学院在北京挂牌成立。为了保证民航持续、快速、健康发展,CAAC决定在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成立中国民航安全学院。民航安全学院设立飞行标准系、机场安全管理系、空中交通安全管理系、航空器适航审定系、航空保安系、事故调查与安全信息系、安全理论系以及国际合作部等机构。中国民航安全学院致力于民航行业内的安全培训工作,主要承担政府安全管理及监管人员的在职培训任务,同时兼顾民航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空管人员的在职培训,逐步成为民航安全管理人员资质鉴定及培训中心、民航安全法规宣传基地和国内外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航在自身的科研开发中带有浓厚的民航特色。对民航科研开发进行了归类分析,同时对中国民航学院科研管理的特点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建设民航强国是中国民航人多年的梦想。2010年,民航局局长李家祥以一席《中国民航人要为建设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的讲话开启了全行业全面实施民航强国战略的大门。中国民航人从此将在这一战略引领下,走出一条开拓创新、艰苦卓绝的奋斗之路。在"十一五"和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实施"全国用户满意工程"的部署和民航总局、民航协会领导的指示,受民航总局运输管理司的委托,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航空公司、各机场和民航科研中心的配合下,由中国民航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中国民航青年志愿者协会和《中国民航》杂志三家联合举办的"'97旅客括民航"活动,从1997年7月起,在全国民航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被列入评价的航空公司18家、被评价的机场40个。至4月工日止,经过10个多月来广大旅客、货主用户的积极参与,认真评价,被评价单位注重用户反映的意见,积极整改,该活动已圆满结束,各项评价结果和抽奖、评奖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航立法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60岁华诞,而成立于1949年11月的中国民航也已经走过60个春秋。在这60年中,新中国民航伴随着祖国的发展而起飞,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纵观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民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法制的健全。民航发展壮大的60年,也是中国民航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的60年。中国民航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民航行业的安全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8月7日,我国海峡两岸民航教育首次全面接触的“2002年海峡两岸民航教育及维修训练合作研讨会”在中国民航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民航学院与台湾  相似文献   

17.
对民航企事业单位实施安全审计(CASAP,China Aviation Safety AuditProgram),是中国民航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概要介绍中国民航安全审计的背景、程序、内容和安排。一、中国民航实施安全审计的背景(一)中国民航安全发展状况民航是中国的朝阳行业。自新中  相似文献   

18.
第四章“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发展目标和预期一、“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发展的主要目标2002年,中国民航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的宏伟蓝图。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今年年初民航总局提出了民航“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实  相似文献   

19.
6月18~19日,中国民航第三届财务年会在京举行。年会由民航总局财务司、民航金飞经济发展中心和英国《航空财务》杂志共同举办,来目15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界、民航业、律师行、会计师事务所的海外代表以及中国民航总局、航空公司、机场当局、中国各大银行、中国人保公司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1.中国民航提出民航强国奋斗目标China puts forward civil aviation power objectives2010年2月11日,民航局公布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提出从现在开始到2030年,中国民航将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