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飞行员在进近失败时 ,或着陆不具备条件时 ,能够果断地作出复飞决断 ,这才是有良好心理素质、严格遵守法规的表现。影响飞行员作出复飞决断的人为因素包括 :爱面子、侥幸心理、急躁情绪和没有复飞的思想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复飞的标准、程序及其在非精密进近中的应用和复飞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风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结合内蒙古地区的乌兰察布机场的气候特征,分析大风天气形成的原因,总结大风天气背景下对飞行安全造成影响的种类,梳理大风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程度,从严格规章制度、完善进近准备、牢固树立稳定进近意识、扎实的拉平与着陆技术和果断复飞决策五个方面提出大风天气背景下安全飞行的应对措施,达到航空公司在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航空界的共同努力下,航空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所发生的进近着陆事故中,飞行员人为错误导致的事故仍占半数以上;而在这些飞行员人为错误导致的进近着陆事故之中,又以飞行员判断不准,勉强进近又不复飞和监控仪表不力原因居多。这就要求飞行员必须充分利用驾驶舱资源,养成良好的飞行习惯,才能把飞行员人为错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一、提高判断准确性 1.仪表精度高于目视充分利用驾驶舱不同仪表、设备的信息,发挥其潜能。驾驶舱内不同仪表、设备指示、显示和警告的量级和方式不同,而且它们的误差范围各异,飞行员要熟悉和掌握这些仪表和设备的特点,利用它们的可用信息,为做出正确判断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5.
防止进近失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表明:进近和着陆阶段发生的空难占了总数的一半左右,因此做好进近着陆对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提出做好下降,进近准备是做好进近的前提,,而防止进近失误的关键还在于在进近过程中按程序做好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进近着陆风险意识检查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线飞行中49.4%的机组差错发生在进近着陆阶段。为减少进近着陆阶段的事故发生,国际飞安基金会制定了进近着陆阶段的风险意识检查单,其目的是要增强机组的风险意识,减少进近着陆阶段的事故发生;要求机组在迷进近作准备之前,在进行进近讲评时执行“进近着陆风险意识检查单”。  相似文献   

7.
飞机进近着陆阶段是安全飞行的重要环节,进近着陆阶段的失误直接危及着飞行安全.从我国这几年的飞行事故和事故征候来看,在进近着陆阶段,由于飞行员的操纵失误所造成的事故和事故征候占的比例相当大.下面就在天气适航的正常飞行情况下,对进近着陆中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从运七飞机气动布局入手,根据有关试飞与研究结果,结合相关事故,分析了该机着陆复飞阶段纵向操稳与性能的主要特点及对低高度复飞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保证运七系列飞机低高度复飞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下滑天线是仪表着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辐射的电磁信号提供着陆飞机相对跑道入口的下滑道指引。下滑天线失效时,将不能提供下滑道,飞机着陆过程将由精密进近变为非精密进近。下滑天线辐射特性是下滑道仿真研究的重点,本文对下滑天线进行建模,求解其电流分布和方向函数,进而运用Matlab仿真其远区辐射场(三维方向图)。  相似文献   

10.
仪表着陆系统(以下简称“ILS”)是最重要的陆基导航设备之一,它为进近和着陆的航空器提供横向和纵向引导,使其沿着虚拟的航道平稳下降直至安全接地。ILS下滑道提供垂直引导,有效控制飞机进近着陆的高度,避免发生刮碰障碍物或大下降率着陆的情况,其作用更为突出。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影响下滑道结构的外在因素。在广汉机场的定期飞行校验过程中,机组发现下滑结构Ⅰ区抖动严重,经分析,原因为中间进近航段存在无线电干扰。  相似文献   

11.
进近着陆是民用飞机整个飞行过程中飞行事故的高发阶段。本文通过统计分析1996年至2005年国内民机进近着陆阶段飞行事故及事故征候,得出了国内飞行事故及事故征候的发生规律,总结了这两个阶段导致事故及事故征候发生的原因,并给出了机场附近净空保护和机组决断能力训练等建议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盲降     
《今日民航》2012,(1):20-20
盲降是仪表着陆系统的俗称。在天气恶劣、能见度低的情况下,它能给飞机提供一个可靠的进近着陆通道,以便飞行员掌握位置、方位、下降高度,安全着陆。根据具体精密度,盲降给飞机提供的进近着陆标准不一样,分为三类:Ⅰ类,前方能见度不低于800米或跑道视程不小于550米,着陆最低决断高度不低于60米;Ⅱ类,前方能见度400米或跑道视  相似文献   

13.
GBAS(地基增强系统)是ICAO(国际民航组织)规划的基于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采用DGPS(差分GPS)技术建立的系统,以它为基础的GLS(全球导航卫星地基增强着陆系统)成为目前最令人关注的一种新的着陆系统。不论是导航精度、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是运营成本的降低,GLS都优于传统的ILS(仪表着陆系统)。本文从GLS系统和飞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讨论了进近的实施方法,分析了进近的偏差和GLS进近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B737、ERJ系列等先进的国外喷气式客机在延安机场五边进近时会发生因触发机载近地警告而导致的复飞,对飞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五边进近触发机载近地警告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1997年5月8日 B737/2925机在深圳机场夜间大雨着陆过程中发生重大飞行事故,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重着陆跳跃(根据数据记录译码,第一次接地时垂直过载达2.49g,并产生了跳跃,跳起高度5英尺,接地垂直过载1.9g;第二次跳起7英尺,接地垂直过载2.54g,第三次跳起13英尺后复飞).接连三次跳跃和超过载导致飞机结构严重损坏.再次着陆过程中飞机触地后解体、起火.  相似文献   

16.
飞行进近的五个航段,不管是精密的还是非精密的进近,都是飞机在着陆前必须通过的航段。飞行人员熟练掌握基础操纵技术,对飞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进近是飞机安全着陆的最后阶段,也是飞行员精力最为集中,飞行事故多发阶段.因此,充分利用好驾驶舱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是防止进近失败的最有效途径.一、周密细致地做好下降准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进近环境1.调整状态,实施思路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低能见度对机组稳定进近的影响基础上,主要论述了在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如何保证飞机准确、有效地实施稳定进近,安全进入目视条件着陆.  相似文献   

19.
A340飞机引进五年多来,整体运行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单就落地质量来看,大部分飞行员操纵飞机着陆,第一次(即主轮)接地都比较轻,但第二次接地(即中轮)和第三次接地(即前轮)在部分飞行员操纵过程中就明显地存在着偏重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A340飞机着陆中怎样放好中轮和前轮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放好中轮的前提是必须按五边进近正常的下滑轨迹(3°下滑)50ft进跑道。通常正确的操纵方法是飞机进跑道逐步收油门退出下滑(最佳退出姿态在目前飞机姿态上增加15°),飞机着陆姿态不宜过大,并且飞机接地后也不宜加大姿态。主轮接地后(姿态大约6…  相似文献   

20.
因新增障碍物而引起的机场进近标准调整或改变,对机场起飞和进近着陆运行限制影响巨大,通常需要发布相关航行通告。本文以北海机场新增障碍物引起的进近标准调整以及相关航行通告发布为例,探讨并总结了此类航行通告处理的基本规律和注意事项,为今后相关航行通告处理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具有典型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