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有效防范航空维修差错的发生,从组织因素角度对航空维修差错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在对组织因素影响维修差错作用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组织因素导致维修差错的成因机理分析模型,从差错产生的潜伏阶段、发生阶段、纠正或扩展阶段和致灾阶段4个阶段对差错产生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构建了组织层面的维修差错防控体系,为维修差错的系统...  相似文献   

2.
军用航空发动机基地级维修费用的分析和控制是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涉及装备管理和企业管理等多个方面,对装备修理能力提升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因果分析方法、系统动力学理论、作业成本法三个角度出发,对军用航空发动机基地级维修费用进行分析;并通过观测某修理厂在维修费用控制方面的实践和效果,验证分析结论,总结出维修费用控制方法,使其更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航空维修工作中的主要应激源及产生过程,对由应激引发的不良心理现象及其对维修质量安全的影响做了分析,并分别从航空维修个体、航空维修组织和航空维修行业三个层面就解决对策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某航空发动机修理工厂为例,通过对在线测量的定义和应用范围的描述,从感知、传输、应用三个方面对在线测量技术在装备维修作业过程中的应用实践进行说明。通过建立航空发动机数字工卡标准、开发在线数字化测量客户端、创建产品数据管理平台等在线测量技术的应用途径,实现产品维修过程数据的结构化管理,从而达到规避人为差错和误差,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修理能力、优化修理流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航空维修现状的分析得知提高维修效率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从单项作业类别差异、作业位置、作业工具相近性3个方面讨论了维修动作连贯性如何影响航空维修效率。通过对B737飞机前起落架机轮的拆卸仿真,并以其中部分螺帽的拆卸动作为例,对不同情形下的维修动作进行分析对比。证明改进维修动作的连贯性,可以大大提高维修作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降低航空飞行器维修费用和提高维护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了中国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指明并阐述了维修技术应向维修设计、健康管理、飞机信息规划及维修过程管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降低航空装备故障率,保证维修进度,提高维修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为目标,在深入研究航空装备维修管理关键技术及业务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维修BOM的航空装备全生命周期状态管理机制。应用精益生产、精确保障的管理理念,建立面向航空装备维修过程的MRO系统,管理航空装备产品维修从返修入库到发货出库的闭环过程,为航空装备综合保障档案的建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从航空维修差错带来的重大危害出发,提出航空维修差错的定义及基本特征;从人与硬件、人与软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入分析航空维修差错的几种模式,重点研究了最活跃、最突出的人为差错模式,并通过实际应用指出预防各种差错模式的方法和措施,有利于加强航空维修工作,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证飞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不断涌现,航空装备的维修模式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具体表现在:由事后排除故障到事前故障预防;由作为保障使用的辅助手段到成为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硬件维修扩展到软硬件集成维修;由侧重维修技术层面的作业发展到实行全系统、全寿命、全周期的维修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国内航空维修企业工程管理中适航性文件的监控机制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航空维修企业适航性文件监控模式,提出了基于多维信息的监控平台,并利用结构化建模方法对监控组织和监控系统的总体功能进行了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面向飞机、维修资源和维修管理三个方面介绍了仿真技术在航空维修领域中的应用,并探讨了仿真技术从广泛性、交互性、分布性和开放性等角度应用于航空维修领域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航空发动机是为航空装备提供动力的装置,维修保障是保障发动机完成服役周期的重要阶段。随着航空发动机维修产业的不断发展,为满足未来大批量、高质量、高效率的维修需求,发动机维修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和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维修发展历史;从故障检查、整机清洗和整机装配三个方面综述了航空发动机整机维修技术的研究进展,从再制造发展、关键技术和技术开发流程三个方面阐述了航空发动机再制造进展;并对航空发动机维修和再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简称"中飞院"),飞行技术和航空维修为民航两大特有专业,均采取"英语+学历+执照"培养模式,可同时满足教育部对学历、企业对能力的双重要求。其中,航空维修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构和体系更是在近年来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航空维修差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航空维修差错带来的重大危害出发,提出航空维修差错的定义及基本特征,深入分析航空维修差错的几种模式,重点研究了最活跃、最突出的人为差错模式,并指出预防各种差错模式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航空发动机维修业务过程的数字化管理问题,分析了现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航空发动机维修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架构,研究了系统中多BOM之间的演变关系以及与其他信息化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给出了技术状态管理、物料条码管理、数字化军检等关键功能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航空装备全寿命维修信息共享体系的构建,涉及多方面要素,是一项复杂的体系工程.价值链管理思想具备处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在建立航空装备全寿命维修信息共享体系价值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增值管理模型,并进行应用价值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价值链理论构建航空装备全寿命维修信息共享体系,能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航空产业全球化的发展,民用航空转包项目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大多数航空产品制造企业的制造能力垄断模式被逐渐打破,市场竞争的重心开始向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偏移。提高企业生产组织管理能力成为航空转包项目承接企业占据市场竞争有利地位的一把利器,科学合理地发挥航空转包项目生产组织管理的作用,首先要明确航空转包项目生产组织管理的类型和特性。1航空转包项目生产组织管理的类型一般认为,航空转包项目是指航空设计、制造企业将  相似文献   

18.
复杂航空产品研制项目作为一项复杂度极高的项目需要众多单位参与其中,为了保证复杂航空产品 研制项目的有序进行,有必要对该项目的组织结构进行有效性评价。从目标完成度、内部过程流畅性、资源管 理能力、利益相关者支持、环境适应性五个维度设置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并对五个一级评价指标进一步分解,建 立复杂航空产品研制项目组织结构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基于中心点混合可能度函数的灰 色聚类评估模型对组织结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某算例,对其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 明:该模型能够对复杂航空产品研制项目组织结构有效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新工卡既是修理作业指导文件和质量记录文件,也是生产运营管理的载体。通过新工卡理顺航空发动机维修流程,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将流程与职责显性化、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以产品主流程拉动业务支持流程为产品服务。通过修理流程规范化运作、统计分析和持续改进,实现以满足客户需要为目标的拉式生产,进行过程质量控制、生产节拍管理、资源合理配置和消除浪费及风险管控,推进航空发动机维修作业精细化管理落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维修:工程专业委员会与空军航空修理质量管理协会于1987年20月26日~29日在成都联合召开了“航空维修质量管理研讨会”。到会代表来自空军、海航、民航和航空工业部所属院校、工厂、研究所等31个单位共38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8篇,宣读了28篇。论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航空装备维修、质量管理、企业标准化管理、成本计划、可靠性管理、不合格品审理机构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会上还讨论了新产品在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