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需要建立城市群带动机制。长株潭城市群不但是中部崛起战略中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也是国家对我国生产力空间布局进行调整的重点开发区域,这一"双重点"的区域定位,决定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省域内,而应着眼于更大的区域范围来定位,使之成为我国内陆腹地中西结合部南端的新兴增长极,其中心城市成为一个组团式的生态型国际化大都市。长株潭城市群目前处于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过渡阶段,整体竞争力不高。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的竞争力,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以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增强中心城市竞争力。(2)以强化点轴圈战略促进城镇体系的完善。(3)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和城市振兴。(4)以新农村建设加快乡村地区现代化步伐。(5)以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部地区的城市群空间格局,可以用“北斗星”形、“H”形和“链珠”形这样三种形状来形容。中部城市群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但也存在城市化压力大,城市群内城市体系发育不完善,城市群中心城市竞争力不强,城市群间相互关联度低,城市群交通网络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整合中部城市群,特别是整合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长武郑城市群),可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应积极改善助推中部城市群崛起的体制环境,支持中部城市群基础设施改善提质,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产业改造升级,有效制导域外经济要素资源向中部城市群的转移,确保中国第四大城市群率先崛起。  相似文献   

3.
城市群的形成,与中心城市的作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是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心城市的规模和能量决定了它辐射的远近,因而也就决定了城市群范围的大小.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心城市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群的性质.把长沙打造成一个具有强大的集聚与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是"3+5"城市群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武汉、广州、重庆、上海等周边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相比,长沙目前的综合实力不容乐观,但发展潜力很大,发展趋势不可阻挡,有条件打造成为"3+5"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4.
大长株潭“3+5”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走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城镇发展正显现出巨大的区域集群效应。推进区域城镇的集群化崛起,已成为当代城镇发展的重大战略取向和理性选择。在愿景取向上,大长株潭“3+5”城市群应成为湖南优势产业集聚区、中部强势经济共同体、国家内陆先锋城市群、中外著名游憩目的地。在战略路径上应确定以政府推动、城市主导、市场配置三位一体相互联动的适宜性协同发展模式,通过政策驱导、行政推动、产业延展、交通融合、市场对接、文化凝聚六条路径选择,加速集群城市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河南实施城市带动主战略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把城市发展战略作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是适应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趋势,立足河南长远发展提出的重大举措.河南实施城市带动主战略,就是要加快河南城市化进程,强化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和产业龙头作用,强力打造中原城市群,大幅度提高河南中心城市的承载能力,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工业结构度,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从而加快河南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河南加快实施中心城市带动主战略应当在着力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着力完善城镇体系,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步伐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与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城市群目前急需解决空间一体化的整体协调、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问题.打造大郑州都市圈,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建设黄河南北两条工业发展带,构造生态功能体系框架是中原城市群的空间发展战略思路.而形成"三圈、四带、多中心、多层次"的城市功能格局,建设以大城市发展为主导的城市规模结构和集群化的产业发展体系则构成中原城市群的总体空间结构布局.  相似文献   

7.
魏君 《大飞机》2021,(9):54-58
随着近年来国家层面编制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城市群(都市圈)协调共进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协同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新动力源作用,多年来,上海形成了从城市群到机场群,从近沪地区到大都市圈多机场体系的分层次协同规划方法和路径,在解决区域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的难点问题上,上海及其周边城市都进行了诸多探索.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能提高城市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城市"区位品牌",能为城市化集聚生产要素与产业。产业集群也能够通过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化进程,能够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产业集群对城市功能亦存在诸多依赖,城市功能是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本质因素,城市化对产业集群有拉动作用,能够给产业集群带来巨大的社会需求,也能为产业集群带来不断的要素与产业转移。因此,我们要以产业集群为导向优化城市功能,以城市产业集群为基础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强化城市主导功能,优化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加强城市功能支持体系建设,并促进城市功能区际协调。  相似文献   

9.
集约利用土地是"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利用结构不合理、占用耕地现象严重、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是缺乏科学的土地规划,法制不健全,土地配置中"双轨制"长期存在.地方政府应作为城市土地管理者,而不是经营者,专注于规划制定、宏观调控、法制建设、市场培育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及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原城市群位于我国东西部的经济缓冲带,尚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选取的13项经济指标进行定量研究,分别得到了中原城市群在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与城市群经济发展相似程度分组,从而得到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表。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在河南省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中居于核心地位,但单个城市优势尚不明显,且存在较大差异;(2)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相似程度的空间分布有很强的聚集特征;(3)群内城市分别与群外城市在经济发展上呈现有规律的阶梯分布,且城市群在河南省的总体梯度较高;(4)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布局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基础紧密相关。结合上述实际情况,河南省应当依托中原城市群,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1)进一步突出首位城市郑州对周围城市的带动作用,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圈;(2)缩小群内城市的经济水平差异和不平衡性,加快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3)在推进产业一体化的同时,注重发挥各自特色,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1.
辽中南城市群现代物流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为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辽中南城市群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现状来制定物流发展规划。根据实际调研结果、结合相关理论论述了辽中南城市群发展区域物流的优势和劣势,并得出结论认为,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第三方物流服务和政府管理制度等方面制约了城市群物流一体化建设,同时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我国对外开放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山东半岛城市群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紧紧抓住发达国家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东部沿海和胶济铁路沿线两大产业隆起带,增强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效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建立各城市间产业互补配套、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发展机制,形成发展合力,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特殊,其旅游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及所在区域的发展。文章重点分析了知名旅游吸引物匮乏的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的类似旅游发展条件与瓶颈,以郑州为例,指出此类城市应借助区域要素来强化其旅游服务中心地位,并通过挖掘自身资源,借助区域文化资源打造城市的旅游品牌,树立其个性化旅游形象,使城市成为区域的旅游产业要素聚集中心和吸引中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培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上城市化发展的新方向。因为发展城市群可以带来规模经济效益,更有效地利用各地的资源,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城市群所在区域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因而,要保证辽宁省的城市化健康有序地发展,首先必须要科学定位并合理培育不同区域的城市群。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民生视域构建出城区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河南省17个地级市50个城区经济竞争力指数,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大部分城区经济的竞争力指数偏低;城区之间的竞争力水平差距巨大;城区经济总量与综合竞争力之间存在偏差;城区经济竞争力强的城市,其综合竞争力也强.最后,为提高城区竞争力水平进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预防和治理城市病,要顺应城市化趋势,贯彻人本理念,加强战略谋划和长远规划,努力增加大城市数量,促进各城市平衡发展;科学规划城市建设,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市民的规则意识和城市领导者的组织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认为城市化和城镇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在对城市与城镇区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与城镇化的不同内涵,结合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几种模式,最后指出我国应该走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势在必行。文章运用回归分析法对城市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认为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集群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2)产业集群内组织间联系紧密程度决定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潜在贡献;(3)产业集群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依赖于政府的支持程度;(4)产业集群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依赖于城市人文环境。文章的研究为河南省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创新生态学视角下的知识城市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是西方后城市化时代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一种新认识,也是知识经济崛起的必然产物,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创新和城市空间的再造促使原型城市转型到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之上来。实践证明,城市这种转型和城市空间再造的有效性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文章以创新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这门新兴学科对构建知识城市的意义,为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实施知识城市战略提供了一种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知识城市与城市魅力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城市是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它突破了城市传统的空间理论,把视角聚焦在城市的知识基础、知识创新、知识产业等领域,其目的是促使城市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转型,形成优势,以赢得未来竞争的核心地位.当今中国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文化及其魅力对强化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加速结构转型,提升城市品级和竞争优势,显得极其重要.文章通过对知识城市理念产生的历史背景、内涵,城市魅力的构成元素,魅力城市的类型,以及知识城市具有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由此孕育出的城市形象的研究,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实施知识城市战略和提升城市魅力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