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涡轮转子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某发动机燃气涡轮泵中的整体涡轮转子材料系采用GH169合金。涡轮叶片由电解加工制成。 GH169(Incooel 718)是时效硬化Ni-Cr-Fe基合金。该合金在国外广泛应用于复杂焊接板材构件,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陀螺转子的真空电子束焊接工艺及消除缺陷的方法,是电子束焊接在航空机载设备制造中应用的实例。一、前言陀螺转子是陀螺仪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要求高速旋转,稳定准确地工作。该部件对其表面光洁度、几何形状、构成材料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转子材料强度高且要求轻,所以采用了变形铝合金。这种材料用一般焊接方法焊接是困难的。转子示意图如图1。  相似文献   

3.
陀螺电机转子动平衡采用的人工打孔去重存在效率低、去重精度低、金属碎屑残留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陀螺的生产效率和精度。而激光去重具有去重精度高、无接触、效率高等优点,在精密去重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采用脉冲光纤激光器对陀螺电机转子动平衡进行了激光精密去重技术研究,探讨了激光频率、振镜扫描速度等参数对去重效果的影响规律,优化了激光去重工艺参数。当激光功率为30W、振镜扫描速度为1000mm/s时,去重盲孔效果最好。针对激光去重盲孔存在残留物问题,提出了激光二次抛光去除残留物的方法,研究了激光功率、振镜扫描速度对残留物去除效果影响规律,优化了激光抛光工艺参数。激光去重盲孔经二次扫描抛光后,盲孔表面残留物去除干净,满足陀螺电机转子的精密去重要求。  相似文献   

4.
高强高弹性合金的应用雷祖圣(北京材料工艺研究所100076)3J33是一种高强高弹性合金,已获得广泛应用。这类合金钢基本特点是高塑性、超高强度和高韧性,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本文从3J33材料在挠性陀螺上应用遇到抗振性问题作初步分析。3J33合金是在超...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典型光纤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研究了低动态条件下光纤陀螺输出信号的噪声特性,运用小波多尺度变换方法进行了噪声各频段分量对导航精度影响的深入研究及仿真分析,然后采用小波阈值去噪方法进行了实测数据滤波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光纤陀螺噪声的低频段部分是影响导航定位误差的主要因素,而对陀螺高频段噪声的滤波措施对导航精度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6.
环形激光陀螺(RLG)是应用激光原理制成的一种感测角速度的装置,由于采用“无质量”的光作为敏感介质,并几乎取消了全部活动件,与采用自旋转子的机械陀螺相比,是一种全固态新型陀螺。环形激光陀螺是捷联式惯性系统的理想元件,近10年来在军机和民机用的大部分惯导系统中,激光陀螺已明显占统治地位;估计在今后20年内,它将成为在惯性系统中占优势的陀螺类型,  相似文献   

7.
一种测量陀螺转子静平衡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测量陀螺转子静平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介绍了如何进行去重。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传统柔性转子动平衡方法需要添加试重、多次启动的问题,发展了一种基于无试重模态动平衡方法的柔性转子二阶动平衡方法。该方法得益于转子有限元建模技术的发展,通过Samcef Rotor获取转子平衡所需的各阶模态,结合测量所得参考点的振动信息,利用无试重模态动平衡方法计算得出平衡所需的配重大小和方位。运用该方法对试验转子分别进行了一阶和二阶平衡,每次平衡只需开车一次,平衡后一阶振幅下降59.44%,二阶振幅下降97.56%。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转子不平衡振动,减少平衡开车次数,大大提高了转子的平衡效率。  相似文献   

9.
科技信息     
美国X-30型国民号空天飞机(NASP)将是一种完全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飞行器。它以高超音速(轨道飞行速度为25马赫)飞行,水平起飞和着落。NASP头锥部的温度可达2760℃,其机翼前缘可能经常处于1490~1925℃的高温。NASP的高刚性、薄壁型材加工制成的承载部件需要由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在高温下保持高性能的新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应兼有超级合金的高温性能和钛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和航海技术的迅速发展,陀螺仪在精度、寿命、小型化以及可靠性等方面,均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可以认为,这些要求得以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陀螺转子的精度。而高精度的陀螺转子必须是经过高精度动平衡的。然而,生产实践表明,现有动平衡设备,并不能完全适应这一要求,尤其是对微型陀螺转子,矛盾就更为突出。大概地讲,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1)使用上缺乏通用性。这无论在经济效果上,或是在满足日益发展的科研生产急需上,均是美中不足的;(2)调整困难。因为目前使用的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从旋转物体,如陀螺转子上去除材料实现陀螺转子动态平衡的装置。应用激光束去除材料,为此目的,使激光的点火时间须与旋转物体一给定位置相应,以使激光束聚集在要去除材料的那部分。激光器备有第一和第二两套电源设备,从接触旋转物体的传感器上传来控制信号后,第一充电网络激发激光器至阈值状态。激光器达到阈值状态后,从控制信号接收的延迟一段时间的触发信号,使第二充电网络自动地连接在激光器上,进一步激发激光器。延迟时间足以使激光器达到阈值状态。第二充电网络时间常数小、电压高,因此激光脉冲窄,对从旋转物体上去除材料部位提供小弧度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2.
加工陀螺马达转子用的专用刀具——复合多刃车刀,经过生产实践的考验,在马达转子的粗加工或半精加工中,对提高零件加工质量、数量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方面效果较为显著。一、结构特点和原理 1.复合多刃车刀是由两把多刃车刀组成的,而每把多刃车刀又可看成由内孔镗刀、外圆车刀、端面成型车刀组成。能对马达转子的内孔、型面和长轴同时进行切削(见图)。 2.转子除了叠层外,全是铸铜,属脆性材料,在切削时产生的是针状崩碎切屑,变形不大,并不沿着刀具的前倾面流动,而压力中  相似文献   

13.
三座标测量机 Z 轴的配重,目前有三种形式——重块配重,弹簧配重和气压配重。我们设计的 SZC-1三座标测量机采取的是重块配重。在使用中发现重块上下运动时惯性大;由于导向不好还发响声。再加上改换测头时,还要重新配重块,很麻烦。所以我们在 SZC-1型的基础上设计 SZC-2三座标测量机时把 Z 轴配重方案改变为弹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单轴旋转激光陀螺惯导系统存在周期性振荡误差较大、定位误差随时 间累积的问题,为提高系统的导航精度以及实现高自主性和强抗干扰性,对单轴旋转激 光陀螺惯导系统与多普勒计程仪组合导航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组合导航系统模型, 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组合导航方案可实现对单轴旋转激光陀螺惯导系 统误差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组合导航系统输出的姿态角误差小于0.1' ,东向和北向速 度误差小于0.05kn,在24h 内经度和纬度误差的最大值均小于0.02' 。  相似文献   

15.
同转/对转双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建立了双转子动力学模型,引入中介轴承刚度和高、低压转子陀螺力矩的影响,利用数值分析和实验验证,揭示了同转/对转双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特性和不平衡响应存在的差异,以及转速比对同转/对转双转子临界转速特性和不平衡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陀螺力矩是影响带有中介支承的双转子系统转子刚度的主要原因,其刚度变化与内、外转子的转速比大小和相对旋转方向有关,进而导致同转/对转双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特性和不平衡响应发生改变;相比同结构的同转双转子,在相同的不平衡量作用下,对转双转子的不平衡响应更为显著.对转双转子进行动平衡时,应更加严格的控制内、外转子的不平衡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硅薄片转子调谐式陀螺仪。该陀螺仪继承了动力调谐陀螺仪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利用微电机驱动陀螺转子,利用两对扭杆和平衡环实现动力调谐,其扭杆、平衡环、陀螺转子和信号器、力矩器均由微机械工艺加工,转子偏角采用差动电容检测,力平衡反馈通过静电力实现。论文详细介绍了该陀螺仪的结构,分析了调谐条件和信号器、力矩器标度因数,讨论了信号检测与力反馈回路的组成与原理。硅薄片转子调谐陀螺仪的体积和质量略大于硅微机械陀螺仪,精度与动力调谐陀螺仪相近(理论可达0.01°/h或更高),且环境适应性较好,成本低,适于要求较高精度和小体积的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17.
利用控制的高能激光脉冲去除不平衡量的优点是:在极高转速的陀螺上,原则上能做到质量平衡。与此相反——如前所述——用普通的机械去重法(例如钻孔法)只能在静止的转子上进行不平衡量的去除。然而,从原则上来看,在陀螺工作时进行动平衡既节省时间又较精确。激光动平衡法还有的优  相似文献   

18.
序言     
<正>机电转子式陀螺仪基于经典牛顿力学,是工业化应用最早的一类惯性仪表,该种仪表因其简单、便捷的工作原理,以及稳定、可靠的工作特性,20世纪初即在舰船等导航中得到广泛应用。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为了提升机电转子式陀螺仪的精度与使用性能,以降低转子(组件)支承上的干扰力矩为主线,陆续发展了滚珠轴承、静压气浮、静压液浮、液浮等支承技术,及至“三浮”支承(高速转子采用动压气浮支承,陀螺组件采用全液浮和磁悬浮支承)和静电支承等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其达到了工程上的最高精度。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19.
微陀螺具有体积小、 功耗低等优点,但其精度目前仍然较低.在传统陀螺中,电磁悬浮陀螺的精度非常高,因此,对电磁悬浮微陀螺进行研究,有望获得高精度的微陀螺.介绍了电磁悬浮微陀螺的分类、 原理、 优缺点、 结构以及研究现状.首先根据悬浮原理将电磁悬浮微陀螺分为基于磁吸力的电磁悬浮微陀螺、 基于排斥力的电磁悬浮微陀螺、 静电悬浮微陀螺、反磁悬浮微陀螺和超导磁悬浮微陀螺;然后分别介绍了每种电磁悬浮的悬浮原理和优缺点,以及每种电磁悬浮微陀螺的发展现状、 样机结构和转子的悬浮旋转原理;最后,简述了电磁悬浮微陀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振动微陀螺、转子微陀螺和介质类微陀螺的发展现状和各自的技术特点,提出了改善性能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