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热压工艺成功的合成了碳纤维/钡长石复合材料,研究了这种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Cf/BAS复合材料的氧化失重与基体微裂纹有关。基体中的微裂纹提供了氧化性气体的扩散报道从而导致高温下 严重氧化。  相似文献   

2.
含缺陷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将细观力学的Eshelby和Mori-Tanaka理论与刚度平均化方法相结合,对含定向基体微裂纹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了纤维体积含量,微裂纹密度和编织参数变化对热膨胀系数的影响,为材料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型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型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无压渗透成型工艺,通过初步实验,证明无压渗透技术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工艺方法,它增进了铝基体熔融液体向增强材料毛细孔中的渗透和浸润,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将此类新材料的性能与常有的铝合金进行比较,预示其在固体发动机上有宽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复合材料界面强度微脱粘测定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测定复合材料中纤维与基体间界面剪切强度的微脱粘方法及仪器,该仪器可直接对取自实际复合材料的微小样品进行单纤维原位测量,不必专门制备样品,并且精密度高,成功地表征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它对于复合材料两相间界面粘结状况、界面设计的研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石墨颗粒增韧SiO2基复合材料韧化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空热压烧结制成了石墨颗粒(Cp)增韧SiO2陶瓷基复合材料,对其组织结构、力学行为和增韧机制进行了研究。由于石墨粒子具有明显诱导SiO2玻璃基体晶化的作用,SiO2引入体积含量10%和Cp后,在基体强度水平仅轻微下降的同时,复合材料弹性模量明显降低,断裂韧和断裂应变显著提高,且宏观上表现出明显的伪塑性。片状石墨粒子的桥接、拔出、尤其是诱导裂纹偏转和诱发微裂纹,是材料及韧化显现伪塑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模拟空间辐射环境对用弹性体增韧环氧石墨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描述了该材料受辐照后(剂量相当于在地球同步轨道上6个月到30年受到的辐照剂量)的响应特性。其结果显示,辐照与环氧基体的相互作用使得复合材料在相当低的总剂量(10~7rads)下即发生脆化。在热交变期间,材料脆化导致热膨胀性能的变化并产生大量的层合板微裂纹。这些性能的变化,限制了这些材料在某些空间飞行器上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非连续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态浸渍法制备SiC晶须和B4C颗粒混杂增强剂,成功地制备出增强剂含量为24%的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了416MPa,弹性模量达到了80GPa,较其基体材料分别提高了53%和110%。对材料的断口分析表明,增强剂的均匀分布与晶须与基体之间的牢固结合,是复合材料具有较高机械性能的原因,而颗粒与基体界面间的开裂,以及基体共晶相的脆性开裂是复合材料塑性低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微球泡沫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结构泡沫材料,它具有轻质高强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等领域有广泛的前景。本文综述了微球泡沫复合材料国内外发展概况,系统地介绍了微球复合泡沫材料的特性、结构、成型工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种多相结构材料,主要由增强纤维和树脂基体材料组成。其性能可设计性是指可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不同的增强材料和树脂基体材料以及它们的含量和各种铺层形式,可组成具有不同性能的各种复合材料。这给复合材料可设计性提供更大的自由度。该文结合工程应用需要,主要对其力学性能可设计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CFRP)复合材料管件结构力学性能受其内部细微缺陷的影响。对前期经历过恒温蠕变(25℃、60℃、100℃)和温度循环蠕变试验(-60℃~100℃)的CFRP管件,开展准静态弯曲加载测试和微观观测研究,分析细观缺陷对管件弯曲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CFRP管件中的基体微裂纹和微孔洞开展理论建模,建立包含特定微裂纹密度和孔隙率的复合材料层合结构本构关系。以基体裂纹和平面圆形孔洞为例,分析了两种细观缺陷对材料刚度性能的影响,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对比表明,上述损伤模型能够预测由于微裂纹和微孔洞引起的材料刚度性能下降。进而以微裂纹密度和孔隙率为内变量,建立兼顾微观损伤响应和宏观性能表征的CFRP管件力学性能分析模型,运用有限元方法计算CFRP管件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预测CFRP管件由蠕变损伤导致的弯曲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铌合金的活性钎焊连接方式,通过扫描电镜、金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钛基和铜基活性钎焊料分别在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铌合金上的润湿性,并分析了两种材料的钎焊连接界面的微观元素扩散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铌合金的活性钎焊机理主要是通过钎焊料中的活性元素分别向陶瓷和铌合金中扩散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三者之间的良好键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氧化铝短纤维为增强体,用挤压铸造技术制备了氧化铝/铝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在复合材料中分布均匀,与基体结合良好;氧化铝纤维有利于铝硅合金中硅相的非均质成核;和基体合金相比,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常温及高温强度、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3.
航空航天材料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航空航天材料的特点、地位和作用,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铝合金、钛合金、先进复合材料等结构材料,以及以透波复合材料、吸波隐身复合材料为代表的航空功能材料和以防热耐烧蚀复合材料、梯度功能复合材料为代表的航天功能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指出航空航天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是高性能、多功能、复合化、智能化、整体化、多维化和低成本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弹性模量的环氧树脂基体与国产芳纶Ⅲ纤维制备了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环氧树脂模量、芳纶纤维束张力、压缩测试方法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压缩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环氧模量、纤维束张力的提高有利于压缩强度的提高,正交铺层的压缩测试方法有利于表征复合材料压缩本征性能。同时,探讨了芳纶纤维压缩失效的机理,提出了提高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压缩性能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几种钎料对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钛合金进行真空钎焊,重点探讨了含Ti钎料钎焊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钛合金连接界面的微观组织。研究表明,含Ti钎料润湿连接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钛合金TC4的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钎料与母材的物理接触以及钎料的熔化;原子的扩散;反应层的生成;反应层沉积变厚,润湿复合材料;形成接头。研究结果对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与钛合金的连接及在重要航天器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提出一种二次电子发射唯象模型。利用Vaughan模型生成先验数据集,用于训练生成描述二次电子发射一般规律的先验知识ANN模型,并在不同参数条件下验证了先验知识ANN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分别利用银和铝合金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实验数据修正先验知识ANN模型,分别得到了描述两种材料的特异ANN模型。测试结果表明,特异ANN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的平均绝对误差较Vaughan模型和Furman模型降低了30%以上,与复合唯象模型精度相当或更高。在小样本条件下测试了二次电子发射ANN模型的正确性,验证了分步训练方式的有效性和二次电子发射ANN模型对于小样本集的适应性。提出的基于机器学习的二次电子发射唯象模型能够避免复杂的参数修正过程,能够基于先验知识提升模型对于小样本的适应性,能够实现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连续插值,适于在数值模拟软件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AUTODYN软件对铝合金球形弹丸正撞击双层墙防护结构进行了仿真研究,比较了双层墙防护结构中铝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防护屏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面密度和构型下,双层墙防护结构中铝合金防护屏的防护效果优于复合材料防护屏。  相似文献   

18.
Electroless nickel (EN) plating can give rise to the severe galvanic corrosion of the magnesium (Mg) alloy matrix, owing to its nobler 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 than Mg alloy. To hinder the formation of galvanic couple, an intermediate phosphate conversion coating (PCC) layer is introduced between the EN layer and the Mg alloy matrix. Since the ceramic-like PCC layer cannot be catalyzed, a low-cost Ag-activation technique is used to process the PCC layer before electroless plating. The cross-section morphology and element distribution of the PCC-EN composite coating indicate that the PCC intermediate layer can effectively separate the Mg alloy from the EN layer. Moreover, the results of electrochemical tests suggest that the PCC-EN composite coating has a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N coating and AZ91D Mg alloy.  相似文献   

19.
多元基体抗烧蚀炭/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光学金相、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多种微观结构分析手段,对多元基体C/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液相浸渍法制得的多元基体C/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微观、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