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5红外与夜视技术的新发展战斗机的红外与夜视系统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初露头角,美国空军的F-16C/D和卜15E采用Lantirn吊舱,F-117A采用安装在机内的下视红外装置(DLIR)R4伊拉克的一些目标进行了夜间空袭,并取得了成功.海湾战争后,红外和夜视设备的性能不断提高,N93年出现了第二代前视红外(FLIR)系统,1997年出现了第三代FLIR系统,第四代FLIR也正在研制,另外图像增强夜视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其应用在不断增加。5.1Lantirn系统及其改进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AN/AAQ-13/14Lantirn导航/瞄准吊舱作为一种成熟的系…  相似文献   

2.
第四代战斗机燃油系统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从传感器、热管理、系统设计与仿真、综合诊断与保障等方面论述了第四代战斗机燃油系统的技术现状与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向公共管理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美国第四代战斗机机载数据链系统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锟 《国际航空》2008,(5):12-15
随着机载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国空军第四代战斗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但是,机载数据链系统技术发展的相对滞后却限制了这些战斗机的网络中心战能力。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美国空军正致力于研制更先进的机载数据链系统来代替F-22A目前使用的“飞行平台间数据链”(IFDL)系统和F-35上使用的“多功能先进数据链”(MADL)系统。  相似文献   

4.
徐德泉 《国际航空》2008,(11):57-59
“敏捷短矛”(A—Darter)是南非丹尼尔航宇系统公司(原肯特隆公司)和南非空军联合研制的第四代(自称是第五代)红外近距空空导弹,现在丹尼尔公司正在将其发展为一种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并同时开发更多的派生型进一步打开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5.
美国机载前视式风切变探测、告警系统的研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辐射计式(IR)、微波多普勒雷达和激光多普勒雷达(Lidar)是美国正在研制的三种机载前视式风切变探测、告警系统。红外系统(IR)发展现状湍流预报系统公司(TPS)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CSU)是美国研制红外风切变探测、告警系统的两个主要单位。 TPS的红外系统 TPS是较早进行机载前视式红外风切变探测、告警系统研制的部门。目前研制出的第三代系统AWASⅢ,已被NASA采用,并装机试飞评估。它的第一代系统AWASⅠ通过测量距离飞机前方案件100米和6公里处的大气温度梯度,并通过一个由温度表示的风切变危险性因子确定飞机前方风切变的危险性。通过试飞得到如下结论: a.在6072~2158米高度范围内,AWASⅠ的前视距离为9.6公里(根据飞机飞行速度折算,前视时间约为54秒)。  相似文献   

6.
Tier Ⅱ Plus是由台莱达因·瑞安牵头的一些公司为美国预研计划局研制的一种高空长续航时间无人机,其上将安装休斯公司制造的合成孔经雷达(SAR)以及光电系统.这种X波段SAR采用了休斯出售的HISAR侦察雷达系统及U—2使用的ASAR-2侧视雷达的技术.光电系统由休斯的第三代红外传感器和柯达公司的电荷耦合器件数字式摄像机组成.红外传感器采用由48O×640探测器元组成的3~5微米的中波锑化铟凝视焦面阵.摄像机采用O.5~1微米波长的硅  相似文献   

7.
针对第四代红外格斗导弹攻击区还较为缺乏计算方法问题,本文探讨了仿真计算第四代红外格斗导弹攻击区的仿真方法。首先基于各向同性等假设条件,计算了导引头锁定区;结合快速模拟计算方法,仿真了各种典型状态下导弹的有效攻击距离;综合考虑锁定区和有效攻击距离仿真结果,获取典型第四代红外格斗导弹攻击区。  相似文献   

8.
红外搜索跟踪(IRST)·系统是一种无源探测系统,它利用红外传感器捕捉和跟踪目标辐射的红外能量。50年代研制的第一代机载红外探测装置,是一种简单的前视红外摄像机,只能进行简单的目标提示和跟踪,在机载火控系统中只是一个辅助系统,机载火控系统的主传感器是雷达,这是因为当时的红外探测装置受背景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抗干扰能力,特别是对云层反射阳光的干扰缺乏抵御能力,而机载雷达已相对成熟。但是,作为一种有源探测系统,雷达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工作时很容易暴露自己,也容易受到干扰,尤其是载有先进电子干扰…  相似文献   

9.
战斗机发动机的研制现状和发展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第三代战斗机发动机的设计特点和研制规律;综述了F119和F135等第四代战斗机发动机的研制现状,总结了其性能和结构特点;归纳了战斗机发动机性能、结构和材料的发展趋势;展望了未来战斗机发动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导弹逼近红外告警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对抗地空、空空导弹威胁、国外在5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制红外告警设备,目前已研制了三代产品,并广泛装备部队。概述了导弹逼近红外告警技术。  相似文献   

11.
战斗机发展进程中几个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斗机的划代中为什么出现了“三代半”之说,俄罗斯出现了第五代战斗机而其他国家的战斗机大多仅按四代划分,第四代战斗机为什么也需要高低搭配,各国今后在发展自己的战斗机时,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直接研制第六代战斗机?  相似文献   

12.
对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及第四代航空电子系统的系统特点、系统构型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特别对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在飞机设计中的重要性和优越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由于对地观测小卫星和遥感小卫星的数据量很大,迫切希望能利用中继卫星向地面传送数据。为此,美国宇航局积极开展了小卫星利用中继卫星系统的研究,不仅进行了可行性论证,而且专为小卫星研制了第四代用户应答机和需分多址技术。为了满足未来数量日益增多的小卫星的需要,还提出了扩展TDRSS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来,大多数飞行员救生系统是根据1971年的美军标MIL-S-9479B研制的,称之为第三代弹射座椅。乘员救生技术(CREST)发展计划集中于研究2000年以后的飞机(诸如多功能战斗机)救生系统的要求,即第四代弹射座椅的要求。而CREST的MARS计划则是研究这个任务的范围和要求,其主要内容是对下一代弹射座椅的操作环境和所要求的性能提出看法,即根据将来飞机的需要进行分析,以确定是肯定还是修改第四代弹射座椅的要求。为了与将来的DoD飞机(2000年以后的飞机)预期的性能相比较,在研究中要收集第三代弹射座椅系统的性能资料和改进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当今世界各国在第三代和第四代现代战斗机研制过程中进行了飞行试验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6.
国外航空救生技术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生产的第三代弹射座椅的使用情况和技术水平以及研制第四代弹射座椅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第四代歼击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技术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介绍了第四代歼击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发展,内容包括对最高加力温度、组织燃烧和进气方案等的分析与研究。鉴于第四代歼击机发动机发展的需要,加力燃烧室已由单一功能发展成具有多种功能,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文中介绍了包括红外隐身、超音速巡航和推力矢量等新技术,还介绍了金属间化合物如Ni_3Al,Ti_3Al等新材料和新工艺。最后作者提出了八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借鉴和参考美国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的研制经验,综述了美国国防部对美国空军和海军、美国空军和海军对第6代战 斗机及第6代战斗机对发动机的需求,梳理和绘制了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制的发展路径,总结和归纳了其发展 特点,对其未来趋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美国战斗机发动机在世界上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需求经过几番迭代 论证,已经明确为自适应循环发动机;第6代战斗机发动机技术经过长期持续的开发与验证,已经基本成熟,并且技术特征基本确 定为以自适应结构为主的1+N模式;竞争发展已经进入X验证机竞争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提起 JAS.39鹰狮,大家都知道,它是瑞典萨伯公司研制的新型战斗机,也可以说是他们的最新力作,代表着萨伯战斗机发展的最高峰。至于该机的技术性能水平如何?国际上比较认同的看法是,鹰狮只是一种介于第三代和第四代之间的三代半战斗机,而瑞典人则依然认为JAS.39是世界上第一种第四代战斗机。瑞典人何以这样自信,有马路天使之誉  相似文献   

20.
新型战斗机研制周期越来越长.费用越来越高,而电子技术和机载武器发展速度远快于飞机平台本身,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对现役第三代战斗机进行改进,主要的手段包括改装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采用第四代空空导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