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重型运输直升机构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外重型运输直升机的特点、作用及发展情况,并对单旋翼带尾桨和纵列式两种构型的重型运输直升机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重型运输直升机宜采用纵列式构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纵列式直升机与单旋翼直升机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比分析了纵列式直升机和单旋翼直升机,包括纵列式直升机与单旋翼直升机的发展对比分析、结构特点对比分析、性能特点以及优缺点对比分析,系统分析了纵列式直升机与单旋翼直升机的下洗流和飞行品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新型组合机翼/旋翼系统—卸载升力偏移旋翼(ULOR)的原理。这种组合旋翼系统能够增大直升机最大飞行速度,提高前飞效率,使直升机具有更大的机动性,同时可以克服升力偏移旋翼的主要障碍,即减小振动。ULOR系统将机翼与升力偏移旋翼结合在一起,有效消除了后行桨叶的失速,并使旋翼效率提高了一倍。这种系统可以显著提高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以及纵列式旋翼直升机的最大速度和航程。最后,提出了一种ULOR与辅助推进系统组合的新构型设想。  相似文献   

4.
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的旋翼尾迹受前飞自由流、机身和旋翼之间的干扰影响,旋翼尾迹不仅影响机身的空气动力,也影响旋翼自身的空气动力特性.应用欧拉方程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采用自适应非结构直角网格技术生成计算域网格,数值模拟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全机流场,给出了考虑旋翼影响的机身表面压力分布以及全机流场特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纵列式双旋翼桨叶的几何特征、运动方式及气动特性,建立了基于动量源方法的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机身组合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中采用的非结构网格能综合考虑双旋翼/机身干扰流场特点且满足动量源计算网格要求。通过算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采用该方法分析了悬停及前飞状态下纵列式直升机的双旋翼/机身干扰流场特性。  相似文献   

6.
第十五回破传统纵列式腾空迈新步大型机问世上一回,咱们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代专用武装直升机和反潜直升机的研制情况。这一回咱们谈谈双旋翼纵列式直升机和大型直升机的发展情况。自从实用直升机诞生以来,世界上使  相似文献   

7.
分别运用涡流理论和动量理论对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建立了两种飞行动力学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完成配平计算,这两种方法得到的配平结果和参考的实验数据较吻合,所建模型是后续进行稳定性导数和稳定根计算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准静态假设,研究了共轴式直升机悬停纵向稳定和操纵性,给出了稳定性条件和动稳定性与静稳定性的关系及改善稳定性的方法;最后给出了气动导数和悬停高度对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共轴式直升机悬停纵向振动运动主要表现为不稳定的周期性运动,而静稳定性和静操纵特性是成正比的。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共轴式直升机的纵缶操纵稳性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共轴式直升机地面共振的旋翼参数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共轴式直升机地面共振分析模型,采用特征值分析法计算得到了直升机地面共振模态特性,分析了上下旋翼间距、旋翼摆振铰外伸量、摆振刚度及摆振阻尼比等旋翼设计参数对共轴式直升机动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减小上下旋翼间距可提高系统动稳定性,且不稳定中心远离工作转速;增大摆振刚度及旋翼摆振铰外伸量可提高系统动稳定性,且不稳定中心远离工作转速;增大摆振阻尼比可提高系统动稳定性,但不稳定中心稍接近工作转速。  相似文献   

10.
纵列式双旋翼悬停状态气动干扰特性参数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一个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气动干扰特性分析的自由尾迹迭代方法。在该方法中,考虑了双旋翼以及旋翼与尾迹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将旋翼尾迹模型、桨叶气动力模型以及旋翼配平模型进行耦合求解。同时给出了一个适合于双旋翼干扰计算特点的配平方法。计算了悬停时干扰状态下的双旋翼诱导速度分布以及旋翼性能,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应用上述方法,对比分析了纵列式双旋翼与单旋翼的性能,结果表明:悬停时纵列式前、后旋翼的性能都比单旋翼时的要差。文中进一步系统地分析了悬停状态双旋翼纵向间距和轴向间距对气动干扰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纵向间距为1.3R时,纵列式双旋翼相比两单独旋翼需要额外的附加功率为8.5%,且随纵向间距的增大,附加功率减小并出现负值,当纵向间距为1.85R时,附加功率最小。  相似文献   

11.
对自修复飞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可重构飞控系统进行了论述。介绍了目前主要的一些重构控制方法的特点,并对控制算法的优缺点及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针对已进行了的可重构飞控系统的飞行试验进行了分析,并对试验结果做出了评价;指出了未来可重构飞控系统的实现途径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跨大气层飞行器再入段RCS控制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航天飞机为例.论述了跨火气层飞行器反推力控制系统(Reaction Control System,RCS)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RCS推进器的控制模型。同时分析了RCS在回路中的各种工作模式和多推进器的系统冗余及其组合方式。最后在对RCS系统操作的基础上,研究了航天飞机在再人段飞行时的RCS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借鉴美国军用标准 MIL-F-8785C和 MIL-F-94 90 D的基础上 ,进行了综合飞行 /火力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研究。以空 /空机炮模态为例 ,给出了综合控制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分析准则 ,提出一种通过仿真计算得出系统稳定性指标的方法。最后以高性能控制仿真软件 MATRIXX6.0作为仿真平台进行了综合飞行/火力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实际应用表明 ,所提出的方法建模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可靠性好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房元鹏 《飞行力学》2008,26(1):60-63
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再入过程初期,反作用力控制系统是其姿态控制的主要手段,结合气动舵面可以减小飞行器对该系统的总冲需求,提高飞行器动态响应特性。给出了反作用力控制系统与气动舵面复合姿态控制系统的组成及三种复合控制指令分配策略,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三种策略的姿态控制效果及总冲需求。仿真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完成飞行器姿态控制,并各有其优缺点,研究结果为航天器飞行控制系统控制律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飞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为依据设计飞控襟翼硬件仿真系统,该系统是参照真实飞控襟翼系统的功能和接口要求,采用基于数字仿真扩展模拟电路接口的硬件仿真系统。其与真实襟翼具有相似功能、相同接口、完全可以替代真实襟翼完成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为飞控襟翼试验的圆满完成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H~∞方法在鲁棒飞控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炎生  陈宗基 《航空学报》1996,17(2):129-136
首先介绍具有良好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的 H∞方法 ,然后综述几年来 H∞方法在鲁棒飞控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详细说明 H∞ 鲁棒飞控系统设计问题的形成和求解过程 ,并分析模型 /控制器降阶 ,结构不确定性和非结构不确定性的同时镇定 ,多模型设计等与 H∞方法相配合的设计技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飞行动力学模型是飞行仿真技术的基础,以往动力学模型的研究集中在数值解算方法上,忽略了模型本身的重用性、互操作性问题。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构建飞行动力学模型框架,使用XML语言将飞行器各种特性数据组织起来,开发了一个通用的飞行动力学模型库,并实现了与飞控系统模型的一体化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18.
严晞隽  夏洁 《飞行力学》2007,25(1):26-29
引入飞机控制能力的概念,以描述飞机在执行器出现故障时,舵面仍能提供控制力和力矩,保证飞机一定飞行品质要求的能力;提出用有限控制量分配的方法进行飞机控制能力分析,给出一种加权序列二次规划的有限控制量分配方法,从而保证在控制量分配时,可以满足设计者限定不同操纵效率器作用的主观要求,实例计算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程序调参飞行控制律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概述了飞行控制律设计的几种主要方法。通过对比自适应飞行控制律和程序调参飞行控制律,总结了处于飞行控制器设计领域主导地位的程序调参飞行控制律的主要优点和不足.并就程序调参技术在现代飞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某先进飞机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现代飞机的飞行特点,展望了程序调参飞行控制律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彭可茂  赵超  申功璋  文传源 《飞行力学》2001,19(2):17-20,25
基于凸多面体线性系统族镇定方法和航迹准稳态运动概念,研究了现代攻击机的综合飞行/推进控制系统的鲁棒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航迹准稳态运动的条件。生成航迹准稳态运动的期望控制量和状态量,以航迹准稳态运动为基准运动建立综合系统的线性系统族模型,采用凸多面体线性系统族鲁棒镇定方法设计了综合控制系统的反馈调节控制器。数学仿真表明,所设计的综合控制系统对攻击机推进系统输出推力的变化具有大范围的鲁棒性,在推力开环控制下能够获得良好的系统动态性能和战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