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液态过热对高硅Al—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液态不同温度处理在各种冷却条件下对高硅Al-Si合金凝固后的初晶硅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快速冷却条件下,液态高温处理能改变固态初晶硅组织并提高拉伸性能和改善耐磨性。液态温度处理影响固态组织和性能是由于液态结构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在离心力场下过共晶Al-Si合金熔体中的初生硅发生向内周方向的偏移,改善了组织,并在凝固后形成倾斜分布,由此带来诸如硬度、耐磨性、热膨胀系数等性能的梯度变化,从而形成一定意义下的梯度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5~74μm的快速凝固Al-Fe-Mo-Si-Zr-Ti合金粉末凝固组织特征,探讨了凝固组织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合金粉末主要有四种基本组织:初生Al_9(Fe,Mo)_2,α-Al与Al_6(Fe,Mo)共晶,胞晶及显微胞晶,出现这些组织的典型尺寸依次为56μm、40μm和8μm;合金元素Mo的加入,显著提高合金粉末凝固前过冷度,使10~40μm粉末的凝固机制发生了变化,由导热控制型转变成溶质扩散控制型,从而基本上消除了该尺寸范围内粉末凝固组织中共晶成分和初生相。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快速凝固形核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从理论上证实了胞间准晶相为初生相,计算得出在二元Al-Fe合金中抑制该相形成所需的冷却速度高达10 ̄(13)K/s。  相似文献   

4.
该工艺是先将雾化室抽真空 ,充入惰性气体 ,拔开塞杆使合金液沿坩埚底部小孔流下 ,通过雾化器时 ,合金液被雾化为细小液滴 ,在飞行过程中加入增强相颗粒 ,最后雾化流与增强颗粒一起喷射到基体上 ,便共同沉积成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工艺的前提条件是 :凝固前沿无液态金属积累、流动 ;几微米的液态金属薄膜覆盖凝固前沿 ;急冷凝固 ;不饱和方式供给液态金属。雾化沉积工艺参数依不同的雾化系统及雾化介质、基体合金成分和增强相颗粒性质而变化 ,而当前依经验而定。增强相分布均匀与否关系到整个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喷射沉积装置由金属液加热保温…  相似文献   

5.
定向凝固Ni-44Ti-5Al-2Nb-1Mo合金的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情  郑立静  桑于蓉  周磊  李岩  张虎 《航空学报》2011,32(7):1345-1350
采用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方法制备了Ni-44Ti-5 Al-2 Nb-1 Mo(原子分数,%)合金,分析了加热温度为1 550℃,抽拉速率为0.3、1.2、3.0、6.0、18.0 mm/min时的定向凝固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定向凝固没有改变合金的相组成,但改变了组成相的形态.定向凝固组织均由初生的NiTi相与晶间析出...  相似文献   

6.
在离心力场下过共晶Al-Si合金熔体中的初生硅发生向内周方向的偏移,改善了组织,并在凝固后形成倾斜分布,由此带来诸如硬度、耐磨性、热膨胀系数等性能的梯度变化,从而形成一定意义下的梯度功能材料. 过共晶Al-Si合金由于初生硅的存在,使得合金具有耐磨性好、热膨胀系数低、高温性能好等特点,这对于在高温高压、高速条件下工作的发动机活塞来说,是理想的合金材料.然而,由于初生硅呈粗大块状或板片状,恶化机械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限制了材料的实际应用.如果将高硬度的初生硅偏聚于材料中要求耐磨、耐热的一侧,其余部分为高塑性和强韧性的基体组织,既满足了机械性能的要求,又满足了其他特殊性能的要求,成为一种组织和性能呈倾斜变化的梯度功能材料,则可望开辟过共晶Al-Si合金应用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刘林  张蓉  甄宝林 《航空学报》1995,16(3):60-63
选用IN738LC镍基高温合金,研究了向熔体中加入碳化物、氮化物、硼及金属间化合物对合金冷凝后的晶粒尺寸、枝晶组织和初生碳化物形态等凝固组织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加入金属间化合物并控制合金液的均匀化处理过程可显著细化晶粒,并且对合金的结晶特性及凝固组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铸造铝合金凝固时,由于形成粗大的结晶硅,使合金机械性能恶化,为了改善合金的机械性能、对含Si>6%的铝硅合金都要进行变质处理;细化固溶体及初生硅,一般常用钠盐进行变质处理。由于钠盐变质作用有效时间短,只有40分钟,同时钠盐降低了合金的流动性,反应后生成氯化物对铁质坩埚有腐蚀作用,严重的降低了坩埚的使用寿命,而且清理  相似文献   

9.
钠盐变质铝硅合金中的共晶硅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高纯铝和硅(>99.99wt%)配制Al-10%Si二元合金,经三元钠盐变质,研究合金中共晶硅相.结果表明,铝硅合金共晶凝固时,硅相滞后于铝相结晶.进行钠盐变质处理后,共晶凝固时硅相滞后更加明显,并使之由片状转变为纤维状.钠盐变质后的共晶硅中有较多的孪晶,孪晶轴为(111)Si,孪晶方向为(211)Si,共晶两相的位向关系符合[100]Al∥[110]Si.钠盐变质后的共晶硅以孪晶沟槽(TPRE)长大机制进行分枝、细化和弯曲,从而证明孪晶沟槽长大机制是产生变质结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成分调整对DZ125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标准成分的DZ125合金与以此为基础提高W、Al,降低Mo、Ti合金中的初生相的凝固顺序,确定了这两种合金在固-液范围内不同温度下的固-液相比例。结果表明,高W、Al低Mo、Ti合金显著缩小了合金凝固范围(Δ),使液相线温度提高了20℃,固相温度提高了70℃,并缩小失去技晶间毛细补缩能力时的温度与固相线之间的温度范围(ΔT2),从而减少了合金热裂倾向,提高了可铸性。Ti含量影响(γ+γ')共晶相尺寸、数量及形态,W、Wo对(γ+γ')共晶的数量、尺寸及形态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挤压铸造制备了氧化铝短纤维增强铝硅合金复合材料,在sEM上观察了复合材料中的共晶硅形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氧化铝短纤维可作为硅相非自发形核的衬底,并且在铝硅共晶体的共生生长过程中,可触发孪晶,导致纤维附近的共晶硅呈变质形态。  相似文献   

12.
硅的分布对铝—硅涂层抗热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RFL热腐蚀试验装置,在温度为900℃,盐浓度20~100ppm,试验时间200小时的条件下,研究了三种具有不同硅分布形式的Al-Si涂层的抗热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涂层的抗热腐蚀性能与涂层中硅的分布形式密切相关。在涂层硅含量相当的情况下,硅呈内高外低的形式分布,可使涂层获得更佳的抗热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池跃章  张湛  李德成 《航空学报》1990,11(10):469-475
 本文较系统研究了添加剂si_3N_4、石墨及La_2O_3对反应烧结氮化硅的显微结构和性能影响。探索这些添加剂的作用规律及合适的添加量;探讨了烧结体密度,相组成与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以零价铁代替亚铁盐形成类芬顿反应(Fenton-Kind process)体系应用于碳化硅光学材料抛光过程中的反应机理,通过双转子研抛机床对SiC光学材料进行了研抛实验,验证了类芬顿反应能够有效地提高SiC材料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通过对比不同磨料粒度研抛液加工结果,获得了SiC材料研抛过程中化学与机械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以石墨粉体为原料,酚醛树脂为粘接剂,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全碳质素坯,反应烧结后得到S iC材料。研究了成型压力和酚醛树脂含量与素坯密度的关系,探讨了素坯密度对S iC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樊尚春  刘广玉 《航空学报》2000,21(5):474-476
对一种以方形硅膜片作为一次敏感元件,硅梁作为二次敏感元件的热激励硅谐振式压力微传感器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建立了微传感器敏感结构的工程用数学模型;以所建立的模型实际设计了敏感结构参数 :方形膜边长 4 mm,膜厚 0.1 mm,梁谐振子长 1.3mm,宽 0.0 8mm,厚 0.0 0 7mm;采用微机械加工工艺加工出了原理样件;采用电热激励、压阻拾振方式对其进行了开环测试  相似文献   

17.
苯基硅中间体对阻尼硅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硅橡胶高温下的阻尼性能,将高苯基含量的苯基硅中间体添加到硅橡胶中,并使用硫化剂2,4-二氯过氧苯甲酰(DCLBP)与硅橡胶共硫化。通过无转子硫化仪、SEM、DMA、TG对改性硅橡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苯基硅中间体用量的增加,硅橡胶的硫化程度降低,硬度和拉伸强度下降,而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高温下的损耗因子tanδ明显提高。当添加量为15份时,硅橡胶拉伸强度为7. 75 MPa,最大损耗因子tanδmax从0. 2提高到0. 3。  相似文献   

18.
由于静电场的负刚度导致控制回路系统的不稳定,因此静电力闭环硅微加速度计控制系统设计是硅微加速度计技术的关键核心技术,也是硅微加速度计设计的难点技术之一。在硅微加速度计项目研制过程中,我们解决了仪表回路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高增益和带宽的问题,保证了仪表启动的快速性、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Hydrogenated nanocrystalline silicon carbide (SiC) thin films were deposited on the single-crystal silicon substrate using the heli-con wave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HW-PECVD) technique. The influences of magnetic field and hydrogen dilution ratio on the structures of SiC thin film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b-sorption (FTIR) and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igh plasma activity of the helicon wave mode proves to be a key factor to grow crystalline SiC thin films at a relative low substrate temperature. Also, the decrease in the grain sizes from the level of microcrystalline to that of nanocrystalline can be achieved by increasing the hydrogen dilution ratio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measurements reveal that the size of most nanocrystals in the film deposited under the higher hydrogen dilution ratios is smaller than the doubled Bohr radius of 3C-SiC (approximately 5.4 nm), and the light emission measurements also show a strong blue photoluminescence at the room temperature,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caused by the quantum confinement effect of small-sized SiC nanocrystals.  相似文献   

20.
硅氧氮陶瓷的先驱体法合成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 Si Cl4为原料 ,通过水解和氨解的方法 ,制备了不同含氮量的硅氧氮先驱体。先驱体通过脱氨基原位聚合 ,再经过无机化转变成为成分均匀的硅氧氮粉体 ,用所得粉体热压烧结制备了硅氧氮材料。测试分析结果表明 ,氮的引入使氧化硅的析晶温度提高了 1 5 0℃ ;适量析晶显著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烧结温度为 1 4 0 0℃时 ,氮的质量分数为 2 4 .3%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最大 ,分别达到 1 5 6 MPa和 1 .8MPa· m1 / 2 ,比 Si O2 基体的强度和韧性提高了 4 .5 8倍和 2 .2 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