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峰会主题:低空空域开放与无人机的发展无人机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全球性热点,有序和前瞻的无人机系统管理是无人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研究和探索涵盖无人机研发、生产、销售、运营各个层面的管理思路,结合我国国情和全球趋势,研究与无人机管理相关的法规、标准、规范,已经列入各中央政府部门的议事日程。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及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携手承办的民用无人机系  相似文献   

2.
概要描述了无人机设计自由度大、制造使用成本低、突防能力强、使用灵活等诸多优点。从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以色列发展使用无人机的现状和前景以及我国发展无人机的历程和技术状况,纵观未来无人机隐形、微型化、高空长航时、武器化等发展趋势,提出我国发展军用无人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郭涛  贺韡 《飞机工程》2006,(4):72-76
简要介绍了目前美军无人机的研制发展和装备情况,着重分析了当前美军无人机发展的三大特点,即作战区域覆盖全球、作战任务类型繁多,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强调无人机的能力和智能化程度。并对我国无人机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规划无人机平台体系,改研和新研协调发展以及重视反无人机战术技术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民用无人机系统管理研究论坛暨2015中国无人机系统峰会CIVIL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MANAGEMENT RESEARCH FORUMCHINA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SUMMIT 20152015年9月无人机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全球性热点,有序和前瞻的无人机系统管理是无人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民用无人机系统管理研究论坛邀请国家工业部门主管机构、空域管理主管机构、执法部门主管机构和航模运动主管机构,与民用无人机利益主体的运营商、生产商和销售商代表,共同探讨民用无人机系统管理规定研究。希望通过召开论坛,听取国内无人机运营商、制造商、销售商等代表对空中交通管理、空域申请、空域监管、生产准入、销售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期望和建议,为我国开展无人机管理规定制定工作提供第一手民意资料,为最终制订出"既实现安  相似文献   

5.
国内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国外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现状,分析了国外各个主要民航管理机构的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整体思路和框架.梳理了我国当前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国内民用无人机的适航管理提出了顶层思路与管理框架建议.  相似文献   

6.
《飞机设计》2010,30(1):8-8
<正>1征文范围及内容(1)我国无人机行业的产业政策及管理方式探讨;(2)国内外无人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3)国内外无人机研发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无人机系统总体技术、平台总体综合设计技术、动力装置\技术、飞行控制与管理、导航技术测控与数据链技术、武器化技术等等);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NATO STANAG 4703《轻型无人机系统适航性要求》的适用范围、标准结构和主要内容,结合我国轻型无人机适航标准发展现状,从轻小型无人机系统特点,借鉴现有适航体系和如何突破无人机适航标准瓶颈3个方面提出了对我国轻型无人机适航发展的建议,对我国无人机适航标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首先对国外无人机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趋势进行了分析,引出我国对海作战无人机指挥控制系统产品谱系、技术领域发展路线的研究需求,还分析了我国对海作战无人机的作战需求和部署模式,得出不同形态控制站的发展思路和技术路线,同时结合美军无人机指挥控制系统核心能力发展情况,提出我国对海作战无人机指挥控制系统重点技术发展规划,为我国对海作战先进无人机指挥控制装备的研发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为促进我国无人机技术交流、推动无人机产业发展,6月18—20日,为期3天的“尖兵之翼-2008中国无人机大会”在昌平温都水城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航空学会、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主办,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无人机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低空无人机交通管理概览与建议综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全权  李刚  柏艺琴  付饶  李梦芯  柯晨旭  蔡开元 《航空学报》2020,41(1):23238-023238
大量无序飞行的低空无人机运行会对地面设施、公共安全、空中载人飞行器等带来危害。然而,目前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不能适应未来数以百万架的无人机。为了应对该挑战,世界各国针对低空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开发了新框架。低空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属于近几年出来的新事物。藉此聚焦于低空无人机交通管理,从4个方面进行概览:低空无人机相关的空中交通基本概念及现状、低空无人机交通管理介绍、低空无人机交通管理的关键技术和低空无人机交通管理相关科学问题,以期望对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建议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用无人机的应用目前虽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但由于其独特的优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本文主要从适航角度对无人机进入民用航空市场所带来的管理与技术问题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梳理了国内无人机适航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无人机适航管理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随后从适航管理体系、适航规章、标准体系、空域开放等几个方面对我国无人机适航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作战无人机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未来战争的特征.从战争牵引和技术推动两方面,论述了作战无人机的发展动力,总结了作战无人机的通用化、系列化和由先进技术概念演示验证进行中间成果转化的发展模式。针对目前已有的几种作战无人机.分析了侦察型无人机、攻击型无人机、微型无人机、垂直/短距起降无人机、无人作战平台等的设计特点和技术难点。根据元人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作战无人机需要的支撑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无人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无人机与有人机在低空空域的融合运行是我国通用航空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感知与规避技术是无人机与有人机间避免碰撞的重要保障。在对感知与规避技术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对其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的避让航迹规划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传统人工势场法的局部震荡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其次,结合感知与规避实际背景,对威胁区模型进行了优化,并对无人机自身性能约束进行了建模;最后,对改进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阐明了其对无人机动力能源消耗、避让时间和任务执行效率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力  郝志鹏  秦嘉徐  刘徽 《民航学报》2023,(1):105-108+24
为适应无人机快速发展以及运行模式多样、灵活、复杂的特点,在国际上尚无成熟管理经验的情况下,结合我国航空现状和无人机运行的特点,采用JARUS特定运行风险评估(specific operations risk assessment,SORA)方法,对安全风险较高的无人机运行进行安全评估及管理。该方法基于地面风险和空中风险开展评估,确定安全运行所需的边界,为局方、运行人及相关第三方提供评估无人机能否按照经过风险评估后的置信水平实施安全运行的方法,为公众建立足够的信心,确保特定运行能够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美国全球鹰无人机系统敏捷保障方案的分析,重点阐明了这一技术和系统设计理念对于我国无人机研制及其飞行保障要求的适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提出了利用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即PHM的手段构建我国无人机敏捷保障系统的一个符合工程实际的技术构架。  相似文献   

17.
无人机自主控制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松波 《飞机设计》2009,29(6):15-18
根据无人机自主控制的定义与内涵,将无人机自主控制关键技术划分为态势感知技术、规划与协同技术、自主决策技术和执行任务技术,并针对这四项关键技术发展所涉及内容分别进行了层级研究,初步给出了我国无人机自主控制层级发展规划和层级发展趋势图,可以为我国建立无人机自主控制能力标准或者开展无人机自主控制研究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无人机的分类以及欧洲国家航空局、无人机系统规章制定联合局、北大西洋联合组织(NATO)、美国、中国的轻小型无人机航空器系统适航规章发展情况,分析我国轻小型无人机系统适航现状,并为我国轻小型无人机系统适航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万众期待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已于2023年6月28日发布,并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国民用航空局(简称“局方”)制订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CCAR-92)也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于今年1月1日公布并实施,这两份法规性文件规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简称“无人机”)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的要求,将对我国无人机的发展影响深远,其中最引起关注的是中型和大型无人机纳入适航审定许可范畴。局方在推进无人机发展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了适航审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本文分享了有关无人机适航审定方面的思考,供业内专家一起探讨相应的适航审定。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捕食者系列无人机的发展概况、技术特征和基本数据,分析了捕食者系列无人机的武器配置方式及其特点,并对我国发展察打一体化无人机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