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新一代战斗机全机地面强度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育鹏  裴连杰  李秋龙  郑建军  冯建民  王凡 《航空学报》2020,41(6):523482-523482
介绍了全机地面强度试验及验证要求,分析了试验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通过试验顶层规划,采用全新设计模式、先进的加载技术,从试验的边界条件、综合平台、动力系统、测量与控制、损伤检测与监测等方面制定了总体技术方案。研究并应用了全硬式单侧双向加载技术、试验综合平台设计技术、试验边界条件模拟技术、动力系统设计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提高了设计效率、加快了试验实施速度、提升了试验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些新技术在新一代战斗机多架次全机静力/疲劳试验中成功应用,结果表明各试验系统安全、可靠,达到了试验要求和预期试验目标,实现了全机地面强度试验技术的跨越式进步,技术成果为后续型号试验提供了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琼  张华 《航空发动机》2017,43(3):74-77
燃油系统及其附件爆炸大气试验在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极其重要。简述了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及其附件爆炸大气试验技术的特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其试验技术发展需求。详细给出了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及其附件爆炸大气试验的分类、试验要求、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和试验判据,并开展了某型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液压机械装置爆炸大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试验方案可行、数据可靠、结果有效,为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及其附件爆炸大气试验的研究验证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飞机试验数据种类多数量大等特点,设计一个飞机试验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分析飞机各类试验的业务流程,给出了该系统的总体架构,实现了各模块的功能。利用该系统实现了某型号试验规划、试验项目、试验准备、试验执行、试验结果分析、试验数据管理、试验流程等的统一管理,提高了试验效率和试验数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直升机主起落架疲劳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直升机主起落架疲劳试验为对象,对试验内容、试验方法、试验实施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试验验证确定了起落架的疲劳危险区域,并为优化零件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舰载机全机落震试验是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舰载机着舰时结构动态载荷、动态响应以及机载设备冲击环境下功能可靠性的重要试验手段。本文提出了舰载机全机落震试验的试验方法,并对试验过程中机翼升力模拟、试验件下沉速度控制、试验件航向速度模拟及机体动态载荷测试等试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通过试验对技术方案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全机落震试验系统验证了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舰载机着舰动态载荷及响应的测试提供了可行的试验方法,并为舰载机研制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民用飞机翼盒结构闪电环境仿真验证试验是部段级适航取证试验,用于获取民用飞机翼盒结构闪电环境,并将试验结果与民用飞机翼盒结构闪电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修正翼盒仿真模型。总结了民用飞机翼盒结构闪电环境仿真验证试验的试验方法,介绍了试验背景和目的,提出了试验要求,包括试验对象要求、试验电流路径要求、试验电流波形要求、试验回路网要求,描述了试验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电流试验、电压试验和表面磁场试验。其中,缩比电流法和同轴回路网是开展民用飞机闪电试验的关键点,因此,对缩比电流法的目的和实施方式做了重点介绍,同时对搭建同轴回路网的目的和关键参数做了重点解释,对民用飞机部段级结构闪电环境试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舱门是飞机结构的重要部件,舱门试验是验证舱门设计满足可靠性、安全性、适航要求的重要手段。民用飞机舱门试验包括设计验证试验和适航验证试验,结合民用飞机舱门研制的经验和教训,本文研究总结了舱门研制过程中,应当开展的试验项目和内容,指出了试验的试验目的、试验意义和开展试验的必要性,给出了试验台架设计建议。本文研究对于舱门满足功能、性能等设计要求、使用要求、持续适航要求以及在设计阶段制定合理的试验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飞机气候试验的重要性、试验的分类、国内外气候试验的情况、飞机气候试验的目的、试验要求和试验的管理及工作程序等。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民机整机试验室高寒试验没有相应参照标准的问题,开展了民机试验室高寒适航符合性试验验证技术研究。首先简要解读与民机整机高寒气候环境相关适航条款25.1301(a)(4)及25.1309(a),给出了民机整机高寒试验验证的适航要求;然后通过分析某型民机试验室高寒试验的实施过程,提出了适用于民用飞机整机适航符合性试验室试验验证流程;其次对民机整机试验室高寒试验实施中存在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飞机安装系留方式、试验项目、试验顺序及试验条件确定方法、试验测试方案架构、试验程序优化方法等;最后结合试验方法给出了试验结果判定原则,形成了适用于民机整机试验室高寒适航符合性试验验证方法。该方法可为民机整机试验室高寒试验的有效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了使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中的液压加载试验智能高效地运行,完善并优化其试验平台,提出一种基于轻量化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液压加载试验智能管控技术。建立了支持管控平台运行的高空台液压加载试验软硬件协同运行架构,提出了基于WebGL的数据在Web端3维模型上实时展示的技术,以提高试验操作人员对试验进行监测的直观性。所设计的智能管控平台同时集成了试验设置与试验操作、数据管理、试验过程分析、故障诊断分析等功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轻量化BIM的智能管控技术可使试验操作人员直观、便捷、高效地进行试验流程管控、数据综合管理、设备健康状况分析,提高了高空台液压加载系统试验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四个典型意义的疲劳和静力试验在AERO-90控制和集成数据采集系统上的协调加载,成功开展了多任务强度试验协调加载技术的预先研究,并给出重要总结,为重点型号研制的试验保障做好了经验积累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2.
抗反辐射导弹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允春 《航空学报》1989,10(4):206-211
 自60年代美国在越南战场首次使用百舌鸟反辐射导弹以来,经过不断改进,重新研制,美国的反辐射导弹已发展到了第三代(第二代为标准反辐射导弹,笫三代为哈姆反辐射导弹)。目前除美国外,英、法、苏联、联邦德国、瑞典、挪威和以色列都拥有自己研制的反辐射导弹。在越南战场、中东战争、叙利亚和以色列的黎巴嫩冲突、1985年的美国和利比亚冲突中,反辐射导弹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直升机旋翼系统主桨毂是直升机关键部件,在地面运转及首飞前必须进行疲劳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初步疲劳寿命。本文以某型号直升机旋翼系统主桨毂疲劳试验为例,总结出多点协调加载试验台的设计方法及试验调试方法,并按照试验台的组成,从控制系统、泵站、伺服动作器、测量系统及试验台体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设计内容及其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伍力 《航空学报》1987,8(8):400-405
干涉配合是改善铆接接头疲劳性能和钉孔自身密封性能的一项有效的工艺措施。目前干涉量大小的确定仅凭经验或试验结果,而本文提出一个通用的计算有效最小干涉量的工程方法,给出了一个便于应用的计算公式:探讨了材料特性和应力状态对干涉配合量选取的影响:给出了飞机结构常用有效最小干涉量数据表。  相似文献   

15.
直升机在悬停时旋翼/机身的气动干扰,主要引起机身垂向阻力的增加。本文根据参考文献,给出估算垂向阻力的理论方法,并以某机为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该机的旋翼/机身组合风洞试验结果相比,获得了很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16.
刘莉  何庆芝  瞿履和 《航空学报》1989,10(12):640-644
 1.干涉配合螺接接头孔边应力和位移场 假设:(a)被连接件为无限大板,圆孔内受均匀压力,并处于平面应力状态;(b)螺栓为一有限圆板,受均匀外压,在干涉配合时只产生弹性变形,并为平面应力状态;(c)被连接件材料的本构方程采用修正的Ramberg-Osgood形式  相似文献   

17.
郭万林  傅祥炯 《航空学报》1991,12(2):106-111
 利用权函数法给出了含紧固件孔的平板受干涉、双向拉压、各种形式的分布钉载和旁路载荷各种方式的组合作用时孔边穿透裂纹和角裂纹的张开型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学表达式,可以方便地实施快速积分法求得裂纹扩展寿命。分析了干涉销钉通过填充作用和与孔壁的摩擦对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影响。发现钉载及双向载荷条件的不同,干涉增寿效果不同。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郭耀滨 《航空学报》1990,11(12):528-533
 使用能单独测量鸭翼部分气动力的“鸭翼天平”及全机气动力天平,对一可组拆的鸭式布局模型进行了干扰气动力的实验研究。发现在α<20°时鸭翼与主翼间的干扰是不利的,使升力下降。α>32°时干扰变得有利。α=32°时干扰升力可占到总升力的24%。若主翼为前掠翼,构成鸭式布局的气动特性更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直升机姿态测量系统软件的设计。叙述了姿态测量系统的构成,测量软件的各项功能及其具体实施方法。该软件已在某重点型号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中使用,结果表明这种软件的计算方法和数据精度满足了试验要求,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0.
LY12CZ铝合金干涉螺接件微动损伤防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研究LY12CZ铝合金干涉螺接件的微动损伤防护技术。讨论了不同干涉量、表面处理技术、孔的加工方法及防护夹层对其微动损伤及疲劳寿命的影响。应用断口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微动损伤区的形貌、裂纹的起始部位及形式。提出了提高LY12CZ干涉螺接件疲劳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