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首先介绍了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然后介绍了动物反谚语的形成规律。最后,通过对其中一条反谚语"All sb`s swans are geese"的认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读者对反谚语的解读取决于文本信息、读者自身的知识结构以及相关的社会阅历和日常生活知识等诸因素。  相似文献   

2.
英汉谚语在语言运用上注重声音的表达效果、词语的精选、语言的形象以及句式的搭配。本文从英汉谚语的音韵声律美、简洁凝炼美、形象生动美等方面对比了英汉谚语在修辞方面的一些差异和特点,并从美学方面分析了英汉谚语各自体现出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谚语是语言文化的精髓,言辞简洁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精炼性、民族性、宗教性、地域性及相对稳定性。随着时代的变迁,观念的颠覆,有些谚语陈旧而不合时宜,逐渐消亡淘汰;有些谚语又不断发展,推陈出新,通过逆向换位思考,采用换位、换词、戏仿、删减、反义等方法对原经典谚语进行重新梳理,构建了一个个全新谚语。其构建的基础依赖于原经典谚语本身的文本信息,学者自身的文化层次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异化和归化翻译法对英汉谚语进行互译,从中发现存在于宗教信仰、历史典故、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挖掘英汉之间的隐藏文化.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而且经常会导致交际的中断甚至失败,其原因在于学生具备语言知识而缺少交际能力。J.Thomas的“语用失误”理论可用于解读这些交际过程中的现象。我国大学生使用英语交际时所出现的困难主要是语言语用失误。在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应用针对跨文化语用失误的策略,可以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升其英语交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语用失误是指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语言使用的不得体而造成的失误。本文试从顺应论的角度解释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认为语用失误是由于说话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忽视了语言与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交际因素的动态顺应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楚言 《西南航空》2010,(3):60-63
有这样一句非常出名的谚语,"一个卢森堡人一个玫瑰花园,两个卢森堡人一次咖啡集会,三个卢森堡人一个小型乐队。"卢森堡,这个被称为"中欧的瑞士"、有着"欧洲的绿色心脏"美称的欧洲富裕小国,其神韵在这句谚语中饱满丰富地展现出来。所以,当你来到卢森堡,只需全身心地浸泡在这种富足、安宁、闲适的氛围中,去品味,去感受……  相似文献   

8.
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用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就如何加强学生语用能力培养进而锻炼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言广泛存在于自然语言中,它也是言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从语用的角度探讨了模糊语言在客舱服务中运用的一些方法及其取得的言语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现有的关联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日常交际中的幽默话语和歧义话语进行语用分析,具体阐述这一理论的语用价值,揭示关联理论框架对研究日常交际中话语理解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英语教学中语用失误的具体情况,总结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避免语用失误,达到准确交流的诸多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用移情策略运用于英语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较多的关注。本文就移情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开展了尝试性研究。主要通过为期一学期的实验来证明语用移情策略和英语教学整合的作用。定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主要针对一个教学班,通过对受试者前后英语学习情况做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从话语标记语这个切入点来分析其与英语听力理解的关系,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师对听力理解话语标识语的重视以及学生在此方面自我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语用学相关知识介绍,结合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重视语言知识理论层面的教学,对实际应用有意无意忽略的客观现实,指出为全面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英语知识能够得到质的提升,应当采取拓展学生西方英美文化知识修养、利用计算机技术所带来的优势,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发挥外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的教学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从事英语教学活动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民航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民航英语翻译属于应用翻译范畴,应坚持目的性原则。本文从词汇、句法及文体三个层面,分析了民航翻译工作的特点和难点,并结合翻译实践,探讨了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英语if条件句是一个句法结构,是语义关系和语用环境都很复杂微妙的语言现象,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对条件句范畴进行分类和分析,认为真正条件句是原型成员,非真正条件句是非原型成员,意在推动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条件句的研究和教学的结合,说明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条件句的范畴化过程有着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语用含糊是一种出于特定目的的言语交际策略,在中美记者招待会上被外交人士广泛运用。本文选取5篇中美记者招待会的英译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模糊限制语被广泛应用于外交发言人答记者问,占51.4%。此外,出于面子和礼貌等因素的考虑,发言人也倾向于运用抽象含糊和指称含糊来对某一现象进行迂回、委婉的批评和警告。同时,语用含糊有助于发言人顺应于营造良好的双边关系和在国际社会中维持良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