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GPS的飞机侧滑角校准试飞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机侧滑角不能够精确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S的飞机侧滑角校准试飞方法。先在稳定风场空域以垂直三边飞行,得出飞机的真实空速和准确的空域风场数据,再利用在此空域作协调侧滑试飞动作进行侧滑角校准。试验结果证明此校准试飞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2.
1995年6月开始研制的19座S—92已从1998年12月开始试飞。至今年3月止已完成340小时试飞,主要完成了以下一些飞行科目:65公里/小时速度侧飞,287公里/小时最大平飞速度的飞行,241公里/小时速度平飞转弯,287公里/小时速度带30°侧倾角飞行等;试飞员还完成了148公里/小时速度自转下滑,并分别在185公里/小时、241公里/小时和278公里/小时速度段进行上仰和俯冲飞行。最近一次试飞时完成了最大起飞重量11430公斤不同重心位置的飞行试验。  相似文献   

3.
杨朝旭  郭毅  雷廷万  李荣冰 《航空学报》2020,41(6):523456-523456
可控的过失速机动是先进战斗机超机动性能的重要标志,飞机飞行包线的扩大已超出传统的大气数据系统测量范围,可靠的迎角、侧滑角、总压、静压等飞行大气数据是制约先进战斗机过失速机动中飞行控制的关键因素。以中国推力矢量验证机为对象,基于过失速机动飞行试验的数据,开展大气参数估计与验证研究。结合过失速机动的时间与空间特性,研究了基于风速、地速、空速矢量和惯性姿态、导航参数的大气参数融合计算方法;针对过失速大迎角状态下飞机周围气流非定常、模型非线性导致的融合大气参数误差的复杂特性,进一步构建深度神经网络,对机动状态融合迎角、侧滑角的强非线性误差进行拟合。仿真和飞行试验表明:该方法可在大迎角飞行状态下实现主要大气参数的融合估计,过失速机动过程中融合迎角误差优于2.3°,融合得到的大气参数可为过失速大迎角机动飞行控制提供可靠的大气参数状态反馈。  相似文献   

4.
姜健  赵海刚  符小刚 《推进技术》2021,42(10):2249-2256
为了分析评估某型歼击机无隔道进气道附面层的排除特性,设计搭建鼓包表面附面层压力梯度测量试验系统,进行了不同飞行高度、马赫数和姿态角等工况下的飞行试验。通过对飞行试验数据的整理、计算和对比分析同型号的缩比模型风洞试验结果,研究了无隔道进气道鼓包表面附面层排除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平飞时,在亚音速范围内,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鼓包构型对附面层的排除效果增大,而在超音速范围内,变化规律相反;在接近马赫数1.8及以上飞行工况下,鼓包表面附面层的扫除能力有所减弱,附面层气流分离加速,进而会造成较大的进气压力损失和畸变。单纯迎角飞行有利于增强附面层的排除能力;而带侧滑角飞行时,附面层压力系数曲线的拐点沿鼓包中心线平行向“背风面”偏移,偏移量与侧滑角成正比,进气道鼓包表面“迎风面”附面层排除能力增大,而“背风面”受气流分离影响而减弱。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飞机抖振形成的机理及民用飞机振动和抖振相关适航审定要求。在该适航审定要求的指导下,给出了民用飞机抖振边界试飞方法:加速法、减速法和收敛转弯法。抖振包线包括等高度曲线、等最大使用校正空速(VMO)曲线、重心修正曲线、等重量曲线四部分,分别了给出各个部分曲线的绘制方法,并根据抖振边界试飞数据得出抖振包线图。该图可供民用飞机设计、试飞以及编制飞行手册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民用航空局的适航条款与咨询通告要求,飞机研制单位需表明飞机的失速/过失速特性以及改出特性,该项试验属于飞机的极限边界飞行和超包线飞行。原型机实施该项试验存在极大的风险,历史上出现过多起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原型机缩比模型自由飞试验可以捕捉到模型静态测力试验条件下所未发现的飞行动态特性,以及检验飞机在危险状态下的改出能力,降低原型机失速试飞的风险。某大型飞机在失速试飞前利用模型自由飞试验技术检验了飞机在极限飞行条件下的动态特性,确认了飞机在失速条件下存在偏离以及发展稳定尾旋等;同时确认了飞机具备失速改出能力,采用“三中立”、“反舵,推杆”和“实施开反尾旋伞”均能迫使飞机改出失速/过失速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民用运输机执行纵向静稳定性试飞时主要采用稳态法,而此方法存在试验时因飞行高度变化过大过快而难以采集足够试飞数据的缺点。针对FAA 咨询通告AC25-7C 中提出的两种关于纵向静稳定性的试飞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考察平飞加减速法的可执行性,分析传统的稳态法和新的平飞加减速法的优缺点和实际飞行试验时的可行性,得出初步结论为平飞加减速法有其独特的优点,主要适用于能平飞配平的试验点,而对于飞机发动机设置于最大推力和慢车推力试验点的适用性,还需通过试验进一步考察确定。  相似文献   

8.
民用飞机通过机载大气数据传感器测量飞机所处环境下的大气总压与静压,并计算空速。为研究民用飞机总压传感器布局位置的气动特性,采用CFD数值计算手段得到不同迎角和侧滑角工况下机头附近的流场,通过候选总压探头布局位置的局部气流角度和探头总压损失曲线获得不同工况下的总压损失和空速误差。当局部角度曲线斜率低且各曲线聚集时,是总压探头的理想最优布局位置,探头局部气流角对迎角和侧滑角均不敏感,能同时保证横向和纵向气动特性最优;通过探头位置的局部气流角度并结合风洞试验获得的总压损失系数分布曲线进行总压损失预估,该方法对总压损失的预测准确有效,预测精度满足要求,可用来进行空速误差估算;总压探头布局位置的选取需结合民用飞机实际运行的侧滑角/迎角包线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9.
AERS-Midwest公司研制出一种简单的轻型压力传感器,监控流过飞机翼型的气流,可望用于飞行试验数据采集、机翼结冰探测、风切变报警和失速告警。 这种传感器称为机载升力分析系统(Sola)和空速与方向指示系统(Asdis),看来可用作飞行测试仪器。在飞机上可安装多达128个传感器来采集翼型在飞行中的性能。 Sola测量每个传感器处的实际升力,并可用来确定层流从机翼分离开来的时间和部位。Asdis除给出空速外还给出侧滑角。  相似文献   

10.
飞机装载和机组人员重量确定以后,利用空机重量比例和燃油系数可估算出飞机最大起飞重量。飞行性能指标确定以后,翼载和功重比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利用函数关系确定翼载和功重比的范围。本文重点研究最大起飞重量确定方法,同时,利用Matlab编程分析翼载和功重比对性能的影响规律,最终快速确定翼载和功重比,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李文  李清东  李亮  陈建  任章  廉成斌  王浩亮 《航空学报》2015,36(4):1267-1274
 针对中低精度航姿参考系统(AHRS)在机体机动时不能利用加速度计修正水平姿态,以及噪声统计特性随实际工作情况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大气数据辅助姿态解算的方法。首先,考虑大气数据系统和航姿参考系统的优势,利用真空速、攻角和侧滑角等大气数据信息对非重力加速度进行补偿,以辅助水平姿态解算;其次,基于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原理,对观测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和修正,以实现水平姿态的最优估计;最后,选取某型飞机的试飞数据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飞机的水平姿态估计精度达到1.3°,且在偏差较大时有明显的纠偏作用。因此,相对于无机动加速度补偿和常规卡尔曼滤波来说,该方法能够更好地进行姿态估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Tiltrotor aircraft have three flight modes: helicopter mode, airplane mode, and transition mode. A tiltrotor has characteristics of highly nonlinear, time-varying flight dynamics and inertial/control couplings in its transition mode. It can transit from the helicopter mode to the airplane mode by tilting its nacelles, and an effective controller is crucial to accomplish tilting transition missions. Longitudin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ltrotor are described by a nonlinear Lagrange-form model,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inertial/control couplings and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s. Reference commands for airspeed velocity and attitude in the transition mode are calculated dynamically by visiting a command library which is founded in advance by analyzing the flight envelope of the tiltrotor. A Time-Varying Linear (TVL) model is obtained using a Taylor-expansion based online linearization technique from the nonlinear model. Subsequently, based on an optimal control concept, an online optimization based control method with input constraints considered is proposed.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three typical tilting transition missions are simulated using the nonlinear model of XV-15 tiltrotor aircraft.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ler can be used to control the tiltrotor throughout its operating envelop which includes a transition flight, and can also deal with vertical gust disturbances.  相似文献   

13.
中国商飞试飞中心,上海 201323) : 民机首飞空速校准问题直接影响首飞安全,得到了相关从业者的普遍重视,然而系统性的研究多局限于各公司内部。通过对首飞空速校准的意义进行总结,对拖锥法、伴飞法和GPS四边法等常见的首飞空速校准的方法进行系统性介绍,并基于实际工作经验给出了针对空速校准,在首飞准备、首飞任务设计、首飞安全保障以及首飞机组训练等方面的建议。此外,针对国内民机首飞的实际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PS空速校准方法,给出了改进的GPS空速校准法的具体试飞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对该方法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将该方法与其他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不需要专门的试飞动作和测试改装,可以节省宝贵的首飞时间,同时大大降低实施的难度,可供其它民机型号首飞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民用飞机RAT发电机自然结冰环境飞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检验某型飞机RAT发电机在自然结冰环境下能否正常释放和供电,对该RAT发电机自然结冰试飞进行研究。首先,阐述RAT发电机进行自然结冰试飞的原因、目的以及民用航空标准对自然结冰环境的要求;其次,介绍RAT发电机自然结冰的试飞方法;最后,对试飞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AT发电机自然结冰环境条件满足适航规章要求,能够在可预期的自然结冰环境下实现手动释放功能且供电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5.
基于飞行科目统计分析的严重谱编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飞机的疲劳试验绝大多数采用均值谱,具有疲劳周期较长的缺陷,若采用载荷严重谱则可以大大缩短试验时间。为满足全机试验疲劳寿命评估的需要,响应国内外飞机强度规范的要求,以国内某教练机的起落数据为基础,将任务分析法与统计思想相结合,建立基于飞行科目统计分析的严重谱编制方法,整理和完善编谱流程,编制得到各飞行科目包含加权中值载荷谱,一倍标准差谱,两倍标准差谱,90%存活概率95%置信度的严重谱,以及所有科目的总严重谱。通过K-S检验方法验证了载荷损伤分布的合理性,并根据当量损伤计算的统计结果给出严重谱代表起落的选取方法。结果表明:此严重谱编制方法合理有效,得到的编谱结果符合严重谱特征,选出的代表起落能够代表各飞行科目不同严重程度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曹成林 《飞行力学》1997,15(2):68-74
负过载试飞是民用飞机,特别是大,中型民用运输机适航试飞的重要验证项目之一。通过对Y8F-200型飞机负过载试飞,详细地叙述了中型运输机负过载试飞测试设备的改装技术和飞行驾驶技术,以及在负过载试飞中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卢睿 《宇航材料工艺》2012,42(4):88-89,92
针对航天飞行器飞行特点,本文给出两种基于破坏时间的承载能力试验方法,可以获得结构在不同飞行温度和时间下的承载能力。能够充分发挥材料在传热过程中的高温承载能力,降低结构防热质量。  相似文献   

18.
应急离机舱门作为民用飞机试飞过程中唯一的专用逃生出口,其舱门能否顺利打开直接影响着机组人员的逃生。针对某民用飞机应急离机舱门机构的特点,从锁定、解锁两方面对其运动原理进行分析;分别考虑有无增压载荷两种情况,通过Lms.Virtual.Lab Motion建立其虚拟样机模型,对其打开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套舱门机构在锁定、解锁方面具备良好的保护措施;有增压情况下解开过中心保护机构所需的操纵力远大于无增压情况,但其解开后对舱门的打开起到有效助力作用,且外载越大打开响应越快。  相似文献   

19.
超机动飞机飞行控制及大迎角飞行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机动飞机飞行控制和大迎角飞行品质研究,对于强调超机动能力的第四代战斗机的飞行控制律设计、验证和试飞评定有着重要意义。以鸭式布局飞机为研究对象,应用推力矢量技术,结合奇异摄动原理和逆系统理论,设计了基于非线性动态逆理论的超机动飞行控制律。从过失速状态飞机空气动力的非线性和非定常迟滞效应、大气紊流等方面初步验证了控制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