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探讨生物炭在土壤酸度为pH5.0、pH5.5、pH6.0的3个土壤中的作用效果,以期为南方酸性水稻土选择合适钝化剂提供参考。该研究探讨了生物炭在不同pH条件下对重金属Cu、Cd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效果及作用机理。采用一次平衡解吸实验和土壤培养实验,研究2%生物炭的添加量在3个pH条件下对土壤pH、Cu、Cd的固持以及Cu、Cd形态的影响。一次平衡解吸实验表明:生物炭在pH5.0和pH5.5这2个酸度下对Cu、Cd的固持分别可以达到76.78%、36.77%和65.95%、70.62%。土壤培养30 d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均能使土壤pH提高0.48~0.71个单位;采用改进的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提取土壤中Cu、Cd形态,生物炭的添加,使易还原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u向残渣态转化,可交换及碳酸盐结合态Cd向晶质氧化铁结合态转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次平衡吸附实验,探讨活性炭对人工制备的赤红壤、黄壤、黄棕壤和红壤等4种单一/复合污染土壤Cu的固持效果,以期实现污染土壤的安全再利用。结果表明,对照单一污染土壤,复合污染土壤Cd与Cu产生协同作用,显著增加平衡液Cu的浓度。当活性炭的投加量为50 g/kg土时,活性炭对4种土壤Cu均可产生有效的固持作用,固持率在52%~74%之间,这主要是由于活性炭具有孔隙多、比表面积大、丰富的表面官能团。活性炭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还受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但受Cd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测定南北方大米的5个基本理化指标:直链淀粉、脂肪酸、水分、胶稠度与重金属(Cu、Cd、Pb)含量,分析并评价大米的品质及安全性。结果表明:供试大米样品的直链淀粉、脂肪酸、水分、胶稠度等指标均满足绿色食品标准(NY/T 419—2007);因为品种差异,北方粳米的含水率较高,南方籼米的直链淀粉、脂肪酸含量较高,所以北方大米的口感更好。有机和常规种植对大米的口感品质差异不明显;供试3种有机大米的Cu、Pb和Cd含量低,均满足绿色食品标准,2种常规种植大米Pb的含量超标,主要是受种植环境和种植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 lark ii的饲养条件的控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光谱分析,对在连续饲养的0、7、14、21、28、35、42、49、56天克氏原螯虾体内的鳃、肝胰脏、腹部肌肉、螯足肌肉和环境水样进行重金属元素Cu、Zn、Cd、Pb和C r定量的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在被测的克氏原螯虾的四个部位,Cu、Zn、Cd、Pb和C r的检出率为100%;克氏原螯虾体内重金属含量随饲养天数的增加而变化不大,即“小龙虾在饲养过程中”‘吐’重金属的说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湿化学氧化法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进行表面功能改性处理,然后采用溶剂热法进一步处理制备重金属吸附性能的磁性多壁碳纳米管(60-MWCNT/Fe_30_4),并采用SEM、FT-IR、XPS等表征。结果表明:经磁性四氧化三铁表面改性后,在MWCNT表面有效引入了含氧官能团(一COOH)及磁性Fe—0基团,制备的60-MWCNT/Fe_30_4集合了MWCNT材料的优良特性及Fe_30_4磁性材料的磁特性。在此基础上,将60-MWCNT/Fe_30_4作为可靠的吸附剂用于重金属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60-MWCNT/Fe_30_4对Cu(II)、Cd〇I)及Pb(II)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效果,最佳吸附pH值为6,最大饱和吸附容量分别达到87.64、57.14、215.05 mg?g'且对共存离子具有选择性。吸附动力学曲线拟合发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这项研究为吸附法处理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石灰石对酸性红壤pH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aCl2 -Ca(OH) 2 中和滴定法与土壤—石灰培养法联合确定红壤中石灰石的最佳投加量。结果表明 ,红壤中石灰石的最佳投加量为中和滴定法的 0 .5倍 ;但在重金属污染的红壤上 ,由于重金属离子对土壤的影响及生物效应 ,仍有必要将土壤中石灰石的投加量提高到中和滴定量。  相似文献   

7.
潮土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紫花苜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依据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确定潮土中重金属(铜、锌、镉)复合污染物的不同浓度,通过正交设计的盆栽试验观测紫花苜蓿的生物量、植株体中重金属含量、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等指标分析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中供试的各重金属浓度为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水平时,紫花苜蓿的生长不受重金属的胁迫作用;当土壤中重金属铜、锌浓度均达到三级标准水平时,紫花苜蓿的生长才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潮土上紫花苜蓿的生长基本适用。在复合污染条件下,铜、锌之间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土壤中重金属有效离子冲量能较好地表征紫花苜蓿-潮土中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赣江吴城段底质Cu元素垂直污染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鄱阳湖水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相关研究方法,了解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并探讨底泥中重金属的垂直分布特征,采用底质柱状采样器通过临水垂直插管法采集鄱阳湖流域赣江吴城段的底质样品,利用微波消解—AS-990型原子吸收分析体系对柱状样中不同深度的样品进行重金属Cu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柱状样垂直方向和年代分布中Cu含量呈锯齿型分布。重金属垂直分布与年代变化相一致,是因为年代分布与底泥沉积厚度之间的关系主要由沉积率所决定。  相似文献   

9.
重金属复合污染红壤增施石灰石对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两种剂量石灰石改良受重金属复合污染红壤的理化性质,使其PH值分别提高到4.67—4.93和6.19—6.73的范围。测定一年生黑麦草的生物量、重金属含量及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对黑麦草—土壤系统中重金属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实验说明,污染红壤增施石灰石能改善黑麦草的生长,当土壤PH值达6.0以上时,黑麦草的生长情况更好。有效态离子冲量是一种表征黑麦草—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旨在研究水溶性有机物对重金属污染的黄棕壤及黑麦草生长的影响。选取水稻秸秆 (S)和牛粪 (C)作为供试有机物料 ,提取水溶性有机物 ,对未受污染的黄棕壤人工添加重金属盐 (CuSO4 ·5H2 O、ZnSO4 ·7H2 O、CdCl2 ·2 .5H2 O)及水溶性有机物 ,在此土壤上进行黑麦草盆栽实验 ,并分析黑麦草的出苗率及生物量。实验结果表明 ,牛粪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有良好的改良效果 ,其中水溶性有机物的改善效果优于有机干物料的效果。但水溶性有机物对黑麦草的出苗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两种交联壳聚糖吸附剂CCTS及其还原产物H-CCTS,研究了它们对Cu2 、Zn2 、Cd2 的吸附性能,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CCTS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对Cu2 、Zn2 、Cd2 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29.64、106.642、10.03 mg/g。  相似文献   

12.
采用药剂稳定化、水泥固化以及二者结合等方法对锌渣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螯合剂的药剂稳定化和水泥固化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锌渣,其重金属含量可以低于固体废物毒性浸出标准的限值,能有效控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所以,采用药剂稳定化和水泥固化结合的方法处理锌渣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发芽试验,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设置单一重金属铜、锌、镉胁迫浓度,研究其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三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紫花苜蓿的胁迫作用。结果表明,在单一重金属胁迫条件下,当溶液中铜和锌的浓度分别达到20mg/L和80mg/L时,紫花苜蓿根芽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在重金属铜、锌、镉复合污染条件下,铜、锌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镉的存在会加剧铜、锌对紫花苜蓿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N-乙酰-L-半胱氨酸(NAC)为修饰剂,制备了水溶性的Cd Te量子点。实验探讨了酸度、Cd与NAC摩尔比、Cd与Te摩尔比,以及反应时间对Cd Te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ol(Cd)∶mol(Te)∶mol(NAC)为1∶0.3∶1时,Cd Te量子点荧光性能最好。通过测定量子点的紫外吸收光谱得出,随反应时间延长量子点的粒径从2.00 nm增加到3.69 nm。实验还通过红外光谱(IR)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Cd Te量子点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Cd Te量子点表面成功修饰了NAC。  相似文献   

15.
疏水性有机物进入土壤后,随着与土壤的接触时间延长,发生老化现象,导致其可提取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下降。以菲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其在黑土原土及三种不同粒组土样上的吸附行为,并采用加标法考察了不同的冷冻-消融周期对菲的可浸提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菲在黑土及不同粒组土样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方程较好地拟合(R2≥0.953 0),1/n值为0.769 5~1.083 6。冷冻-消融处理可显著降低菲在黑土及不同粒组土样中的可浸提率,且经第1次冷冻-消融老化后的可浸提率降低最多。因此,在评价有机污染物的环境风险时应充分考虑其在土壤中的老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民航运行安全水平,以2007-2016年民航不安全事件为数据源,选取事故和典型事故征候事件作为民航不安全事件风险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灰色白化权聚类的民航不安全事件风险评价模型,采用最大离差化原理确定指标权重,以实际运行数据对这10年的民航不安全事件的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基于灰色聚类的风险评价结果与民航实际运行情况基本相符,验证了以事故和典型事故征候为指标的民航不安全事件风险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对提高民航安全生产能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衬底温度对采用Cu2ZnSnS4靶和Cu靶共溅射制备的Cu2ZnSnS4薄膜晶粒生长的影响。采用拉曼光谱、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 可见 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在不同衬底温度条件下制备的Cu2ZnSnS4薄膜 的元素比例、形貌以及光学带隙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Cu2ZnSnS4薄膜晶粒生长遵循不同规律。室温衬底条件下制备的Cu2ZnSnS4薄膜晶粒生长遵循两步法,导致颗粒尺寸和元素分布不均;而在120~200 ℃衬底温度条件下制备的Cu-Zn-Sn-S预置层在溅射过程中已有Cu2ZnSnS4晶粒形成,这些晶粒在后续硫化生长过程中起到形核点的作用, 促进了Cu2ZnSnS4晶粒的长大与元素的均匀分布。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Cu-Zn-Sn-S预置层及由此制备出的Cu2ZnSnS4薄膜的结晶性变好,Cu2ZnSnS4薄膜的带隙先升高后减小至1.55 eV。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安全分析和评价系统一般是基于事故调查的,得到的信息也往往是溯及既往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可控飞行撞地事故(CFIT)和可控飞行撞地事故征候(CFTT)为典型代表的飞行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的相关因素及相互关系的分析,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方法(AHP)和模糊推理系统(FIS)的飞行安全风险定量评价模型,引入了飞行安全风险指数来指示飞行安全风险的相对大小,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机辅助飞行安全定量评价模型,用于对CFIT/CFTT等飞行安全风险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以海州香薷种子为试材,研究了铜镉污染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所选的胁迫浓度范围内,单一铜污染时,海州香薷种子发芽率随着Cu2+浓度的升高,先升后降,在20mg/L Cu2+处理时出现了毒性兴奋效应现象。铜镉污染对海州香薷幼苗苗长和根长的抑制作用极显著。根据综合效应指标,铜镉复合污染对海州香薷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形式为铜、镉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用机场安全风险评价是一个多因素综合评价问题。本文针对民用机场的安全风险状况进行了因素分析并构建了层次结构体系。同时由于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其风险处于一种灰色状态,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由此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模型对机场安全风险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