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电火花加工是一项特种而较先进的技术,为了向微精加工技术发展,上海仪表厂在1982年研制成一台D—83型电火花回转行程微精加工机床。它具有电火花磨削和穿孔加工多种功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为研制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件——层板式喷注器而采用的光刻工艺技术。该项工艺技术交叉采用微电子领域的光刻技术与精密机械加工技术 ,达到了超精加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精密加工的发展,人们对超精加工机床的研制和新型刀具材料的选用,已相当重视,但对加工中工艺系统热变形对产品精度的影响重视还不够。在超精加工中,热变形对零件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据统计,热变形引起的误差,占总加工误差的40%~70%。热变形不仅严重地降低了加工精度,而且影响生产效率。国外在设计超精加工机床时,考虑工  相似文献   

4.
在航空航天制造业中,深孔加工技术是一项仍在发展的综合技术。深孔加工是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下进行的,加工难度主要体现在精加工工序上。深孔加工分为内排屑和外排屑两大类,不同的工艺选用不同的排屑方式。本文作者对难切削材料、深孔精密加工,加工实时监测进行了介绍,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 有色金属的镜面加工,按传统的研磨、抛光工艺技术,已不能满足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而金刚石作为一种切削工具,以它独特的切削性能,为有色金属的镜面加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从而推动了超精加工技术的发展。由于金刚石优良的切削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对它的广泛兴趣。尤其国外,金刚石的车削技术,已在宇航技术,航天工业,电子技术,光学研究,仪器仪表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从七十年代初对金刚石车削技术,在一些单位开始研究和应用,取得下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6.
积二十余年试制生产海防导弹之实践,本文对各型海防导弹主要部件对合接头的最后精加工,总结归纳了十种方法。并对该十种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和探讨,提出了今后试制、生产上有使用、发展价值的五种方法。 海防导弹是小型有翼飞航式导弹,由近音速到超音速,结构特点是小而全、精度高。各型号主要部件接头(综合为平面和孔),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精加工设备,工装和工艺协调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复杂曲面产品快速制造技术。通过激光测量设备获取曲面数据,根据曲面特征对测量数据进行除噪、压缩、规则化处理,利用曲面型值点直接进行数据粗、精加工刀位路径规划。该方法有效避免了繁杂的曲面重构过程,有效提高了复杂曲面产品制造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球形阀芯是液氧/煤油发动机煤油隔离阀的核心部件,它具有大直径、薄壁、形状不规则等特点,给加工带来极大难度,被列入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中的关键工艺技术。通过反复试验摸索,在充分了解锻铝材质球形零件加工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的加工工艺流程。通过优化各种参数、安排进行多次冷、热处理并采用恒切削速度进行球面精加工,生产出了性能可靠、质量上乘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为研制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件—层板喷注器而采用的光刻工艺技术。本工艺技术是一种交叉性的边缘学科,是微电子领域的光刻技术与精密微机械加工技术相结合的典范,属超精加工。  相似文献   

10.
以Tr20*4-7h为例,分析了小直径梯形螺纹环规制造中螺纹型面精加工余量的选取。扼要地论述了影响螺纹型面精加工质量的因素,叙述了余量丝锥、间隙槽丝锥与螺纹型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Tr20×4-7h为例,分析了小直径梯形螺纹规制造中螺纹型面精加工余量的选取。扼要地论述了影响螺纹型面精加工质量的因素,叙述了余量丝锥、间隙槽丝锥与螺纹型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卫星通信向大容量、网络化发展,Q/ V 频段逐渐应用于卫星通信的星地馈电链路和星间链路。为了掌握Q/ V 频段卫星通信技术,课题开展了频率较高的V 频段卫星通信天线捕跟系统研究和关键单机研制。由于V 频段天线波束窄,天线指向精度要求高,课题选择了程控+自动跟踪的天线指向控制方法,天线捕获跟踪采用单通道单脉冲体制方案。针对V 频段1. 8m 天线,解决了反射面赋性设计、精加工和形面精度测试,馈源小型化、精加工和装配,以及天线增益测试等难题。解决了V 频段单通道调制器芯片电路稳定工作和参数优化方法,实现了低噪声、高增益和高的和差通道隔离特性。在单机研制基础上,搭建了V 频段天线捕跟系统,通过外场捕获跟踪试验,获取了V 频段卫星通信天线捕跟系统关键参数:天线增益大于56dBi,低噪放噪声系数小于4. 2dB,自跟精度优于0. 05°。通过课题研究,验证了天线捕跟系统优良的跟踪性能,突破了V 频段关键单机设备研制技术,为后续型号应用积累了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3.
摸索了大直径薄壁抛物面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和镜面效果获得方法,通过设计工艺加强筋,设置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切削参数,研究了不同切削状态对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仿真和加工验证表明,按曲面曲率分层加工结合抛光的加工工艺能获得较高的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满足抛物面天线的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从分析某零件上深孔的基本加工情况出发,讨论了对其进行精加工应采用的工艺方法和手段。介绍了在实践中采用硬质合金加长立铣刀对深扎进行精加工的情况,并在分析其切削机理的基础上,指出了采用这种刀具的优点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以材料科学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中心的综合技术,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一、超精密加工的定义 什么是超精加工?究竟多大误差值才算超精密级?目前意见不一,且无明确的定义。国外有人将1~0.1μm定为精密加工;将0.1~0.01μm定为超精密加工(见日刊《精密机械》,1972,N02,津和秀夫的《超精密加工》一文)。日本在1975年提出“精密加工精度提案”  相似文献   

16.
本项技术属国内外首创。获国家专利。广泛用于金属零件外形和内孔的二维或三维型面的精加工。特别适用于淬火后零件的型孔、键槽和模具型腔精修。解决机加工中一些难度高、硬度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模拟法兰试件与工程实际精加工法兰的差异,提出了控制法兰变形的附加措施。拼焊结果表明:短段加分段退、上厚下薄的焊接工艺可将法兰平面度控制在技术要求范围内,并通过内外侧单加焊层及调整内外侧焊层厚度,将法兰圆度控制在技术要求范围内;采用预留间隙的方法可控制法兰周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碳化硼气(?)马达轴承件,质硬(HV2800~3000)、性脆,各零件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均在0.0002mm。表面粗糙度Ra=0.012/μm,由于毛胚表层材料致密度不高,其加工余量必需增大至2~3mm,为此选用不同粒度的金钢石磨轮分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磨削至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达0.001mm.然后采用金刚石研磨料进行高精度研磨,利用已经加工、检验合格的零件,用502胶与待加工件粘结成整体,利用合格件的形位控制待加工件的形位公差。尺寸精度及形位公差O.0002mm的检测技术采取光线入射法、相对比较法、组合相对检测法等检测方法,解决了工序检测及最终检测难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TA7钛合金材料特性的影响,给切削加工中带来一系列难题,为了克服加工表面产生的高温,提高刀具的耐用度,用YG8做粗加工,YG6做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确定最佳切削参数,辅之以其他各项措施,包括安全措施,是能获得满意的切削效果的。  相似文献   

20.
高精度变形铝合金薄板(环)类零件的机械加工是比较困难的.其主要原因是装卡困难,零件易变形.这种薄形零件可分为四周有通孔和四周无通孔两大类.工艺路线:粗加工——人工时效(消除应力)——半精加工——循环稳定化处理——精加工.通过合理的设计胎具及选择合理的切削参数,保证了零件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