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某机高度稳定系统的高空振荡及气路延时的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荣士 《航空学报》2001,22(5):396-399
揭示了空速管路延时是造成某机高度稳定系统高空振荡的根本原因,研讨了飞行包线内运动粘性系统及与其关联的气路延时的变化规律,给出相位超前校正网络的参数特征以及用该网络补偿气路延时的工程设计方法。试飞证明,该法成功地解决了该机高度稳定系统高空振荡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梁相文 《飞行试验》1998,14(1):17-21
本文概述了一利用飞控系统计算机软件程代替专用信号发生器激励系统,测定飞控系统自动驾驶仪动态品质的试飞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含控制增稳功能的自动驾驶仪不能使用驾驶杆激励飞控系统的试飞难题。  相似文献   

3.
空中客车工业公司的一架A330飞机6月30日在法国图鲁兹附近的巴拉格奈克机场坠毁,机上7人,包括主试飞员尼克·沃纳在内全部遇难。这架A330试验机是在做自动驾驶仪在一台发动机有故障的条件下进行3类自动着陆复飞的试验中失事的。A330在约400米高空失去横侧向控制,在机场靠近边界的地方撞地。 这架A33O装两台普惠公司最大推力为285千牛的PW4168涡扇发动机,试飞是为了取得与普惠发动机相连的新的自动驾驶仪控制律控制3类自动着陆的适航证。装GE公司发动机的A330运输机曾在同样条件下作过相同的3类着陆认证试验而没有出现问题。而且这类认证试验在过去20多年中已成功地作了约1000次,从未发生事故,不过条件没有这次那样苛刻。  相似文献   

4.
根据某直升机在试飞中出现的故障现象,从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原理和飞行控制原理出发,分析了手操纵时直升机纵向静稳定性特性,以及带自动驾驶仪飞行时其纵向稳定性差的故障原因;然后进行了必要的试验及验证性试飞,最终对故障源进行了定位并对故障进行排除.  相似文献   

5.
电传系统的相位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荣士 《航空学报》1994,15(6):745-748
研究了某电传系统飞行包线内一簇频率特性曲线的增益和相位穿越频率带,推导了具有任意两对零、极点分布的滞后-超前校正网络的8个特征公式,建立了频率特性曲线簇幅、相穿越频率带与校正网络拐角频率的补偿关系,提出了频率持性曲线簇的补偿方法。一次设计成功覆盖全部飞行条件的二阶校正网络的4个固定参数,使系统增益和相位储备全部满足军标要求,操纵品质也得到了改善,等效拟配延时平均减小0.05s。地面试验和空中试飞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相位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6.
郭鎖凤 《航空学报》1965,(3):85-100
本文主要分析一种类型自适应自动驾驶仪迴路, 探讨其主迴路和适应迴路的构成,迴路的动态特性, 以及参数初步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固定翼无人机协同作战时的编队集结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路径规划和位置分配方法,并设计了包括航迹跟踪、高度保持和速度控制在内的自动驾驶仪。该路径规划算法通过矩阵迭代得到一组较优的目标点分配方案,满足总航程较小和同时到达约束。根据得到的各无人机飞向目标点的航迹,算出无人机编队集结的代价矩阵。在每架无人机确定了应飞航路后,开始沿航路飞向目标点,在此过程中,纵向采用高度保持自动驾驶仪,横向采用航迹跟踪自动驾驶仪,控制无人机按规定航迹飞行。速度调节自动驾驶仪可根据速度指令调节油门大小加减速,跟踪上目标速度,进而实现编队集结。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编队集结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飞机在干扰力矩或斜坡信号作用下,其比例式自动驾驶仪控制规律会产生控制静差,难以控制飞机按预定航迹准确飞行。为解决该问题,首先,简要分析均衡式自动驾驶仪基本工作原理;然后,建立了均衡式自动驾驶仪结构图,对其控制规律进行设计;最后,进行了大量仿真研究。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均衡式自动驾驶仪控制规律是良好的和有效的,与比例式自动驾驶仪控制规律相比,其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得到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9.
柳勇 《试飞研究》2000,(2):11-19
为了改善U-2S飞机可靠性,简化维护,使退出现役问题最小化和减少总体维护成本,实施自动驾驶仪和大气数据系统计划。该系统取代了老式U-2R飞机的Lear自动驾驶仪、Bendix大气数据系统及其子系统和显示器。试验分两阶段在U-2飞机上进行。第一阶段由7飞行架次组成,目的是通过Lear自动驾驶仪和Bendix大气数据系统产生原始的对比数据。第一阶段试验开始于1992年6月,完成于7月。第二阶段由两部分组成:阶段ⅡA和阶段ⅡB。ⅡA阶段由致力于APADS科研试飞的50个架次组成,于1992年9月至1994年9月进行。ⅡB阶段由4次飞行组成,用于最终的APADS配置与阶段Ⅰ飞行的验收比较,它完成于1994年10月。本次试验之目的的是演示APADS与U-2飞机的Lear自动驾驶仪/Bendix大气数据系统性能是否相当或更好。该目标已经达到。  相似文献   

10.
以经典三环控制结构自动驾驶仪、纯比例导引律为例,从自动驾驶仪的角度分析了导引头耦合度(隔离度)对控制系统的影响.耦合度通过改变自动驾驶仪内部的结构参数,极大地影响了控制系统性能,从而引发一系列其他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志信 《航空学报》1993,14(4):175-180
讨论了某ACT验证机纵向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DFBW)控制律的综合设计方法,概述了具有控制增稳(CAS)、边界(迎角/过载)限制、放宽静稳定性(RSS)补偿和自动配平等功能的纵向DFBW控制律的结构和参数选择,阐明了校正滤波网络的作用和自持振荡的抑制措施。设计结果为试飞所验证。  相似文献   

12.
自动驾驶仪的输入输出信号多,并且输入输出信号之间相关性强。本文将根据自动驾驶仪的特点,介绍了该自动驾驶仪测试系统的组成,软硬件工作原理及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该测试系统的难点是测试项目多,实现自动化测试难。为解决这个问题,以下工作波完成:1.设计了能够控制的信号发生器;2.设计了能将信号按要求加到驾驶仪的输入端的控制板;3.设计了完成自动的控制软件。  相似文献   

13.
张金鹏  燕洁静  李世华  罗生 《航空学报》2012,33(12):2291-2300
考虑目标机动和自动驾驶仪动态特性等情况,基于扰动观测器(DOB)技术及Backstepping的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维导引律。运用Backstepping的设计思想,将包含驾驶仪动态特性的制导环路分为外环和内环两个环路。将目标机动及俯仰和偏航平面间的交叉耦合项当成外环扰动,将驾驶仪参数不确定当成内环扰动,分别设计内外扰动观测器将它们估计出来,利用估计值做前馈补偿得到的外环控制器可抑制目标机动对制导精度的影响及实现两个平面的解耦控制,内环控制器补偿驾驶仪动态特性对制导精度的影响。导引律的设计在于使得导弹的实际加速度跟踪上外环的虚拟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目标做大机动、考虑驾驶仪动态特性的情况下,这种导引律仍然具有良好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三种不同结构的过载自动驾驶仪进行了对比研究,推导了驾驶仪控制回路的闭环传递函数,并对闭环稳态误差进行了分析.基于极点配置方法,设计了自动驾驶仪控制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驾驶仪控制回路对执行机构动力学延迟、非线性环节以及测量噪声的响应特性,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为飞行器过载自动驾驶仪的选型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自动驾驶仪软件开发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及难度高的缺点,提出基于模型的自动驾驶仪软件开发方法。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Simulink自动代码生成技术进行自动驾驶仪软件开发的完整过程,对自动生成的代码进行了分析及整合,最后利用嵌入式平台MSP430进行功能性验证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线加速度计后置对自动驾驶仪线加速度反馈控制回路的影响,然后采用在系统前向回路中增加串联环节的方法进行补偿,根据对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分析,研究了补偿参数的设计,并通过一个计算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徐缤昌 《航空学报》1987,8(3):153-163
本文提出一种改进自动驾驶仪性能的方案。在导弹自动驾驶仪原回路的基础上增加Robust控制器,这种方案可提高驾驶仪对参数变化的Robust性能。本文详细叙述了Robust控制器结合自动驾驶仪的设计方法,并用仿真结果说明了Robust控制器在本算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缩短导弹自动驾驶仪故障诊断时间,提高快速保障能力,根据驾驶仪工作原理和测试原理,探讨了故障分析软件在自动化测试设备上应用的可行性,建立了驾驶仪故障树和故障诊断流程,设计了导弹自动驾驶仪故障分析软件,分析了与自动化测试设备软件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9.
自动驾驶仪是导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模糊控制和线性控制的优点,设计了模糊一线性控制自动驾驶仪,仿真结果表明,其性能优于采用单一线性控制的自动驾驶仪。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一个自动驾驶仪的参数设计.这是一个三轴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它由模拟式的控制增稳系统和数字式自动驾驶仪组成.文中在给出了固定增益的控制增稳系统的基本组成之后,着重介绍自动驾驶仪的参数选择特点及其对飞机飞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