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泛化熵随机森林的雷达目标航迹起始方法,通过引入一种泛化熵可调参数,解决了传统随机森林算法对差异数据集泛化能力和适应性差且难以确定全局最优解的难题。首先利用雷达多周期回波数据构建随机森林算法决策模型,其次基于设计的泛化熵处理规则对实测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所需测试样本,最后将测试样本输入完成模型训练的随机森林进行迭代寻优和自主决策以获取雷达目标的航迹起始结果。雷达实测数据验证表明,文章所提出的方法相比于传统随机森林方法具有更为优越的目标航迹起始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多假设多目标跟踪算法进行性能评估。文中主要研究了作为性能量度的目标探测/航迹起始能力。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就从目标回波建立航迹的概率和虚假航迹密度两个问题评估了多假设跟踪算法。选用了一台雷达作为传感器,并在蒙特卡罗模拟中使用了一个普通的多假设多目标跟踪算法。模拟结果预示了从一个目标回波建立一条航迹的概率以及一单位时间每个扫描空域内的虚假航迹密度。如同研究检测门限和航迹质量门限的影响那样,文中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在空管自动化系统中,同时进行着单雷达处理和多雷达融合处理。单雷达处理提供本地航迹(Local Track),多雷达处理提供系统航迹(System Track)。通常,一个系统航迹由一个或多个本地航迹融合产生并不断地被本地航迹所更新,从而在雷达管制员席上得到稳定、可靠的动态雷达图像显示。在多雷达融合处理之前首先要对本地航迹与系统航迹能否相关进行判断。本文引入可信度概念,并基于可信度计算对本地航迹与系统航迹相关算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相关技术文献中,认为Hough变换是一种有效的航迹起始方法,然而,迄今为止,大多数论文主要研究Hough变换方法在单传感、单目标且无杂波背景这种简单的场合中的运用,我们详细地给出了一种将Hough变换应用到多目标、多传感器数据关联与航迹起始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分两级进行,首先,分别在不同的Hough空间中检测方位与距离透迹,然后对确定这些透迹的测量进行关联,用于航迹检测与起始,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已 过几个全面的,综合的仿真场景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5.
融合不同维数的测量的一种普通方法是采用顺序卡尔曼滤波器。这种顺序滤波器尤其适用于异步测量的场合;然而,如果有任何一个传感器性能下降,则它有可能发散。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多外局部航迹的部分分布式或增维航迹结构的方法。为了融合脉冲多普勒雷达(距离和角度)的信息和红外成像系统(仅角度)的信息,在航迹级融合前要给红外系统的“不完整的”测量分配一个伪距项,这样就增加了一个距离维。这种结构在稳健性方面有潜在的优势,当红外成像系统的测量变差时,雷达的局部轨迹不会受到损害。文中对所提出的结构进行了模拟,并与在相同情况下用顺序滤波器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模拟中采用了多种数据率。在通常的情况下,部分分布式滤波器需要有附加的时间校准逻辑,对用于融合处理的单独的雷达航迹和红外成像系统航迹进行预处理。这项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确定部分分布式滤波器是否可以替代顺序滤波器,并且研究将部分分布式滤波器应用到加拿大军队的侦察型轻型装甲车(LAV)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李珂  王瑞  宋建强 《空间电子技术》2018,15(6):46-51,74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时至今日,多目标跟踪理论及其相关算法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并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但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多目标跟踪依然有它特有的研究价值。雷达信号处理是对扫描得到的回波串进行处理,从而检测目标是否存在,获取目标的状态数据。但这些数据是孤立且离散的,故需要雷达数据处理系统分析出目标航迹,给出目标的运动参数。文章主要研究了多目标情况下的数据处理算法;对系统中的各个部分逐一进行分析,包括航迹起始、点迹航迹关联、航迹滤波等,以及各个阶段的波门门限选取;综合考虑各个算法的复杂度及精确性,总结出了一种适合工程应用的模型,并对其进行Matlab仿真,以证明框架中所有算法的可实现性,并说明了该系统算法的适用场景及局限。  相似文献   

7.
王海鹏  董云龙  熊伟  何友 《宇航学报》2012,33(11):1690-1698
为解决多传感器群内目标精细航迹起始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运动状态的集中式多传感器群目标精细航迹起始算法,算法首先基于循环阈值模型和群中心点完成群的预分割、预互联,然后将预互联成功的群按传感器不同分成多个子群,基于非抢占式修正逻辑法和同状态航迹子群获取模型剔除单传感器形成的虚假航迹,并基于多传感器同状态群关联模型消除各传感器虚假的同状态航迹子群,最后基于加权法实现同状态关联群内航迹的精细互联及合并。仿真数据表明,与分布式多传感器修正逻辑法、基于聚类和Hough变换的集中式多传感器多编队航迹起始算法相比,算法在起始真实航迹、抑制虚假航迹及杂波鲁棒性等方面综合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8.
航迹起始是多目标航迹处理中的重要问题.针对无源定位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源定位系统的航迹综合起始算法.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速度时间准则和相关波门来搜索可能的航迹,然后利用改进的3/4逻辑法进行航迹确认.基于实测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赵广彤 《上海航天》2005,22(6):33-35
针对一有三坐标雷达、两坐标雷达和红外探测器三种传感器的分布式多站多目标跟踪系统,提出了一种多制式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算法以测量间最小距离为关联度,对测量集间的相似程度进行度量,用极大似然法估计目标位置,通过融合方法求得目标三维航迹。在作状态估计时,采用两组非线性卡尔曼滤波切换提高融合精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提出了依据雷达极坐标测量标准差和采用雷达极坐标测量数据估计直角坐标系中雷达测量方差以及目标位置误差的2种计算方法,分别为依据目标在统一直角坐标系中各坐标分量上的标准差得到目标位置间接测量偏差的标准差法和基于直线航迹线参数估计的统计学方法。结合相关滤波方法进行试验验证表明,这2种方法应用于多雷达加权航迹融合模型中的雷达测量权值动态分配过程中,均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卡尔曼滤波器等传统滤波器和多雷达航迹关联算法也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低截获概率雷达转发式欺骗干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扩频调相连续波体制低截获概率(LPI)雷达具有主动式隐身性、低截获概率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合平方倍频算法和DRFM(数字射频存储)技术的LPI雷达转发式欺骗航迹干扰方法.该方法能有效解决传统测频接收机无法检测隐藏在基底噪声下的LPI雷达信号和对LPI雷达进行转发式欺骗航迹干扰的问题.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该...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四旋翼无人机编队队形保持不变情况下的航迹优化问题,在飞行过程中以图论方法为基础将四旋翼无人机编队看作一个虚拟刚体,将编队中的跟随无人机看作领航四旋翼无人机的约束来处理,优化过程中仅考虑领航四旋翼无人机的最大转弯半径约束、队形变换时间约束及转换而来的约束,并将编队飞行所需能量最小作为优化目标,求解多四旋翼无人机编队定时到达目标的航迹优化问题,然后基于Gauss伪谱法对领航四旋翼无人机进行航迹优化,将其转化成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获得一条平滑飞行航迹,满足定时到达目的地约束、多无人机性能约束和环境约束要求;所获得的航迹能安全绕过障碍物,提高了无人机编队的生存能力,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检测前跟踪(Track Before Detect,TBD)多帧联合处理引起的虚假航迹难以剔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稳健的多帧联合虚假航迹剔除算法。该算法联合多帧目标数据信息,建立目标位置与时间之间的多项式回归模型,统计航迹扰动方差,并给出航迹剔除门限选取准则,剔除扰动方差大于门限的虚假目标航迹。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目标的检测,而且对于高机动目标的检测也具有良好的性能;基于蒙特卡洛试验的航迹误差统计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算法的稳健性和有效性。因此,多项式回归法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虚假航迹剔除算法,应用于微弱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密集目标环境下航迹起始性能的分析情况。文献「6」已对跟踪性能的分析给出了非常简便的能用跟踪参数预测平均航迹纯度的表达式。,然而,所得结果主要是对已建立起航迹的航迹连续阶段则言的。本文则是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之上扩展到了航迹起台阶段。  相似文献   

15.
Chin  Heng  Lim  Elias  Aboutanios  Bernard  Mulgrew  林俭芳 《空载雷达》2007,(2):41-46
研究了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技术在双基地机载雷达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对于地面动目标指示(MTI)雷达,杂波多普勒频率与各种阵列结构的距离而不是线性侧视结构有关。这种距离相关性导致了STAP技术的杂波抑制问题。一种情况是STAP滤波器变成距离相关。本文建议在角度一多普勒域上利用插值对改进型联合域局部(JDL)处理器进行多普勒补偿。仿真结果显示处理器的性能在整个频谱上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白瑞光  孙鑫  陈秋双  全雄文 《宇航学报》2014,35(9):1022-1029
将伪谱法应用于多无人飞行器(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协同航迹规划,给出了基于Gauss伪谱法(Gauss Pseudospectral Method, GPM)的多UAV协同航迹规划方法。根据UAV的物理特性,结合协同规划的要求,建立了多UAV协同规划的最优控制模型。此模型包括UAV机动性能约束、路径约束、多UAV协同打击约束和集结区约束;利用GPM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用非线性规划软件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多UAV的协同规划要求,具有较高的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分布式卫星SAR系统中混合基线和雷达斜视导致沿航迹基线难以精确计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星历和回波数据的沿航迹基线计算方法。在将分布式卫星航迹补偿为平行航迹的基础上,建立了存在混合基线及雷达斜视条件下的观测几何模型,推导了沿航迹基线的计算公式。根据雷达回波数据估计多普勒中心频率,并由此得到计算沿航迹基线所需的斜视角。在空间基线较长、斜视角较大条件下,该方法相比近似计算方式而言,能获得高精度的沿航迹基线估计。仿真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沿航迹基线长度作为测速定位的基线参数,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动目标测速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18.
对空中目标环境进行多元化构建是雷达装备开展日常训练与试验的基础,但空中有效目标数量短缺、目标类型单一、训练效费比较高等依然是目前部队外场训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新时期雷达装备军事训练的特点及需求,在外场实装训练场景下提出了一种可操作的、基于场景驱动的雷达航迹模拟方法,涵盖基础理论模型、航迹模拟方法等方面,并分析了航迹模拟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实验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航迹模拟效果良好,可为新型军事训练方法设计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Kim  JJ bESL.  OB 《空载雷达》2000,(1):29-33
若使现代机载雷达系统正常运行,雷达天线辐射方向图必须满足一定的技术条件。直到目前为止,多数雷达天线都是以一种清洁的天线环境(即没有考虑基底结构的近场散射或雷达天线罩影响)来设计和试验的。然而,这些高阶影响涉及到在日益增大的干扰和杂波干扰环境下增添一些外加性能要求的问题。研究了目前可以得到的用于机载雷达天线系统装配性能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的能力及局限性。此外,还开发了一种新的级联方法,这种方法能够  相似文献   

20.
中脉冲重频(PRF)雷达综合了高PRF和低PRF雷达的优良性能,但存在着距离和多普勒(距离速率)两种模糊问题。本文介绍了用神经网络有效地解中PRF雷达系统模糊问题的方法。为此设计了一种多层前馈网络。且给出了模拟结果和模拟电路实现。建立了一种便于模块化的理论。它将大量的存储模式分成若干模块,这就使得利用模拟神经芯片模糊是切实可行的。它将大量的存储模式分成若干模块,这就使得利用模拟神经芯片解模糊是切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