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地方航空公司的内涵、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地方航空公司的内涵与中央直属航空公司已逐步趋于一致。地方航空公司既有地方省市政府或国有企业的投资,又有中央财政的投资(如新华航空公司)。原所称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均由中央财政出资,财政解缴中央。从资产属性上说两者均为国有资产;二是从经营航线看,地方航空公司也逐渐由支、干线结合向干线为主的方向转变,而且有更多的航空公司已购置或准备购置干线飞机来经营干线,个别地方航空公司还提出了经营国际和地区航线的申请。 由于地方航空公司大多受地方省、市或直属部门的财政保护和政策支持,航空运输业务增长率高于民航  相似文献   

2.
宋璐 《大飞机》2021,(1):58-61
近年来,除了春秋、吉祥等较大的民营资本控股的航空公司外,小型民营航空公司纷纷出现重组、寻找合作方或者破产等情况,尤其是2020年疫情来袭之后,这种情况更为常见.小型民营航空公司的合作方主要包括大型国有航空公司(东星并入国航)、地方资本(湖南政府入资红土航空等)和民营航空公司.由于小型民营航空公司的机队规模小,航线网络单薄,与大型航司网络匹配度低,大型航司收购小型民营航空公司的意愿往往并不高,因此,小型民营航空公司主要以地方资本作为重组对象.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为顺应这一趋势,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排放限制的航空公司货机队规划方法。根据相关政策,计算得出各航空公司的碳排放配额,进而基于纳什均衡理论,从航线运力分配角度出发,建立了考虑碳排放限制的竞争航线货运机队规划模型。为探究各航空公司间的竞争关系,将航线市场份额设置为航班频次的函数并引入货运需求溢出量来表示航空公司受航线竞争的影响程度。最终设计了启发式算法并结合2021年国内部分航线运行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表明,模型相较于传统模型更加贴近实际,可作为航空公司在进行航线运营时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航空运输市场调研在航线航班运营和管理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加强市场调研对了解市场需求及其发展潜力,推动航线航班的稳定、健康运营至关重要,对促进局方对航线航班运营的有序管理有着积极意义。航空公司作为航线航班运营的主体,必须以我为主,积极主动地加强航线航班市场调研,为新开航线和增减航班提供支撑;机场作为航线航班运营的重要载体,应根据航空公司需求配合其搞好市场调研和推广,以通过航线航班的健康运营推动机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局方作为航线航班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5.
钟绮 《国际航空》2004,(9):44-45
过去三年中,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大环境的影响,干线航空公司发展遭遇困境,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很多地方应运而生,而且队伍迅速发展壮大。鉴于目前主要城市航空市场正趋于饱和的现状,低成本航空公司开始向干线以外地区性航线扩张。为适应地区性航线的需求,进一步降低航班成本成为必然。有人提出,利用涡桨飞机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航空公司如何设计航线网络满足自身运营需求,同时便于同联盟伙伴开展多国际航线合作,是联盟合作领域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经典UMpHMP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联盟航线网络的特性,以最小化航空公司运输总成本为目标,构建了联盟航线网络优化设计模型.选取国内某航空公司进行实例分析,得出最佳枢纽位置和旅客运输最优路径,并分析了枢纽数目和成本分摊比例对网络布局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矩阵分析的原理和航线规划的原则,结合中国航空公司的特点和市场环境,将传统的矩阵分析方法应用于航空公司航线规划中,为航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行正确的航线规划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战略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8.
于军 《中国民用航空》2012,(7):15-16,18,19
近年来,我国的航空公司不论是在经营规模、航线分布及机队构成上都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集团以及后起之秀的海航集团,都纷纷采取了在航线上抢滩夺地、在机队种类与规模上迅速扩张的进攻性战略方针。以分公司及与地方政府合作组建的控股航空公司所在地为枢纽向周边二、三线城市进行网络状辐射。在国际市场,由于我国的航空公司在运营管  相似文献   

9.
在确保航班安全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航空公司可以合理运用国际航线燃油政策,通过实施航班二次放行以减少飞机加油量、增加可供业载和降低燃油消耗来提升远程航线效益。  相似文献   

10.
引用一个简化的例子,从成本的角度,对航空公司城市对式的航线结构和中枢航线结构的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提出了航线网络经济性应考虑的其它因素,力求为航空公司航线网络经济分析提供一些思路,也为航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